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实习临床带教体会

2016-02-15 08:08郭亦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床带教本科教育儿科

郭亦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长春 130021)



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实习临床带教体会

郭亦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长春130021)

摘要: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临床带教中重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采取如下措施:夯实基础理论,提高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动手能力;重视病历书写,提高诊治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出科考核制度,保证实习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儿科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本科教育;临床带教

经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屠呦呦学者发明的青蒿素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奖,乃中西医结合的骄傲。中西医结合儿科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中西医结合儿科人才为目标,其带教工作与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的带教工作不同,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的带教质量,笔者将临床带教体会介绍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

1 夯实基础理论 提高临床思维

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的临床带教工作,要加强医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基础学习,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中医儿科学,西医儿科学,但带教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儿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如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辨证概要,小儿疾病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以及小儿用药的特点等内容记的不牢。面对病情多变的复杂病例无从下手,诊治思路不清晰,临床思维能力待提高。为了加强医学生中医、西医基础知识的学习,除医学生自行复习外,安排理论知识讲座及病例讨论(每周2~3次)。内容包括科室重点病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紫癜,常见病支气管炎、腹泻、肾炎、肾病、病毒性心肌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讲座的教师为科室内擅长治疗该病的教师,从中医的角度讲授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从西医的角度讲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等。讲座结束后,带教教师再带着医学生们到病房查看典型病例,由实习医学生来询问患儿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带教教师对病史询问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并指出医学生体格检查中不正确的动作,作示范性操作,然后结合病例,对患儿应开展的检查、中西医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情况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就典型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使得医学生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打好基础。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开阔的临床思维是培养医学生称为临床医生的基本前提。

2 实践技能培训 提高动手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对中医基本技能和西医基本技能均应该熟练掌握。临床带教中对于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实习的医学生,每周安排一次西医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小儿体格检查,小儿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的测量,头围、囟门的测量,小儿心肺复苏术、小儿腰椎穿刺术、小儿骨髓穿刺术、小儿胸腔穿刺术、小儿腹腔穿刺术等。实习医学生在教学模型上进行反复的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除此之外,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基本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医基本技能的培训融入到临床带教中,医学生在诊查患儿时,通过望、闻、问、切基本中医技能,详细询问患儿病情,认真进行检查。儿科有“哑科”之称,多数患儿不能自行表述病情,多由家长介绍病情,但也存在表述不当的情况,由于小儿肌肤薄嫩,体内阴阳气血偏生偏衰的变化比较容易表现出来,即“有诸内,必形诸外”,所以望诊是首位,小儿的诊查要重视望诊,通过“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记录症状,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除望诊外,还有闻诊,听声音(喉中痰鸣、哭声强弱)、嗅气味(口气、二便气味),来推断患儿情况;问诊,是深入了解患儿病情的重要手段,包括问年龄、问病情、问个人史等,问诊时要抓住主症展开询问病情,记录患儿的主症及伴症,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未出现的症状,问诊思路要清晰,避免泛泛询问;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切诊要注意小儿与成人的不同点,按诊不仅包括中医按诊内容即颅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还要包括现代医学触诊内容。在带教过程中,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由实习医学生进行四诊检查和体格检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则从旁指导,纠正不当之处,及时改正。

3 重视病历书写 提高诊治能力

病历书写是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临床医生对诊疗工作的一份全面记录和总结,反映疾病诊治的全过程,能够体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技能水平[1]。病历也是真实记录患者病情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医疗文件,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作为重要依据,故需要认真对待[2]。中西医结合儿科实习的医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带教教师就会讲解“如何写好一份病历?”讲述儿科病历的书写与成人的病历有不同之处,如需要记录患儿的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母亲的妊娠史等,这些病史的记录对患儿疾病的判断、转归、预后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临床带教教师要详细讲述病历书写规范、准确用词,将采集完整的病史及详细的中西医诊查内容均记录在病历里、避免疏漏。有的医学生病史记录不详细,医学用词不准确,对于电子病历存在复制黏贴现象,带教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及时修改,并反复强调病历书写的严重性和重要性,质量差的病历可以给医生带来医疗纠纷。病历要记录患儿症状及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否认存在的症状,如记录患儿发热症状,要同时记录发热的热峰,热型呈不规则热、持张热、还是稽留热等,以及发热时是否伴有抽搐、是否伴有寒战、是否伴有皮疹、如有皮疹则记录皮疹与发热的关系,是否伴有关节症状,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口服退热药物后体温是否能够降至正常等。详细病史的记录,是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写好一份病历,也是医学生诊治能力的提高。

4 加强医患沟通 取得患者信任

现在许多医学生进入临床后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与病人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3]。医患沟通是医学生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了解患儿病情,提高诊治疗效的前提。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必须要培养的重要能力,这是成为合格医师的重要条件。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就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多替患儿及家长着想。在儿科,医患沟通既有与患儿之间的沟通又包括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实习医学生与患儿沟通时,应该有耐心、语言温和,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对于哭闹患儿要尽量安抚,查体时动作要轻柔。在家长沟通时,有些家长在就诊时由于担心患儿病情,而表现为焦急,甚至急躁,语言混乱,介绍患儿病情不清楚,医学生要安慰家长不要着急,并帮助家长理清思路,准确而全面的介绍病情。在向家长交待病情时,要客观而又巧妙,如实的告知家长患儿的诊断、化验检查、治疗方案、药物的副作用、治疗的转归等情况,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并愿意积极配合治疗。与患儿及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也是一个优秀医生的必备条件。

5 出科考核制度 保证实习质量

出科考核制度,是保证医学生实习质量和评价医学生实习效果的途径。考核制度包括:平时考勤、医患沟通、中西医基本技能、中西医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在临床带教中,有一些医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不参加临床实习,有一些医学生实习态度不认真,建立出科考核制度,保证中西医结合儿科带教工作质量。

以百分制为评分标准:平时考勤10分,医患沟通10分,中西医基本技能考核各占10分,中西医理论知识(包括常见病中西医诊断、中医儿科常用方剂、常用西药的用法用量等等)各占20分,病历书写20分。以60分以上为及格,不及格者在全部课室实习结束后再在本科室重新按规定实习,直至考核及格为止。

根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制定临床带教方案,使得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掌握中西医儿科基本理论,熟悉中西医临床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更多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儿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含.中医儿科临床带教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 139-140.

[2]黄钢花,牟爱华.中医儿科临床带教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 (7):159.

[3]马琦琳,肖奇明,冯莉娟,等.医学生临床学习中医患心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1(12):110.

Experience of the Instructor for Pediatric Internship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UO Yin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CM,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qualified medical professionals for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structors who supervised interns in this major attached importance to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characterized by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aking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establish solid foundation of medical theory for medical interns, to broaden their clinical horizons, to improve their practice skills,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regard to the significance of medical record writing and the capacity of 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s successfully, all implemented within a check-up system.

Keywords:clinic of integrated medicine; Pediatric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structor supervising medical interns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张文娟2015-12-17)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6.015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6-0031-02

猜你喜欢
临床带教本科教育儿科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圆梦儿科大联合
影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带教对新毕业护生转变角色的影响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新生儿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关于妇科医学生临床带教的体会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