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作用理论与英语教学探究

2016-02-15 11:25张昕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理论英语

张昕琳(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介作用理论与英语教学探究

张昕琳(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本文介绍了费厄斯坦中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分析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中介作用,探究如何在课堂上利用中介作用理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旨在为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中介理论;英语教学;中介者

一、中介作用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介作用”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首次提出。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他身边的家人或者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身边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影响,这些有重要意义的人例如“老师”或者“父母”被称为“中介者”;而他们之间的互动则被称为是“中介作用”。以色列心理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将“中介理论”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他认为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成人首先是父母,其次是教师,他们为儿童选择和组织在他们看来合适的刺激,用他们认为最有利于促进学习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刺激。他们还干预儿童对刺激的反应,通过向孩子做出解释而引导和鼓励孩子做出更加恰当的反应[1]。他在战后犹太移民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形成了系统的“中介作用”理念,并认为儿童从出生开始便会受到身边“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的干预和影响,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费厄斯坦认为,中介作用强调的是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二者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作为学习者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也应该起到中介者的作用。吴明玉曾经提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认真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2]。中介作用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不需要中介者的帮助下实现“自主学习”。

(二)中介作用理论的特征

通过指出12种中介特征,费厄斯坦提供了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3]。这12个中介特征又被称为是帮助教师成为中介者的重要工具。费厄斯坦认为前三个特征适用于所有的学习情境,其余则只适用于某些学习情境。

1)重要性: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特定任务的意义,意识到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超越当前的目的:是指学生在了解当前任务的意义外,还要认识到该学习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3)让对方明白意图:在呈现教学任务时,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意图并对其做出积极的反馈。

4)胜任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胜任眼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本文采用Taylor-Hopkinson冲击实验技术对泡沫铝材料的动态材料参数进行研究,基于D-R-PH模型,通过结合未变形区域的牛顿运动定律以及跨波阵面的守恒关系,得出冲击速度和冲击时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和图像相关技术获得冲击速度历史曲线。运用冲击速度与冲击时间的隐函数拟合方法,对模型中的两个动态材料参数进行确定,利用实验方法对该材料模型研究泡沫铝动态冲击情形下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测试,就该模型的两个材料参数对于相对密度的敏感性进行讨论;并将动态实验结果与准静态实验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对泡沫铝材料的率敏感性进行考察。

5)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指学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和思考。

6)目标的确定:是指学生能够确立现实的目标并有计划的完成。

7)挑战:让学生明白挑战的重要性,并满足学生对挑战的需求。

8)认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人是不断变化的,并对自身的变化做出评价。

9)积极思考:让学生相信即使面对困难,也总会找到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10)共享: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11)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12)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份子。

二、中介作用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对于外语教学,学生本来就存在距离感,教学难度因此也就加大了。教师单方面的传递知识显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帮助。中介作用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教师只有通过发挥中介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实现教学的意义[4]。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加以学习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和选择话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中介理论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张智将中介作用分为元认知和认知中介作用两种,肯定了教师在充分挖掘学生元认知中介作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5]。但是在教师行动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大部分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脱节[6],而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期望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7]。

(一)师生互动:教师的中介者作用

首先,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接受目标语言及其文化的心态[8]。课堂提问是方法更是艺术,是实现师生互动,发挥教师中介作用的重要形式[4]。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8]。在一般的教学中,展示性问题都是封闭性的问题,答案是固定不变的,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考性问题是开放性的,能帮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怕出错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提出参考性问题,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低质量的提问可能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这也就需要教师明确提问的目的。例如是想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想法;或者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是想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等等。只有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出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问题。

再者,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一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命令式的提问,点名回答问题。但有些学生就是不喜欢老师强加于自己的问题,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消极被动。有时教师也会采用VOLUNTEER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也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以及师生良好的互动性。另外在需要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的反馈。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的作用大于消极的反馈。积极的反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消极的反馈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减少批评。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生互动:学习小组的成立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动态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而且能够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并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在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互动的情景。创设和谐情景,应在体现人文性和主体化特征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调控和适应的机会,帮助他们有针对性的发现学习问题[9]。创设互动情景,就是帮助学生走出拘泥于教材的误区,引导学生在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设置情景时要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要在最大程度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他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堂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布置小组合作完成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在学习小组组建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交流;与此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共同学习进步。

最后,教师在学习小组成立后要进行及时的跟进和监督。英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既可以监督小组对课堂活动的完成进度,也可以监督学生用英语交流。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不准确表达进行及时更正,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学生与教学任务的互动

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泛指在课堂教学中为推进学习过程而要求学习者做的任何事情。教师对于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和信念决定着对任务的解释和安排[1]。教师对于学习任务的呈现方式、学习任务难易程度的把握和学生的配合是学习任务成功实施的三大要素。所以在学习任务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对任务的了解,在可能的条件下提供选择的机会,避免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产生抵触心理;鼓励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实现良好的互动。再者,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选择的学习任务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布置的任务也应该由易到难的推进,让学生从被动参与到自主学习,在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中介作用理论对于我国外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孙绪华提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提供信息、过程和经验,还成为学生和这种过程与经验之间的中介体,发挥中介作用,以便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共享[10]。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中介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语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当然,教师中介者的作用并不是单方面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的积极反馈来配合完成;并且会受到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的制约。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因素,进而推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成为一名有效的中介者。

[1]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吴明玉.中介作用理论与大学英语互动式口语教学[J].青春岁月,2012,(18).

[3]王桂梅.中介作用理论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探究,2014,(11).

[4]丁立娟.中介作用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剑南文学,2012,(2).

[5]张智.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6]曲文婕.大学英语教师中介作用调查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4,(21).

[7]杨华堂.英语教师中介作用调查[J].外语界,2006,(2).

[8]孙建蕾.中介作用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S1).

[9]孙丽.中介作用理论活化高中英语教学之尝试[J].文理导航,2015,(7).

[10]孙绪华.英语教师中介作用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6).

(责任编辑:王丽)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Feuerstein’s intermediation theory, analyze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of students in class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with intermediation theory so as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termediation theory; English teaching; mediator

2015-11-19

张昕琳(1992-),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H319.1

A

(2016)02-0015-0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理论英语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