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及现实启示

2016-02-11 16:33闫学超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

刘 欢 闫学超



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及现实启示

刘欢 闫学超

摘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对党的干部队伍廉政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对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重要性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实施路径的选择等,为新时期党的廉政建设指明了道路方向和根本途径。新形势下,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等总体目标和要求,重温和学习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进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 ;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现实启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惟有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实现党风廉政的根本好转。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廉政建设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和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思想,对现阶段进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干部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邓小平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借鉴他国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思想,这些看法和观点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一)充分认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他把反腐败工作与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随着改革开放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些党的干部、领导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在他们身上沾染了许多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现在是什么形势呢?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2]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认识到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并认为经济腐败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的实现,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腐败现象,他指出“这股风来得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3]并把干部队伍作为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他强调“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4]干部的廉政问题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干部培养选拔措施,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并把对干部机构的精简提到亡党亡国的战略高度,认为“这场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5]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力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

(二)深入分析干部队伍腐败的内在根源

首先,邓小平认为传统封建官僚主义思想是产生腐败的历史根源,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的历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6]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一文中对官僚主义现象进行了深刻描述,归根结底,官僚主义就是一些干部以公谋私、公权滥用的不良作风,它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利益,是使干部产生腐败行为的腐朽思想。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腐朽思想等传入我国,动摇了一部分干部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了腐败的“催化剂”。其次,制度体制的缺陷,法制的不健全是产生腐败的现实根源。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制度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权建设,“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7]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仍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就为腐败滋生了土壤,邓小平曾对官僚主义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官僚主义同当时国家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制度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法制的不完善也无形中助长了腐败的气焰,一些干部发现法律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投机倒把,滥用手中权力,进行权力寻租等不法交易。邓小平对此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善,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8]这就导致了对干部队伍的监督和腐败分子的惩戒力度不够,没有稳定的制度法律保障廉洁政治的建设。最后,疏于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腐败者“灵魂上”的纵容,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发展不够,这个教育邓小平指的更多的是对干部队伍廉洁从政的教育。

(三)深刻揭示反腐败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腐败有着复杂的内外因,因此从整体上,邓小平强调要认识到反腐败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9]要“常”抓,“长”抓,即时常抓、长期抓,要时常针对改革开放中的腐败行为对其依法打击惩处,要长期反腐败,警惕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把腐败扼杀在摇篮里。从局部上,他特别重视干部在廉政建设中的带头表率作用“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10]“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11]干部队伍是党的表率,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地位,廉洁的干部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的认可拥护,腐败的干部损害人民利益,损害党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为此邓小平指出要对干部队伍进行整顿,“整顿,一定要从严。”[12]“在整顿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干部,并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13]考核干部不是短促的“运动式”,而是在干部的选拔与任用方面以制度的形式,把它规范为长期性的工作。邓小平强调反腐败问题带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特点,在总结建国以来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指出绝不能把反腐败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来抓,以免重蹈文革时期脱离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的覆辙,正确处理了反腐败工作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他肯定了反腐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4]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在经济方面反腐的常抓不懈,应把经济反腐当做一项艰巨的任务来完成,使反腐败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廉洁公正的环境。其次他指出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5]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干部易经不住利益诱惑,产生腐败行为,忽视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将给干部腐败留下广阔空间,腐蚀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明确提出牢牢紧抓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

邓小平主要从预防和惩治两个维度进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主张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从预防到惩治的干部队伍廉政建设路径。

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是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在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干部思想上松懈,导致腐败行为的现象,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16]从教育的内容上看,他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共产主义信念武装干部队伍的头脑,实现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17]只有让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团结群众,才能抵制诸如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此外,邓小平还强调加强传统思想的教育对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作用,“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18]从教育的方式上,邓小平强调教育要联系实际,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贴近社会实际,对于干部中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说服教育,他还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文化建设对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19]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指出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制度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制度构建,是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另一创新手段。

从制度上反腐,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构建制度平台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新旧体制交替并存发挥作用,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邓小平在分析了建国以来高度集权的旧体制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和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20]可见培养清廉的干部,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邓小平从健全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出发,以任人惟贤和德才兼备的思想,按照干部队伍年轻化标准选拔优秀干部,并改革了干部人事制度,如实行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设顾问委员会作为退休干部的过渡期,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各方面给予老干部妥善安排等,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旧有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们国家制度建设中缺乏监督机制的建构,民主法制薄弱。在我国领导机关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21]为此,邓小平十分重视监督制度在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22]邓小平所谓的干部要受到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监督,即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在党内要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听取他们的意见,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恢复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此外,他特别重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23]依法赋予群众对干部的检举、控告、弹劾等权利,并依法惩处违法的干部,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干部进行监督检查。邓小平十分重视法律对干部廉政建设的作用,指出:“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24]人民对干部监督的民主权利需要法律的保障,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5]他提出要加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方针,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不以领导干部说的话为“法”,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要始终把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置于重要地位

邓小平指出要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廉政建设,特别强调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在继承邓小平廉政思想基础上,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不断深化对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过程中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多元化,腐败现象也随之明显增多,2014年中央纪委增添巡视组,对矿产资源、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惠民资金、专项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进行监察,从纪委近年来查处案件数量和巡视工作看,干部队伍在理想信念、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作风状况上出现问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权色交易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猖獗,仅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72万件(次),立案22.6万件,结案21.8万,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5万人”,虽然在惩治腐败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这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要清醒认识到形势依然严峻,廉政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到十七大把其纳入党的建设中,反腐工作犹如燎原之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壮士断腕的气魄,继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考虑,认为廉政建设是重大政治任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此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并提出制度反腐,牢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工作等一系列论断,“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26]十八大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选什么样的人对党的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干部作为党的表率,要着力抓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27]以纠正“四风”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对违法干部的惩治。

(二)要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廉政思想体系的建设

教育是思想上的武器,党的干部只有从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实践中做到廉洁从政。因此,我们应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体系的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构筑一个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价值观的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体系。

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从教育内容上,首要的是要加强干部对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让广大干部认识到腐败问题是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树立廉政自觉性。干部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干部的思想松懈,失去了党的信仰造成的,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得软骨病,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于广大干部防止和抵制腐败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28]我们要加大对干部进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发扬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在党的干部队伍中重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艰苦奋斗,教育干部改变铺张浪费的奢靡作风,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纠正干部的不良作风。坚持对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加强干部对党章的学习,党章是立党管党的总章程,按照党章内包含的指导原则加强干部法纪教育和政治纪律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使干部从思想上树立自觉遵守党章党纪的意识。同时也要改变一些干部执政过程中的“人治”思想,加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使干部知法、懂法,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法治”思维,从而能更好的做到廉洁从政。从教育方式上,最关键的是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廉政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往的教育方式局限于开大会,参加党校进修学习,在当今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新闻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干部廉政教育进行“看、听、学”的立体式教育方式,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使广大干部更易于接受廉政教育,并把这种教育贯穿到干部的选拔与任用整个过程之中,做到时时、处处有廉政教育的影响。邓小平认为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要贴近实际,注重群众的参与。当前干部队伍廉政教育更加注重宣传工作,通过联合宣传部门和教育、文化部门,向社会大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使群众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参与到干部队伍廉政文化建设中来,对干部的廉洁从政实施有效的监督。

(三)要积极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制度体系的建构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廉政法制。法制是反腐败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这就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立健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维护宪法的权威,任何干部都不能以手中的权力逾越宪法之上,各级干部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进行依法执政。在宪法的统领下制定具体的廉政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缺乏有关廉政方面的立法,也缺乏有关监督的立法工作的开展,这就给纪检监察机关在执行其职权时无法可依,大大降低了纪检部门的执行效力。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健全相关反腐倡廉的重要法规,并制定《中共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配套规定,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干部从政行为进行规范。

其次,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邓小平曾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9]这个人,指的就是党的一大批干部,干部队伍能否做到廉洁从政,对全党、全社会都有带头表率作用,而坚持用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邓小平坚持任人惟贤、德才兼备的原则筛选干部,在新时期,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往往拥有很好的政绩,业务能力很强,可谓说是“能力过硬”,可见他们不能成为廉洁的好干部的原因在于其“德”的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原则中,更要重视“德”的重要性,准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重视对干部官德的教育,树立干部正确的政绩观、从政观,培养出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同时在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时,把“德”纳入考核范围中,多听取群众意见,进行民意测评。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与制度机制,优化干部来源结构,进行差额竞选,社会公开招聘,提高考试制度的透明公正性,增强干部任用公信力。对于已经任用的干部,应完善对干部的管理制度,实行干部财产申报制度,针对近年来官员“跑官”现象,要加大对干部的亲属移居情况调查与登记。

最后,促进相关廉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唯有清明的政治的体制机制才能培养和造就清正干部。”[30]一方面,进行重点领域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敏锐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并把制度体制的缺陷归结为腐败的根本原因。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明显,一些干部利用体制上的漏洞滥用公权,滋生腐败行为,因此,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用制度规范干部在经济运行中的行为,如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完善经济纪律监管制度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是导致现阶段腐败现象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只有使对干部的监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实现对干部权力长期有效的制约。在干部队伍的监督机制建设中,要善于整合监督主体,应充分体现人大、政协机关对党的监督,要加大群众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畅通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形式,如信访举报制度、公民网络议政等形式,同时重视社会舆论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2][3][5][6][7][8][10][11][12][13][20][21][23][25][29]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358.402.402.397.332.333.146.125.125.124. 124.333.328.332.146.380.

[4][9][14][15][16][17][18][19][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199 3.379.327.154.314.290.190.306.156.379.

[22][26][27]邓小平文选(第1卷)[M].1994.270.129.129.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2.

[30]斯阳.反腐倡廉新思考[M].法律出版社,2014.89.

(责任编辑 马树颜)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1-0028-04

作者简介:刘欢,闫学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30012)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
青年毛泽东探索成长的历史特征及现实启示
江西苏区预防腐败问题研究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陈云的家风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