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胆总管切开取石53例中的应用

2016-03-01 10:2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

赵 波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院外科,云南 保山 678000



针对性护理在胆总管切开取石53例中的应用

赵波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院外科,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使用带鼻胆管进行胆总管引流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7.0%,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4.3%,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3.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带鼻胆管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带鼻胆管;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1]。有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胆结石发病率在10.2%~17.6%之间[2]。而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但是在手术之后,通常需要通过一个月左右的T形管的放置为患者进行引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3]。我院从2014年开始,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放置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并实施了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旨在提高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共106例,其中男54例,女52例。所有患者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确诊为胆管结石,还有42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3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低平,2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2±11.5)岁;患者的病程为10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为(2.9±1.1)年,其中20例合并胆囊结石,15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低平,1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在40~69岁,平均年龄(49.1±10.9)岁,患者的病程为9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3.0±1.1)年,其中22例合并胆囊结石,15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低平,1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麻,对于单纯的胆管结石患者,可直接进行腹腔镜取石术,而如果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则需要将胆囊一并切除。在结石取出后,使用胆道镜对胆总管进行细致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小的结石,如果有,则通过胆道镜进行取石。在保证结石取净的基础上,在胆道镜的直视下从胆总管插入带鼻胆管的导丝,经过十二指肠的乳头,缓慢地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再把带鼻胆管沿着导丝缓慢插入,接着在胃镜和B超的引导下,进入胃部并从鼻腔引出,同时对其进行固定。在手术后7d左右对带鼻胆管进行拔除。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术后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保证患者的休息。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护理路径如下。

1.2.1术前护理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嘱咐患者饮食宜清淡和易消化,并做好禁饮食的准备。使用头孢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调整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方式与传统常规手术的区别,让患者了解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为患者讲解该项技术的安全性、优越性以及中转开腹的可能性。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从而完善术前的准备。手术前一天嘱咐患者沐浴更衣,做好脐部的清洁。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一天对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具进行准备和消毒,并对带鼻胆管及导丝进行细致检查,保证物品的完整性。将手术所需的CT、MR/MRCP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准备,将所需的器械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方式,包括甲醛气体熏蒸、高压蒸汽灭菌以及环氧乙烷霉菌等[4]。在消毒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地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逐步操作,同时做好防护措施。

1.2.2术中护理由于手术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较多,包括胃镜、胆道镜、呼吸机、吸引器、电刀等,护理人员要将各种仪器放置在最佳的位置,并保证仪器和设备的运转良好。护理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查对,并记录在案。

手术前30min左右,护理人员要提前上台,并根据手术的顺序把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进行合理的放置。在手术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果器械经过了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的消毒或灭菌,都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对这些器械进行反复地冲洗,防止残留物对患者组织造成的刺激和损伤[5]。在插入带鼻胆管和导丝时,护理人员可将一端放在自己的手上,对其进行拉长和放松,防止由于突然放松弹出造成的污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为患者去枕,使其平卧,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等异常症状,必须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将鼻胆管接上轻度的负压装置或引流袋,对引流出的胆汁颜色、总量、气味、性状进行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带鼻胆管可能会出现滑脱或者梗阻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带鼻胆管进行定时的检查,如果出现梗阻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通常胆汁会自行流出。如果梗阻仍然存在,那么可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尿激酶,再对带鼻胆管进行反复的冲洗,或者可利用X线注入造影剂,从而了解带鼻胆管内的详细情况。如果发现胆汁浑浊粘稠、引流量较少、有异味,可能是患者的胆总管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者出现了感染,严重者应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自制,一共20项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护理人员是否向患者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护理人员是否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等,每项内容都包含了很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和未介绍五项评定项目,分值分别从5~1分。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较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7.0%,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4.3%,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3.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转开腹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胆结石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黄疸、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肝肾功能会受到损伤,甚至出现休克[6]。作为临床的多发病症,胆结石在治疗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患者因受到疼痛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后,会降低手术耐受性,必须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7-8]。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总管的探查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该探查术对手术人员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手术者具备熟练的胆道镜、腹腔镜操作能力和丰富的胆道外科的手术经验,而在对引流管进行放置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9]。

在本次研究中,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使用了带鼻胆管进行胆总管引流,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7.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4.3%,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3.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胆道出血、胆管早期脱落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带鼻胆管能够降低对胆总管的压力,使胆总管能够一期愈合,这样就免除了放置T形管和胃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生活上的不便。该结论与刘超楠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且带鼻胆管的胆总管引流术在操作上更加的简便,引导钢丝和带鼻胆管的硬度、弯曲度、柔韧度、弹性度和光滑度都比较好,能够随着管腔的形态变化而自行改变行走的方向。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带鼻胆管及其引导钢丝能够顺利地通过十二指肠,并在进入了胃部后在B超的指引下由鼻腔引出患者体外[1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使用的引导钢丝的型号是0.035J型,长度约为400cm,而带鼻胆管的长度约为250cm,引流套管为7F PTCD或者8F PTCD,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发现,所有患者的带鼻胆管均未滑脱。

在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中,对带鼻胆管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带鼻胆管的导管出现滑脱或梗阻、或者结石残留、术后出血等现象,从而降低了患者在手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12]。此外,笔者发现,如果患者出现感染,能够通过带鼻胆管将抗生素注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进行局部的用药,这样不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笔者可以预见,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将会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带鼻胆管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连生,张阳德,刘恕,等.预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14,10(12):13-14,17.

[2]张凯,周建新,谢敏,等.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2011,28(16):432-433.

[3]林雍熙,梁智强.术中放置鼻胆管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27(13):174-176,179.

[4]黄灿坡,傅懋林,黄思付,等.鼻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23(15):376-379.

[5]赵义萍,赵艳梅,王好,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加逆行置放鼻胆管引流术26例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4):830-831.

[6]范淑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并发胆瘘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54-156.

[7]刘超楠,张宏艳,田雨,等.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95-2796.

[8]徐英 , 李耿心,孙妙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脂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石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6):447~448.

[9]周小琴,沈丽,周小燕,等.一例胆总管下段癌术后并发胆漏、胰漏、出血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2(10):959-961.

[10]陆晓燕.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94-1596.

[11]王丽,赵炎,孟翠巧,等.胆总管取石后一期缝合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药,2013,14(23):3674-3675.

[12]宋燕姣,陈月秀,杜丽萍,等.13例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嵌顿结石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8(24):58-59.

(收稿日期:2015.09.22)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28-02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外治对老年患者输液渗漏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使用胰岛素泵及护理体会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