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创新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实践与发展

2016-02-12 20:09刘芳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众创创客图书馆

刘芳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融合与创新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实践与发展

刘芳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介绍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服务实践的成功案例,并从宣传创客文化,争取经费支持;开展培训服务,提高用户素养;寻求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创意孵化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发展策略。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融合创新

1 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要利用改革创新的动力引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态势,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仅在2014年就相继出台了13个关于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可见国家对此的高度重视。[1]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自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众创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为创客提供创新服务的机构,其具体表现形式较多,如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指为努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并坚持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创客提供的创新、创意、创业项目研讨和路演的物理空间。目前,国内已形成以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空间、上海新车间、杭州洋葱胶囊、南京兑现创意等为中心的“创客”生态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大众创业创新、孵化投资等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很好地满足了广大创新创业者的需求。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数创客空间都是各自为政,缺少多元合作,如与公共服务设施合作、与专业机构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等。而纵观国外的众创空间,早已有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馆舍空间等开展服务的先例。如2011年纽约州的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推出了一个“奇妙实验室(FabLab)”项目,[3]通过引进两台3D打印机,帮助用户进行数字设计操作和创造,成为第一个提供创客空间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此后,美国公共图书馆界掀起了“创客空间热”,[4]有的提供共享空间,如2013年丹佛图书馆开辟的“创意实验室”;有的鼓励大众创业,如2014年凤凰城图书馆推出的“蜂巢”;有的面向青少年,如费城图书馆的“创客乔恩”等,均吸引了大量读者,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在当今这个注重共同创造创新创业的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社会提供更加先进的服务——众创空间。因此,笔者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建设实践,探讨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2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建设实践

公共图书馆在参与全民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如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馆员专业知识信息检索优势、图书馆全面免费对外开放的运营优势等,积极构建众创空间,为广大读者用户创业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提供免费的影音设备、会议场所、创业路演、会展平台等,鼓励用户主动参与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在这里,来自不同层面的用户可以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创造和分享。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国内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服务的实践案例,以为正在筹建众创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现实参考。

2.1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

2013年5月,上海图书馆创设的“创·新空间”正式对外开放,[5]其以文化创意为主题,以“激活创意、知识交流”为主旨,以创新活动项目为载体,以馆藏文献、数字技术、创新工具、空间场地为支撑,实现创新灵感与设计的对接,营造一个学习交流、信息共享的复合型新空间,同时为创新者提供孵化空间,它的设立标志着“创客空间”正式进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有六大主题功能区,即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阅读空间、设计师工作区、IC共享空间、专利标准服务空间,其中既提供多语种多载体跨学科的文献借阅、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报告和专题数据库服务,也提供专业制图设备和设计软件、多媒体触屏、3D打印设备、专业会议用投影和音响等设备,能使读者更易相互交流,大开脑洞,以展示各自的阶段性创新成果。另外,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提供使创新更容易的服务价值。如今,“创·新空间”还设立了产业技术图书馆,以促进创意成果产业化。上海图书馆作为一级“科技查新”国家机构,可对创意成果进行第三方认证,在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作出认证报告。通过遴选在“创·新空间”孵化的优秀创意产品,为其提供免费认证服务;同时在网站上发现感兴趣项目的投资人也可以委托上海图书馆进行认证、评估项目的价值,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循环。

2.2长沙图书馆“新三角创客空间”

2014年6月,长沙市图书馆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大力兴建众创空间的启发下,群策群力共同创立“新三角创客空间”,[6]寓意文化+科技+创意,并面向全社会招募创客。2016年1月,随着长沙图书馆新址的全面启用,长沙图书馆打造的“新三角创客空间”也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受到众多创客的热烈欢迎。由于一系列创客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创客文化的宣传,目前新三角创客空间平台已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近800名创客加入其中。创客空间可以使创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工作室内配备的3D打印机、3D扫描仪、数控雕刻机、激光切割机、工业缝纫机、手持机床等近200种制作、加工所需的设备与工具,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制作成高科技产品。在遇到知识瓶颈时,可以借助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寻求解答,在书香中享受创新与创业的氛围,大大缩短了从有想法到实现想法的时间和流程。长沙图书馆在新馆一楼为创客提供DIY场所解决了创客空间的场地租赁问题,使创客空间有更多的经费用于设备扩充与升级以及创意交流活动的开展。另外,创客空间还可以提供项目跟踪、文献咨询、阅读推荐等专业的信息服务,常年开展创客沙龙、创意展览、创意竞赛等活动,为创新创业搭建桥梁,打造集阅读、学习、交流、创新、制作、展示于一体的创客互动平台,还原创客空间最原始的工作室状态。

2.3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

2015年6月,成都图书馆结合自身优势将馆内原有的170多平方米的专家阅览室改造成为“阅创空间”。[7]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作为为创客提供创新、创造的文献信息智力支撑平台,目的就是解决创客在创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信息不畅问题,目前“阅创空间”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吸引着创客们争相加入其中。“阅创空间”主要分为阅读空间、数字媒体空间、创客工作室、小组讨论区4个功能区域,其中阅读空间,主要是为创客准备各类创新创业书籍,此外还可以根据创客需求购买馆藏稀缺文献,也可以为其提供文献馆际互借服务;数字媒体空间,配置了可供上网的电脑、多媒体投影设备、音像设备、3D打印机、无线网络等,为创客免费使用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检索数字图书馆和知识库提供便利;创客工作室,主要是用于招募创客团队入驻,在入驻创业者的选择上,“阅创空间”有详细的条件设置;小组讨论区,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白板、会议桌椅等,为创客见面分享会提供免费场地。在众创空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图书馆专业的学科馆员将全程参与创客服务活动。除了上述介绍的实体空间,成都图书馆还为创客搭建了类似在线论坛的虚拟空间,在论坛上,创客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获取、交流彼此的创意。通过上传自己的设计原型,能收到对该设计有不同见解的人的修改意见,这种深层的互动,可以使设计者不断受到启发,完善设计。此外,虚拟空间还可以跟“阅创空间”微信平台形成互补,作为阅创动态、专家招募信息的发布平台,及时传递各类相关信息。

2.4深圳图书馆“创客空间”

2016年4月,深圳图书馆“创客空间”正式启用。[8]“创客空间”是深圳图书馆全新打造的集学习、探索、开拓思维于一体的创意阅读空间,也是专门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创意交流与实践空间。“创客空间”倡导创新和实践,传递“创客”的思维、态度、技能和品质,培养用户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空间主要由创意设计制作区、创意作品展示区、研究学习区、讨论交流区4个功能区域组成。其中创意设计制作区提供活动制作台、各类操作工具,包括3D打印机、万能摇臂微型安全钻床、微型安全木工车床、弓形臂微型安全锯床、全金属微型安全磨床等;创意作品展示区展示创客空间往期活动制作的成品、各类创意作品;研究学习区提供创意制作、机器人、3D打印、创客DIY等图书文献,并配置60余数据库学习资源;讨论交流区配备沙发、白板等,鼓励团体交流与创作。目前,深圳图书馆创客空间主要推出两大类系列活动,一是青少年“创客”养成计划,以深圳图书馆全新打造的“创客空间”为活动阵地,从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引进一整套创客文化服务体系,并融合最新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程内容,针对青少年用户开展一系列免费的创客教育和服务。该培养计划将按年度进行整体活动的排序和设计,每月安排特定的活动主题。青少年用户可以通过参与、操作、体验,从认知、探究发现到创意创新,提升操作能力,强化创新思维。二是家有宝贝会编程活动,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编程课,让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3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发展策略

公共图书馆参与众创运动,开辟创客空间,是促进传统服务升级转型的新举措、新内容、新形式。在运用众创理论打造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图书馆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注重用户创新素养的培育以提供配套服务;争取跨界合作以实现共赢发展;建立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以促进创新成果加快孵化,进而保证众创空间服务的持续开展,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

3.1宣传创客文化,争取经费支持

为了推广创客文化,公共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以创客文化为主题的交流宣传活动,比如展示一些创意类产品或创作工具,可以使读者近距离接触先进的技术理念,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其感受到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使创客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并以此寻找到更多的潜在用户。[9]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邀请科研机构、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参与活动,在展示创客成果的同时,寻求合作的机会。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且缺一不可。一方面可以向负责文化建设领域的主管部门、政府相关机构申请资金,保障创客空间基本建设、运行的资金、设备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创客文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再次,可以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寻求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赞助、捐赠,在宣传企业形象的同时,吸引众多创客、获取大量创意,从而实现双赢。

3.2开展培训服务,提高用户素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营造,是打造众创时代的重点。公共图书馆不但要引导公众产生众创的理念和动力,还要引导公众培养创新的能力和创造性的素养,这涵盖了创新的核心要素。“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更高效、便捷、有针对性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对读者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素养的培养,提供多层次的培训服务。[10](1)利用图书馆员信息处理、数据整合方面的专业技能优势,为公众提供信息技术领域的培训,提升读者信息获取、整理、利用方面的能力,强化读者对新型信息技术工具操作的能力,从而充实其知识储备,为创新活动提供保障。(2)利用公共图书馆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便利的优势及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邀请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开展针对创新领域的讲座、培训或是学术报告,为读者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3)利用公共图书馆与读者近距离接触的优势,开展一系列体验性的活动,比如进行手工制作类的培训体验活动,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从而激发读者创造的灵感。(4)利用公共图书馆青少年读者较多且集中的优势,在节假日开展针对青少年发明创造方面的培训,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和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并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3寻求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创建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众创空间,单凭公共图书馆一家机构不免显得有些势单力薄,无论是在资金、理论以及经验上,公共图书馆都应横向、纵向谋求多方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方面,与专业机构合作。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本地或者临近城市的成熟的创客空间、行业协会或是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与其他创客空间、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可以获得相关经验以及人员、技术方面的支持;与相关企业合作,以合作互惠为前提,取得相关企业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赞助,并以提供创意和推介创新型人才作为回报,实现共赢。另一方面,与其他图书馆合作。随着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不断增多,很多区域内均形成了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在信息共享、交流合作、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创客空间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图书馆可以在区域性联盟的框架内,充分利用各馆的优势资源开展合作,通过对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其综合利用率,实现区域共赢。

3.4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创意孵化

公共图书馆众创空间不单纯是物理空间与创新服务本身,而是延伸了传统服务时空,为知识生成、知识传播、知识加工、知识转移等提供了便利。众创空间本身具备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魅力特征,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帮助用户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并分享成果,进而形成开放式的创新生态体系。首先,举办各类创客活动。图书馆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交流活动,如创客培训、创客讲座,根据创客实际需要,邀请专家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创客沙龙、创意设计大赛、创新知识分享会、创客嘉年华,加强创客之间的交流分享,激发灵感;创意成果汇展,展出优秀的创意作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创客队伍等,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学习分享、成果展示、协作交流、创新创业的平台。其次,建立虚拟交流平台。众创空间线下实践活动是用户智慧的集中体现,而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活动后的反思与归纳。因此,建立一个线上虚拟平台,对于众创空间活动的后续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是线下众创空间的延伸和拓展。虚拟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①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创客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众创空间的使用要求介绍等信息,以便用户查找。②互动交流系统。通过搭建兴趣小组,鼓励创客上传成功的创意产品、学习资料等,供大家交流讨论,以提高工作效率,传递最新信息。③宣传招募系统。通过介绍创客创新实践与经验,宣传创客文化,鼓励万众创新,同时发布专家招募信息,以吸引更多的创客用户和专家志愿者。④学习培训系统。可以将专题培训等制作成视频资源,供创客反复学习使用。此外,根据众创空间相关服务需求,公共图书馆要保障众创空间与创新技术、信息资源、创意思维的连接与碰撞,吸引更多感兴趣的用户一起交流,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研究,加快创意孵化为产品,带动大众创业。

4 结语

随着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公共图书馆应对众创空间建设给予广泛关注、创新研究和探索实践,以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进而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目前,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长沙图书馆“新三角创客空间”、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以及深圳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全面广泛投身创客运动,打造众创空间提供了成功的参考样本。然而,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如何建立多层级的服务体系以及完善的保障措施,以实现众创空间的长效运营,还需要业界同仁深入思考。

[1]董宏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心动不如行动[EB/OL]. [2015-03-12].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312/ c1003-26683063.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5-03-11].http://www.gov.cn/ xinwen/2015-03/11/content_2832461.htm.

[3]陈超.打造众创空间是图书馆的新使命[N].文汇报,2015-04-10.

[4]美国公共图书馆掀起“创客热”[EB/OL].[2016-04-08]. http://www.sal.edu.cn/news_info.aspx?id=7094.

[5]让创新更容易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吸引创客扎根[EB/OL].[2016-03-13].http://www.shzgh.org/node2/yang⁃pu/node1513/u1ai746394.html.

[6]长沙图书馆创客空间向公众开放科技设备免费使用[EB/OL].[2016-01-05].http://www.hebstd.gov.cn/news/ zckj/2016-01/05/content_133162.htm.

[7]梁娜.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孵化创意的平台[N].中国文化报,2015-09-30.

[8]深圳图书馆全新打造“创客空间”面向市民开放[EB/OL]. [2016-04-23].

[9]樊露露.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2):98-101,93.

[10] 江山.基于众创空间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5(7):68-70,8.

刘芳女,1972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G252

(2016-03-09;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众创创客图书馆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图书馆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