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人生境遇与其作品的荒原意识

2016-02-19 03:38黄轶劼张晶晶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荒原张爱玲意识

黄轶劼张晶晶(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张爱玲的人生境遇与其作品的荒原意识

黄轶劼张晶晶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张爱玲是一个思维独特而复杂的作家,她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独特的荒原意识。她用自己的悲剧人生,来书写人世间的一切悲剧,并把它们融于作品之中,其笔下的男性世界表现了荒凉感和悲剧感。本文试图通过浅析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来探究其作品中蕴含的荒原意识。

张爱玲;荒原意识;人生境遇;悲剧精神

张爱玲的荒原意识是其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深层意义的探索,使其传奇性的故事有了严肃的哲学意味。她的作品所体现的荒原意识,不仅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洋场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投射,而且也和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物质文明侵蚀的当代人的思想危机相吻合。因其处在社会转型期,张爱玲的作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作家自身对现代文学贡献的价值。

一、张爱玲的荒原意识

荒原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基本主题,在象征主义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作品展示的多是贪婪、猥琐、绝望的人性,人们深陷于这种幻灭的环境之中无法自拔。在荒原的世界里,没有可靠的爱情、亲情等一切情感,人们对彼此失望。生于战争年代的张爱玲认为,“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上感到了隐隐的威胁。”[1]这是她对所处时代的深刻探究,是她从人类精神家园里窥探出它本质的空泛与无情。这就是张爱玲对人性探索的深层世界,一个人性的荒原世界。

她所处的时代,展示给她的是社会、人生、精神的脱节和腐败。于是,各种幻灭萎靡,都会出现在张爱玲独特的以“荒原”为主色调的审美视角当中。于是,她的作品里,都会带着这样的眼光审视世间:在急剧破坏的时代中,上海是充斥着腐败气息的“地狱天堂”,《倾城之恋》中香港的遗老遗少们的醉生梦死;《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男女之间赤裸裸地互相玩弄。她的笔下或者是遗老遗少们荒淫萎靡的生活或者是金钱主宰下无爱的婚姻,再或者是病态而畸形的乱伦之情。时间如流水般逝去,看似风平浪静的现实生活,实际充满了令人不安的恐惧和慌张。在她的作品背景里,妖娆多姿的上海,仿佛永远在堕落前展现最璀璨的光芒。这些现实的社会痼疾,使张爱玲自然产生了幻灭的悲凉,显得无力与无助。她从这些人间百态中窥探出了真正的人性荒原,这才是她一直在寻觅的所得,是她透过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做出的结论。她用自身的体验感受着这个时代,形成一种失落的“荒原意识”,并将其融入她的作品中。

二、张爱玲的人生境遇与其荒原意识

(一)张爱玲的生活经历

张爱玲自幼家庭破裂,这对其性格的形成影响很深,自小家庭的不和睦,让自卑和孤独寂寞占据了她的内心。她是家族衰败后的见证人,也是家族解体的受害者。双重的失落,深深地积淀在张爱玲的内心深处。1938年,在伦敦大学的远东区选拔考试中,张爱玲名列第一。后来由于欧洲战争爆发,她没有去成,改去了香港大学。这种学业上的成功给了张爱玲十足的信心与鼓励,她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与似锦的前程。在香港大学期间,她学习优异,一直名列前茅,这更加增进了她的自信心。她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民族危机和战争并未对她带来太多的恐惧,她好像独立于世人之外,冷眼旁观着社会的变迁。然而,香港之战还是摧毁了她对前程的计划和安排,她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战争让张爱玲失去了原本的生活规划,并且使她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生存境地。于是,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除了写文章,对于她而言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出路了。凭借着独特的文学天赋,张爱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她成了一个冷眼旁观的“现实揭露者”。

(二)亲情的残缺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曾经非常显赫的家族,然而到1912年,家道中落。虽然依旧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她的父亲却是一个浪荡弟子,整天抽鸦片,闲来无事便看看闲书、逛戏院、泡赌场、养外室。而张爱玲的母亲是名门闺秀,思想先进,崇尚西方文化,与出身官宦世家的丈夫格格不入,经常吵架。每到夫妻闹矛盾时,仆人们便会把张爱玲姐弟俩带出去让她们在一边静静地玩,张爱玲便和弟弟听到楼房内父母的无可理喻的争吵声。她四岁时,母亲舍弃丈夫和一双儿女,独奔国外,张爱玲在幼年便缺失了母爱的关怀。之后母亲回国,短暂的欢乐之后,父母离异,这又给张爱玲稚嫩的心灵关了一扇窗。

张爱玲高中毕业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然而自己的向往和母亲的支持换来的却是父亲的囚禁。最终,她逃出了这囚禁她的空房子,投向了母亲。母亲的西方式思想深深地吸引着张爱玲,但与此同时,她也发现自己的天赋只限于文学写作,在生活中,就连待人接物的小事,都很难达到母亲的要求。女儿与自己理想的差距、丈夫的不上进,都让张爱玲的母亲感到失望,她甚至对张爱玲说道,“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2]。这让张爱玲几乎失掉了全部自信。她对母亲的爱一点点被摧毁,她的孤独无助也一步步加深,她的性格越来越与人格格不入,越来越敏感、封闭、自卑。一开始她失掉了父爱,现在又失去了母爱,她的家庭观念一夜轰塌……

父母关爱的极度缺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里烙下深深的痕迹。她对父母的失望、绝望甚至到最后的敌意,都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情绪。这种过度的不安全感又因为中国传统的孝道而无法发泄,她只能默默地把失望压在心底,时间久了,这种压抑影响到张爱玲心理的发展,她对生活的热爱在某种程度上也转变为对世界的绝望。在《我看苏青》里,张爱玲提及自己的梦中是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她一个人在雨中既恐惧又孤独,十分可怜。由此可以看出,梦是她内心无助绝望的体现,表明张爱玲对世界的绝望与恐惧,在她的心里,世界就是一个充满黑暗的恐怖的地方,她无处藏身。

(三)婚姻的不完美

张爱玲在《爱》这篇文章中写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3]这个人便是胡兰成,他是一个高级的文化汉奸。汪精卫组织伪政权时,胡兰成作为“公馆派”分子被任为伪宣传部政务副部长,又任过伪行政院法制局局长。张爱玲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和胡兰成结了婚,后又因胡兰成要政治避难而与其离婚。1946年的冬天,面对前来探望的张爱玲,胡兰成恶语相对,“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4]这让张爱玲极其心痛悲伤。她曾经说过:“我真是心疼你了,你这个人啊,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个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藏藏好”[5]。

张爱玲的爱情小说中不乏病态的、畸形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又是人无法抵制诱惑,不能把握自己、克制自己而导致的,而这似乎是张爱玲对自己婚姻的总结。这种婚姻上的不完美,从侧面给内心敏感的张爱玲留下深刻的痛,这种作家自身的感受又会或多或少的照应在文章中,荒原、恐惧、幻灭……这样的影子便时常在作品中体现。

三、荒原意识在张爱玲作品中的体现

随着家族的衰落、父母的离异,家庭关爱的缺失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复杂的心理。长大后又面临战争的灾祸、时代的动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她的心底扎根发芽,渐渐形成了她充满了荒原的精神世界,而这种精神又决定了她看待世界和人性的独特视角,也由此形成了她小说的主题: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乱世中世界的冷漠和人性的荒原。

(一)人物的悲剧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充满了虚情假意。自私、假道学、变态成了她小说里人物的主要特征。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这种失去自我、内心被扭曲的都市小人物形象,从这一点上看,张爱玲小说的荒原意识,再加上清一色的琐碎人生,确实是现当代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与其说张爱玲写出了一个个充满孤寂、凄凉、破败、无奈的社会现实,倒不如说是张爱玲将其内心深处的苍凉感、孤寂感与荒原意识投注到她笔下的人物刻画中,成为人事交相呼应的人生注解。《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花凋》中的女儿郑川娥、《红玫瑰与白玫瑰》主人翁佟振保、《封锁》中的人物形象等等,都表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意识的丧失,揭示了人们精神的荒凉和空虚。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多是灰暗的,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多是扭曲变态的,就如同其《金锁记》里叙述的“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茉莉香片》中,主人公聂传庆从小失去父爱,性格扭曲到变态,对母亲同情,对父亲迷恋,聂传庆的父亲出场次数不多,但据张爱玲的描述也是暴虐成性。读者在《多少恨》中,惋惜三个女人的人生悲剧,也痛恨虞老先生对家茵的压榨,在家茵的生活刚有起色的时候,父亲剥夺了家茵微薄的工资,家茵无奈让宗豫为自己的父亲找工作,父亲却私吞公款,随后又答应夏太太让家茵做宗豫的姨太太。张爱玲笔下的“父亲”像极了自己的父亲,年轻花钱如水,年老仍然挥霍无度,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心经》更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小寒生活在一个看似圆满的家庭,实际上她和父亲的关系暧昧不清。父亲有钱有地位,俨然是一个成功者的人物形象,然而当父女陷入感情纠葛不能自拔时,父亲却选择逃避离开,将痛苦留给妻女,成功的父亲此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虚伪形象。

《倾城之恋》表现的是一对乱世男女在爱情掩盖下的情感荒原。范柳原与白流苏之间仅有“一刹那的彻底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索取的基础之上的,范柳元希望白流苏能永远做他的情妇,而白流苏则是希望获得“经济上的安全”。范柳原凭借着在外打拼的精明圆滑,在女人之间成功周旋,但是这也足以见得他追求的只是畸形的暂时的欢乐,而这种欢乐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他们俩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虚伪而又无奈的荒原感。

(二)环境的凄凉与诡异

张爱玲是聪慧的,她成功地抓住人物生活的环境,积极地为人物营造一种与人物性格心理相匹配的环境。生动形象地站在人物立场上看待周围的环境,又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深化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张爱玲笔下的环境描写大多是凄冷、诡异、荒凉的。比如,在她小说中的夜色描写是清冷的、阴森的,月亮是模糊的、残缺的。《茉莉香片》中对夜晚半山腰的景色描写相当恐怖,“林子里的风,呼呼吼着,像捌犬的怒声。较远的还有海面上的风,因为远,就有点凄凉,像哀哀的狗哭”。与传统的“思乡”之意截然不同,张爱玲笔下的月亮充满了恐怖与凄凉。《金锁记》中长安眼中的月亮是残缺的“墨黑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月亮不是传统意义上“团圆”“思念”这些美好意义的象征,更多表现是残缺、诡异与恐怖。《金锁记》里体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尤其是揭示了七巧扭曲、变态的内心。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内心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阴森的月亮与冷漠的人物内心是相契合的。

张爱玲的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乱世风雨中的浮萍,为了一己私利,展现着人性的各种丑态。这里既有作者对人生的真实体验,也有悲凉经历在张爱玲身上留下的痕迹,这种荒原感极强的意识笼罩在整个作品中,让小说充满了厚重的荒原意识。因此,张爱玲的小说,处处体现着一个失落的人生体验,绝望与幻灭是世界的永恒主题。

四、结语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极其特殊的重要作家,每个接触到她作品的读者,都被深深震撼。本文对张爱玲小说的荒原意识作了简单分析,从作家本人到作品,她不动声色地将读者带到一个精神流失的“荒芜”环境之中。张爱玲内心极度敏感,她自己本身是一个缺“爱”的人,又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太多令人绝望的一面,以至于她一生都很难拥有永恒真挚的爱。在她的作品中,她关注自我,关注人类本身,并且在细碎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揭露现实的真相,以此来传达出对世界和人性的绝望与无奈。

[1]张爱玲.传奇[M].上海:上海山河图书公司,1946:72.

[2]任茹文,王艳.沉香屑里的旧事:张爱玲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97.

[3]张爱玲.流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3.

[4]胡兰成.今生今世[M].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6:34.

[5]刘川鄂.张爱玲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189.

2016-02-25

黄轶劼,女(汉族),2014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

猜你喜欢
荒原张爱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九月雨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