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军改脱颖而出的十大“将星”

2016-02-05 01:56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官军衔司令员



本轮军改脱颖而出的十大“将星”

“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句习近平曾多次引用过的古语,用在新上任的五大战区主官之中非常合适。

五大战区的10名将领,全部出生于1951年之后,平均年龄62岁,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56年的韩卫国。韩卫国2013年底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1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6年2月,出任中部战区司令员。

韩卫国可谓此次军改的最大黑马,他是唯一一位从军区副司令岗位上提拔上来的战区司令,也是五大战区中最年轻的主官。其他战区司令皆为异地就任,只有韩卫国留在了原驻地北京。今后,他将肩负起保卫首都、支援其他战区的重任。

值得注意的是,10位将领中,上将8人,中将2人(韩卫国、朱福熙);有6位于2015年7月晋升目前的军衔,2014年7月晋升军衔的则有3位。据公开材料显示,唯一一位十八大之前晋升军衔的是朱福熙中将。朱福熙生于1955年,19岁入伍,他服役于南京军区,从战士一步步升任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此后,他先后在总政治部、空军政治部任职,后调任成都军区政委。

在五大战区的主官中,至少有刘粤军、王教成、赵宗岐参加过对越战争,都是从基层战士做起。这三位将领统辖的,是东部、南部和西部战区,直面东海、南海、西部边界等地。

据媒体公开报道,刘粤军1954年出生在广州一个军营里,父母都是军人,因此得名“粤军”。16岁时,刘粤军入伍成为“塔山英雄团”的一名步兵。1979年2月,身为连长的刘粤军参加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还登上了《解放军画报》的封面。

比刘粤军小一岁的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也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据媒体报道,赵宗岐16岁入伍,先后成为侦察班班长、代理排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赵宗岐奉命随部队突破越南西线,参加了攻打老街、柑塘、沙坝的战役。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赵宗岐还被《士兵突击》剧组聘为军事顾问,指导塑造了男主角“许三多”这一形象。

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是原沈阳军区司令员。2005年7月,王教成任陆军第12集团军军长。提起12集团军的历史,传奇色彩不言而喻。《环球人物》曾披露,12集团军隶属于南京军区,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是来自刘邓大军的劲旅。12军首任军长王近山是《亮剑》李云龙的原型之一。

截至目前,至少有三位将军出自将门,其中有两位就来自东部战区陆军,分别是秦卫江和傅勇,还有一位是陆军副司令员尤海涛中将,他们的父辈都参加过解放战争,战功赫赫,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简历显示,尤海涛1958年1月出生,2004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历任步兵第163师师长,第42集团军副军长、军长,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14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尤海涛的父亲是开国少将尤太忠,但他一直在一线作战部队任职,从士兵到将军一步一个脚印,是一个能带兵会打仗的将军。对于如何“练兵”,尤海涛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曾针对部队原有训练周期的弊病,按照“战术训练牵引技术训练、技术训练促进战术训练”的内在要求进行改革,成果显著。

作战部队中首位军事学硕士军职指挥员秦卫江为秦基伟上将之子,历任山西省军区司令,第65集团军副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27集团军军长。

值得一提的是,秦家不仅出了父子档,还有兄弟连。2015年年底,秦卫江胞弟秦天就出任了武警部队参谋长一职。秦天曾说,他参军到作战部队,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秦基伟的要求,“老一辈几乎都是这样要求的,你必须从战士做起,要不你当兵干什么?既然你有志于这一行,那我就告诉你这行的规矩,从连队当兵开始”。

已经履新的东部战区陆军领导傅勇生于1954年,系傅全有上将之子,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自2014年12月起出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已经于2015年7月晋升为上将。在战区将领当中,他的“名气”大一些,原因是他担任了2015年9 月3日举行的大阅兵的总指挥。2015年8月12日,天津发生爆炸时,宋普选即为一线指挥。

原七大军区主官去哪儿了

军改调整划设五大战区后,军政主官职位为10个,而原来七大军区军政主官加起来一共14人,怎么算都是领导位子少了,那么,原七大军区主官都去哪儿了?又担任何职?

据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原南京军区司令蔡英挺尚未公布其去向外,其他13位将领均已各有去向走马上任。他们当中,有跨越大半个中国跨区出任战区主官的,也有担任新成立机构“掌门人”的,还有进入军委重要部门出任副职的,总之,他们当中很多人无论是从事的工作还是新的地理位置,都变化很大。

此轮军改中,最先被披露的大军区将领是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和原兰州军区政委刘雷的去向。

元旦当天,军方公布消息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12月31日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其中,担任陆军司令的是李作成,陆军政委即为刘雷。从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走出来的高级将领在陆军总部当起了搭档。

李作成2013年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15年晋升上将军衔。在对越作战中,连长李作成率8连参战26昼夜。他不仅指挥果断,还身先士卒,徒手扒开铁丝网,多次受伤仍坚持不下火线。战后,李作成荣获“战斗英雄”称号。1994、1998年,他两度率部参与抗洪救灾,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他曾连续10年在正军级“原地踏步”,曾有人透露,李作成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是一身正气,不搞“歪门邪道”。

另外,新成立的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的政委则出自北京军区。刘福连是长期在北京军区服役的将领,保卫首都安全,历任27集团军、卫戍区和北京军区的政委。与刘福连搭档出任战略支援部队司令的是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高津。

高津1978年入伍,长期在二炮服役。2013年晋升中将军衔,2014年底转任军事科学院院长。高津在军内被誉为“能文能武”的学者型将领,他曾是最年轻的正大军区级将领,亦是军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他参与组织了解放军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并组织实施了首枚新型导弹发射。

在剩下的11位大军区主官中,有8人出任重新划设的战区的司令员和政委。也就是说,按照新的划设,战区10位主官中有8位出自原来的大军区主官,只有中部战区的司令和政委较为特殊,分别是原北京军区副司令韩卫国和原总政副主任殷方龙。

尽管仍然是大区主官,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地理空间上变化很大,例如,原沈阳军区司令王教成此番成为南部战区司令,济南军区赵宗岐则远赴西部出任主官,刘粤军则是从兰州军区调往东部战区出任司令。总之,有的南北纵换,也有的东西横调,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远迁他乡,赴岗履新。

另外,还有两位大军区将领此番调整后进入新组建的军委机关职能部门。

原济南军区政委杜恒岩已调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工作。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徐粉林已赴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任职。

猜你喜欢
主官军衔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之概谈
处理军政主官关系“六诀”
坚持“五环闭合”加强师旅团主官队伍建设
驰骋中原 转战川黔——记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
百万大裁军中的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
漫话中国的军衔历史
再谈美国最高军衔是五星上将不是“元帅”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苏联红军部队主官体制的历史演变
汉代的军事机构及其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