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我见

2016-02-12 20:09王杰峰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馆员应用型学科

王杰峰

(辽东学院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1)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我见

王杰峰

(辽东学院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1)

图书馆是信息的集散地,当今社会数字信息已经成为图书信息的主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只有从图书借阅服务方式、学科馆员专对专服务方式、信息资源保障服务方式、应用型情报信息服务方式、网络信息资源快捷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有效地做好信息服务,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应用型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

高校是人才、技术的集聚地。作为具有丰富馆藏资源的应用型本科图书馆,要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对其得天独厚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结构,充实实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从发挥资源潜能、创造最佳效能、实现图书馆价值的立场出发,积极探寻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笔者结合实际,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模式问题谈几点认识。

1 应用型院校图书馆需要向社会开放

2015年我国有高校1219所本科院校。其中包括796所公办普通本科学校(395所本科大学、401所本科学院),141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275所独立学院,7所中外合作办学普通本科学校。高校图书馆馆藏极其丰富,其中,藏量排行前五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藏书800万册,郑州大学藏书714万册,吉林大学藏书659万册,武汉大学655藏书万册,清华大学藏书634万册。高校图书馆总藏书量约为7亿册。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在总量上、在类别上、在配置结构上都具有先天优势。但我国现有高校图书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献利用率仅为30%,图书使用率仅为0.3-0.5次,藏书流通率仅为40%。高校图书馆是全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也要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一方面要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封闭办馆的状态,积极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社会性的属性特点,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和目标。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曾对新产品研发问题进行过经典总结:“通常开发一种新产品,60%起因于文献,30%受样品启发,5%源于原材料等因素。只有5%来自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数字化资源正在成为信息资源存取传播的主渠道,信息获取方式也是开放性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多是借助于数字化阅读、网络化阅读和泛在化阅读(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快捷、轻松、方便索取信息)。有资料显示,我国纸质学术期刊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递减;有学者推断英国在2020年将有80%的出版物是纯数字化的;目前美国的许多图书馆已将95%的经费用于购买数字化资源。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作为图书信息资源的主要集散地,只有不断从形式到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有效地做好信息服务,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动我国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应用型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途径

2.1图书借阅服务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本职工作是为本校师生服务,若全面为社会公众服务,必然增加馆员的工作压力,也会对馆藏资源有一定损耗,也不符合现有条块体制管理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在保证校内教师和学生借阅图书文献的前提下,有限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所谓有限服务主要是在时间和人员两方面加以限制和规范。在时间上限定在寒暑假期间以及双休日面向社会读者开放,这样不仅可以使馆藏图书文献发挥更好的效用,同时,也有利于缓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压力。任何情况下不能忽略高校图书馆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根本。在借阅对象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为社会服务应限定特定的服务对象,如可限定为对有一定层次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具有一定科技创新创业潜力的自主创业人员等,都可实行限制性借阅服务。从而发挥高校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2.2学科馆员专对专服务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专对专服务,取得了显著效果。清华大学的学科馆员制度,扩大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节省了教师的科研时间,提高了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形象。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着更贴近百姓创新创业的应用技术与实用信息资源,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契机,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提出了创新服务的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吸收有应用研究项目的教师以及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研究专长的教师组成学科团队,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通过馆内专家讲座、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到相关教学院系听课等方式),提升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制定学科馆员制度和工作规范;制订推选学科馆员的科学程序和具体条件;确定与学科馆员专业背景相匹配的主要服务领域和主要服务对象;定期总结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中的问题、瓶颈和经验,提高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热情,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学科馆员绩效考核制度等等。总之,通过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学科馆员专对专的服务,更出色更优质地为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服务。

2.3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主要采集为保证校内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及管理需要信息资源,其专业范围和内容主要由学校所涉猎的学科专业来决定。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应该包括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更应该注重采集实践性较强的实用资料,如样品、样本、案例、图纸、指南、专利等,将各行业应用领域中的相关文献、相关行业标准等纳入收藏范围,建立样品库、样本库、案例库等,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也有利于学生尽快与实践零距离接触,更有利于企业人员对科研、生产和经营等相关业务信息的查阅。此外,图书馆要建立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为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2.4应用型情报信息服务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应根据社会用户的需求,借助网上咨询平台,对社会用户在文献检索、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学校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和深加工,比如,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要求,建立应用问题解答、表单技术咨询、在线应用咨询等内容的数字信息资源库,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型情报信息服务。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应用信息,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针对地方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针对某一行业创新创业的技术难点问题,或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收集有关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情报信息,通过专题讲座、专家讲堂、创新创业交流等形式进行传播,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势作用,将束之高阁的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5网络信息资源快捷服务

应用型本科图书馆要通过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为特定社会人群提供综合统一的服务平台,以满足特定社会读者简便、快捷、针对性、时效性、个性化、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需求。应用型本科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学科导航系统,将海量学术资源和网络信息按照特定用户的检索习惯进行收集、归类、整理、标引,使信息资源有序化,便于用户使用;建立专门的应用问题解答、表单技术咨询、在线应用咨询等导航系统;为方便用户检索利用信息,可将百度、谷歌等相关搜索引擎,放置在图书馆主页显著位置,方便用户快速查询到创新创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现状、进程及发展走势等动态信息;建立方便特定用户检索的导航系统,提高特定用户检索和查询的准确性,保障特定用户信息查询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传统工作任务,也要走出图书象牙塔,面向社会,挺立潮头,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1] 赵磊.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与评价[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6):15-19.

[2]宋秀梅.“三合一”馆员工作室—图书采购模式的新平台[J].图书馆建设,2015(8):55-57.

[3]王冰.浅谈打造高校智慧图书馆—以延边大学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47-49.

[4] 史丽香.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荐购的现关与思考—基于对50所高校的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3(9):117-122.

[5]李德刚.创建高校图书馆品牌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档次—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服务月”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7):49-51.

王杰峰男,1964年生。硕士,馆长。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

G258.6

(2016-02-26;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馆员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