干部家风重建难在何处

2016-02-05 01:56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规家风子女



干部家风重建难在何处

如今,“干部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和晴雨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谈方认为,“中央关注干部家风建设问题,不仅意味着执纪越往后越严,也意味着更注重干部队伍的基础建设和治本的拓展。”

干部家风引发高层关注

从古至今,看重家教家风,家风纯正,对子女管教甚严,奉公守法的,无论是圣贤贵胄,或是名人志士,抑或是寻常百姓,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

在中国历史上,浙江浦江县郑宅镇的郑氏义门经历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50年,有家规《郑氏规范》168条。鼎盛时期郑家3300人同吃一锅饭,173人为官而无一贪腐。在郑义门,家训传承绵延不绝,关键在于家教家规内化为家族成员的思想言行,熔铸于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

“如今有些领导干部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治家不严有关。很多时候经不住亲属子女软磨硬泡,在小问题上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在大问题上对他们袒护纵容,最终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家庭。”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沈友军说。

在沈友军看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家风,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而事实上,不少干部家庭式腐败,乃至家族式腐败频发,折射出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变得“任性”,甚至权力寻租、肆意妄为,一步一步踏入腐败的深渊。

中央对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很清楚。2015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会议还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

此外,中央纪委还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对古今的正面家风典型进行大力推广。自2015年5月22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围绕“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相继刊发了二十多个专题,弘扬传统家规文化。

2016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截至1 月13日,这个公众号一共推出48篇文章,其中有5篇就涉及“家风故事”。

“当一个领导干部管不住家里人,却让家里人分享他手中的权力时,往往就是权力出轨的开始,而这正是必须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的根本所在。”谈方说,“俗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领导干部严家教、正家风,不仅关乎家庭建设,更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路径。”

家风建设难在何处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好家风不仅是个人修为的体现,更是传承精神品质的纽带。与制度、法律相比,好家风既拥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又有着丰富的亲情感染力,对个人教化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家风呢?

毛泽东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于律子,要求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的要求,定下了“十条家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焦裕禄“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成为子女一生的骄傲,等等。

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今天党的优秀干部,他们的好家风带出家庭廉洁作风,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很好的风向标作用。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党风、政风、民风,无论好和坏都会渗透到家庭中去,反过来,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细胞,它的风气也会影响到党风、政风、民风。如果一个家庭形成勤劳简朴的家风,延伸到社会上就会成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家庭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家族观念日渐呈现淡化的趋势。由于如今家庭单元越来越小,对许多家庭来说,家风已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由此,干部家风建设也面临不少难处。

以往案例表明,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放弃原有的信念、操守,背弃好家风,或源于眼前利益所惑,或源于周围环境所迫。从近几年官场存在的“逆淘汰”现象来看,只有营造出良好的从政环境,才能为干部家风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当前社会功利化倾向突出,许多家长和学校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思想品德、做人原则等基本素养的培育。”南开大学齐善鸿教授说,“在一些领导干部家庭中,由于没有高出普通人的、加强版的家庭文化建设,有些孩子从小就形成了特权意识,待酿成大祸时,往往使全家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领导干部只有管好‘家里的人’,才能办好‘大家的事’。”齐善鸿认为,有必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带头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以“有形”的“铁家规”涵养“无形”的“好家风”,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党纪法规约束、要求自己,为亲属及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特别是在子女面前要慎言、慎行、慎察。不能在外讲人话,在家讲鬼话。”齐善鸿说,“作为家人,更有必要配合好领导干部的工作,要常吹廉洁勤俭之风,守好廉洁勤俭之门。”

在齐善鸿看来,领导干部治理家风一定要关注小节,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重视细微而养大节。要善于倾听外人对家属子女议论的逆耳忠言,细察家属子女的异常之举,关注家属子女的社交圈子,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于家人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不要护短,不要因侥幸心理而酿大祸。”

“熏陶和浸染是家风传承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成效虽慢,一旦内化于心,将成为难以动摇的立场和坚不可摧的意志。”沈友军认为,“领导干部端正家风,除了自律,还要从严执纪,切实发挥组织制度的约束和威慑作用,利用一些典型案件的警示效果。”

在谈方看来,领导干部在外部监督机制上,需要积极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安全、有效的信访举报制度,广泛接受媒体及社会监督。

“组织部门要定期深入领导干部家庭及周围邻里进行走访座谈,重点考察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情况,以便于实时监督预防家庭腐败的发生。”谈方建议,“对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等八小时之外的活动进行全面考察,让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各个环节及其家属行为置于有效的制度监督下。”

谈方还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个人及家庭财产定期申报公开制度,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财产及从业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出台措施保证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财产从业情况进行申报登记公示的有效落实和监督。

猜你喜欢
家规家风子女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