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后我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维度

2016-02-10 21:22刘汉利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构现代化目标

王 鸿,刘汉利

(武警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执政后我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维度

王 鸿,刘汉利

(武警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一个政党只有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体系,才拥有存在的基础和理由。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坚守“与人民同心”的执政取向、确立“与时代同进”的建设目标体系、选择“与发展同频” 的建设实施路径,在意识形态建构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建构;维度

对政党而言,意识形态是政党存在的前提,是政党的灵魂。执政后,我党意识形态沿着“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进”“与发展同频” 的基本建构维度,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取得了极其可贵的建构经验,为当前和今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借鉴。

一、坚守“与人民同心”的执政取向

执政党要想增强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体现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意识形态建设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与人民同心”的意识形态才能被人民认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被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立党之本,这也是我党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

(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马克思精辟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而所谓满足“国家的需要”,归根到底是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我党执政以来在意识形态建构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党建立和实现建设目标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建国以来,毛泽东的人民利益思想是明确的,也是贯彻始终的。1956年,邓小平也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如何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我党必须回答的问题。胡锦涛强调:“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依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3]我们党谋求发展是为了人民,提出科学发展也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最大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阐述,逐步深化和完善了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的具体内容,推动了意识形态建构的创新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3年10月,《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就是在这个决定中,“以人为本”被首次提出,进入我党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在十七大上,“以人为本”被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位置上,在意识形态中更加突出。胡锦涛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4]党的十八报告更是明确地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内在地包含了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邓小平一直在探求如何使人民群众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江泽民也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他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观点,发展为系统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我们党全部事业和工作的着眼点,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执政为民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由整体利益至上向尊重个体利益转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体利益不断分化,人们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复杂多样。从当代我党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建构上来说,适应上述变化就是要能够体现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时刻跟踪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变化状况,主动回应而不是回避这些变化,同时还要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利益。尤为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要包容人民群众呼声极高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作出有力度的理论解读和阐释,促进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后,党的意识形态日益回归生活世界,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现实中面临的各种利益与权利问题。一是市场经济理论肯定了人的经济理性,使人们的物质利益追求正当化。二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促进了社会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三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充分调动和保护公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四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刺激了社会生产积极性。五是逐步完善了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到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以民生为重点。到了党的十八大,私人财产的保护延伸到生产资料领域,报告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二、确立“与时代同进”的建设目标体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党意识形态的总体理想是不变的,始终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在具体目标上是有所发展变化的,新的指标体系已经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党建构过如下具体目标:

(一)逐渐完善的现代化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我国各阶段建设目标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演化的过程。我党对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演进过程,也受到各个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其目标体系的内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一是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基本水平的中国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建国后“一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状况使我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现代化建设目标侧重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基本水平保障上。这是符合当时的现实国情的。二是制度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更加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三是关注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是对中国现代性的重新追问,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困境的响应与对新发展思路与模式的一种探索。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 我党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及其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两个一百年”目标

“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之后形成的。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要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阐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的,在报告中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目标。

三、选择“与发展同频” 的建设实施路径

(一)在动力途径上,坚持以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动力

其一,强调改革的重大作用。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邓小平强调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全面改革,触及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而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改革。从内容上讲,“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7]。

其二,重视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邓小平非常重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多次阐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我党将对外开放从概念、理论观点,逐步上升为基本国策。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今日中国,正在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打造对外开放的提升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在实施战略上,以适合实际的发展步骤作为实现路径

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上既要确定一个发展的目标,又要确定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和步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几代领导集体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影响因素,制定了实现目标的发展战略。

在1963年9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两步走设想的基础上, 1975年1月,周恩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详细阐明了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新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即二十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三大发展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我党提出的发展战略,表明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辉煌前景,提升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全面发展

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叶剑英说:“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两手抓”的战略思想和方针,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树立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从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八大,党坚持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这就要求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在思想保障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从而不断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第一条中就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崭新论断。2013年1月4日,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对《意见》作了进一步解读。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五)在发展驱动力上,强调科技的能动作用

建国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科技的发展。毛泽东要求“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8]。邓小平更是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多次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文化强国战略。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叩响人类的大门。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执政后,我党意识形态建构沿着上述三个维度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凝聚和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9.

[2]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5]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43.

[8]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责任编辑 李献惠)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NG Hong, LIU Hanli

(DepartmentofPoliticalWork,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A party has established their own thoughts, theories, and policy system, then is able to survive. Afte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came the ruling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uled for the people, designed construction goal, choiced construction path, has gained rich experience i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uling; ideology; construction; dimension

2016-11-01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执政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构基本经验研究”(2015030396)

王鸿(1975— ),女,山东莒县人,教授; 刘汉利(1976— ),男,山东莒县人,副教授。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D523

A

1008-2077(2016)11-0047-04

猜你喜欢
建构现代化目标
边疆治理现代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