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鳌头镇“校企镇”模式发展农牧业可行性研究

2016-02-27 16:55卢优兰袁颖管晓丽程广庆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3期
关键词:经营模式农牧业乡镇

卢优兰++袁颖++管晓丽++程广庆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从化“校-企-镇”模式发展农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议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5-B-b086

摘 要:我国乡镇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是阻止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现代化新型生态城市为发展战略目标的广州从化区,以从化鳌头镇为例,根据乡镇丰富的山林土地和多余农村劳动力的资源,适宜农牧业开发特点,通过对国内乡镇农牧业开发模式研究,以及鳌头镇农牧业发展现状市场调查分析,以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思想,构建“校企镇”经营模式实现快速发展鳌头镇农牧产业进行可行性理论研究,为推动从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理依据。

关键词:乡镇;农牧业;经营模式

一、前言

1.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运行,沿海城市、大中型等城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经济比较,我国城乡不平衡发展呈现出“二元化”社会结构局势。要阻止这一畸形社会形态继续恶化,根据我国乡镇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力多余特点,大力开发乡镇农牧业是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服务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了响应和实现国家乡镇农牧发展战略方针,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为例,采用资源整合的战略思维,以创新方式,通过高职院校、民营企业、乡镇三方联合,构建“校企镇”经营模式实现快速发展乡镇农牧产业进行可行性市场调研与研究,为推动从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市场调研法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得出我国乡镇农牧业常见的开发经营模式特点;其次,对从化鳌头镇当地农牧业的发展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最后,借鉴国内现有的经营模式,遵循资源整合的理念,结合高校、企业、乡镇三方优势,对“校-企-镇”经营模式发展乡镇农牧业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从化鳌头镇农牧产业提供发展路径。

二、国内外乡镇农牧业经营模式分析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结构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路径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有大量可垦耕地。劳力紧张,所以选择了发展大规模家庭农场的道路。二是以荷兰、日本等国为代表的地少人多国家,耕地有限,选择了发展小规模家庭农场的道路。三是以德法等国为代表的资源禀赋状况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国家,选择了发展适度规模农场的道路。四是以巴西、阿根廷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选择了大规模农场和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无论何种模式,各国农业经营体制主要都是实行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经营模式占据主体,难于实现现代产业化效益。如何实现中国乡镇农牧业现代化稳定健康发展?国内不少悲观论者往往将其视为“无解方程”,一有风吹草动就把矛头指向家庭承包经营,一谈“产业化”、“规模经营”就是废除一家一户“小农经济”。所以,乡镇农牧业的开发,即要农民参与又不可完丛依赖涉农企业或龙头企业,这就需要我们从经营模式入手,以创新思想,构建一种能带动农村力量又能引入科学管理的现代商业模式。

目前,我国农牧业开发还没形成一种特色模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有:

第一,“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是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然后在企业和农户的比较优势中寻找分工协作的结合点,优化配置资源,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反应机制,完成经营。该模式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降低交易成本,解决农户产品滞销风险。但对企业,投入大,合作信任风险大,产品质量难控制。

第二,“公司+基地+农户”。它是在第一模式基础下,“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当然也存在缺点; “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

第三,其它模式,如产业园、生态园、农场。这类模式均将生产当地某特色农品带动旅游项目开发为最终目的的经营。所以不具社会广泛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就是要使农村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把各类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特长发挥出来,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此,根据农牧行业特点及开发限制因素:如基础投入大与周期长成效慢的因素、生产土地污与染与环保要求的矛盾、集约化生产与原生态消费的矛盾等,成了我们探索、创新经营模式的研究重点。

三、从化鳌头镇“校-企-镇”模式发展农牧业可行性分析

1.从化鳌头镇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之称。从化以丰富、优质温泉闻名于世,亦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是现代人回归自然,综合创业、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理想地域,现已成为广州市“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但经济发展不足和城镇化程度偏低是从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从化区政府就如何解决区域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农业的融合提出了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和加快从化乡镇现代特色农牧业生产,努力打造现代化旅游居住生态城市。从化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特点:地处山区,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理环境多元化,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以从化鳌头镇为例,总人口为1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2万人,耕地10.29万亩、园地6.28万亩、林地27.85万亩、没有开发利用土地2.01万亩;其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是发展农牧业的有力条件。鳌头镇作为从化区重要的乡镇农牧经济开发镇,目前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牧企业或个体户超过30家以上,但是农业人口年均收入偏低,约为1073.32元(以2014年为例)。通过对鳌头农业办、当地农牧企业、农户、农贸市场的走访调研,分析得出鳌头镇农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如下:

第一,经营模式是家庭经营为主。分散式的家庭经营生产成本高、信息闭塞、缺乏科学管理方法与专业技术的指导,市场竞争力差,农产品流通能力弱或滞销严重,降低农民对农牧业经营的积极性,迫使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

第二,农产品以农贸市场批发和零售为主的流通模式,部分与旅游业合作;分散式的商品交易,交易费用高,利益大量流失。

第三,本地区农产品消费量大,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消费水平,但农产品生产无论是家庭自产自销式还是特色产业化式(例如某个体户经营的草莓园),均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农产品质量难保障。

第四,传统的农牧业企业经营利润很低,处于亏损状态,比如养殖的利润率不超过百分百之五。原因是农牧业生产成本高,比重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占企业经营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其次是生产的基础建设成本。高成本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第五,地方农牧企业缺乏综合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引入途径,与农户间存在信任度和监督控制问题,企业与农户两者难以开展规模产业化合作经营。

鳌头镇农牧业以传统的民企式或家庭个体户式经营为主,结合旅游业开发特色产业园分散经营为辅,导致许多资源浪费,经济效率低;而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因当下企业、农户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均无法享受而流于形式。因此,解决企业人才引入、农户经营管理与技术指导问题,为鳌头镇研究创新一种新型经营模式,成为从化生态新型城市建设重要途径。

2.从化鳌头镇“校-企-镇”模式构建机理与动因

从化鳌头镇拥有规模开发农牧业的绝对优势,自然资源环境、充足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农牧业开发基础。根据高职院校、企业、乡镇三者各自发展的需求,对“校企镇”联合经营模式的构建机理与动因进行分析。

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与就业需求。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位于鳌头镇棋杆村,毗邻广州从化“五大经济园区”之一的明珠工业园。学院专业设置函盖财经管理、建筑、机电、艺术等专业领域,以培育高级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会计、金融与证券、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为当地输送大量紧缺性技术管理服务人才4000多人,同时为从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成为当地经济发展驱动力量。学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与明珠工业园区签订了《校政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基地和人才市场供需网络,走上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轨道。为从化鳌头镇构建“校企镇”经营模式提供成熟的合作基础与范例,为农牧产业发展解决管理服务人力资源。

第二,农牧企业高成本经营特点与规模产业化扩张中基层管理人才需求。农牧业生产周期长,土地、生产基础设施及人力是经营最大保障,因此,传统的集约化企业经营慢慢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农户”模式已成为现代农牧业持续发展方向。企业具备现代管理方法、专业技术、商品流通渠道,农户提供生产土地、生产基础设施、劳作人力,如何实现农牧业高效的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分散的生产服务,这需要更多的中基层职业人才供给作后盾。这就为“校企镇”合作模式提供契机。

第三,乡镇农牧经济产业化困境与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从化鳌头镇丰富山林土地资源为农牧业开发提供基础、多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生产人力保障、传统的农牧业开发基础与成果,与缺乏专业技术与现代管理的发展瓶颈相抑制,促使鳌头镇借鉴国内“公司+农户”方式进行大规模农牧业产业成为必然。这为“校企镇”经营模式的可行性化起着决定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术,从化区鳌头镇“校企镇”经营模式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农牧业,在这个合作模型中,三方资源互补,互利共进。乡镇镇府是当地农户的代表,是农牧业开发项目的发动者,是经营模式的支持者;企业是农牧业开发的执行者,是经营模式的实施者;高职院校是农牧业开发项目的协助者,是经营模式的推动者。而“校企镇”经营模式的构建设过程和高效运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严煤,胡荣桂,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团结》杂志2013年第1期,2013-03-18.

[2]赵信一,创新型乡镇创新发展模式.北京商报第A01版区域经济,2008.11.28.

[3]赵胜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乡镇发展模式多元化探析———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2014.9.

[4]王政意.略谈乡镇建设的途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4:48-51.

[5]诸葛毅,王小同,吴彬.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经济的互动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4,03:949-950.

[6]徐伟.我国乡镇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1:193-194.

[7]谢龙春.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4:70-71.

作者简介:卢优兰(1976.10- ),性别:女,籍贯:广东南雄,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袁颖(1976.05- ),助教,籍贯:江西永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管晓丽,广州绿安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程广庆,从化鳌头镇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农牧业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传统品牌实体店发展趋势研究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