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2016-03-01 08:08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井下一幼山东东营257000
关键词:规定性本质幼儿教育

张 静(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井下一幼 山东东营 257000)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张 静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井下一幼 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对教育事业来说,幼儿教育是基础,同时也是根本。在发展教育事业的时候,需要研究分析幼儿教育的本质性。在了解幼儿教育本质性规定的基础上,才能够深入了解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才有利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本文就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与意义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 本质 规定性

在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教育人员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但是关于幼儿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很少有人关心。在最初阶段,家庭与社会最在意的是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怎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考入理想的重点小学,采用什么教育方法才能够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社会和家庭过于重视此类问题的时候,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很少有人关心。而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幼儿教育本质性问题被弱化。实际上,关于幼儿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研究。

一、幼儿教育本质性规定

具体来说,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其最重要就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内不同要素之间所产生的内在联系,并且该阶段的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活动存在的本质性差异的根本性特点。简单来说,研究分析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可发现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可发现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反映幼儿教育特点。分析幼儿教育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了幼儿、教师、活动、环境等几方面[1]。幼儿时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幼儿展开,同时可体现出幼儿独立于与发展的个体性特点,显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与个体性。而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教育有利于幼儿成长与发展。而教师则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具有主导、引导、合作以及组织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教育意义的环境,并利用相应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在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育中的活动与环境则可以视作为渠道与桥梁。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基础上,提供幼儿教育内容。这几部分的内在要素共同构成幼儿教育。

在研究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的时候,以现象学为理论根据,采用运用质性研究开展。从现象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不仅仅只能直观观察到个体性事物,其实具有逻辑性规律的事物同样是可以直观的,基于此,就可利用“中止判断”将间接的知识与判断“存而不论”,转变为直接只是,以此就可获取直接给予或者是纯粹的现象。通过直观观察个体性事物的基础上,就可发现个体性事物的共性,随后就可将事实性从现象中排除,将认识主体作为先验意识,以此便可回归自我。随后研究人员就可将获取的内容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分类,最后可获得结论。根据这样的理论研究,就能够发现在幼儿教育中快乐幸福、保教关爱、身心健康、心智启蒙、适宜环境、习惯养成以及成长发展等特点可体现出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幼儿教育的本质。首先,从幼儿教育内在要素来看,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且具有刺激性适宜的环境,且在尊重幼儿天性与个性的基础上,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与规律,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发展幼儿兴趣,对幼儿实施全面教育与关爱,以此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活动。这样幼儿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到幼儿阶段的快乐与幸福,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还可养成良好的习惯,心智均能够成长与发展。其次,从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与目的来看,幼儿教育就应当是促使幼儿享受到幼儿阶段的快乐、幸福,重点关注幼儿成长与发展,而不是要幼儿某一阶段的成功[2]。实施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促使幼儿获得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发展与成长。这应当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且他阶段教育的特征。唯有如此,幼儿才能够在教育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这样的幼儿园才是幼儿真正的乐园。实际上,这应当是幼儿教育应当状态,也是幼儿教育最为理想的状态。

二、幼儿教育本质性的规定意义

在研究分析幼儿教育本质性的规定的时候,就可发现当前存在的“兴趣班”与“小学化”已经严重偏离幼儿教育的本质。所谓的兴趣班,就是将某种具有共同爱好的幼儿组合成一个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由于具有某种兴趣而转入到兴趣班学习与拓展。采用兴趣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方法可以说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目前教育中医学系不同类机能的趋势非常明显。据调查了解到,约有40%的幼儿考过钢琴证书,20%的幼儿考过绘画证书等等。实际上,这种兴趣班已经严重忽视幼儿的兴趣。每天幼儿需要根据家长的意愿学习钢琴、花花、英语等等。在幼儿阶段,幼儿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占据了玩耍的时间。当前的兴趣班有两种,一种是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在幼儿园外为孩子报兴趣班,另外一种是幼儿园兴趣班。无论在哪上兴趣班,幼儿需要长时间学习。而家长这样的做法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这样的培养模式,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也是如此,将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教给幼儿园的孩子。

事实上,无论家长抱着何种初衷展开让幼儿参加兴趣班,幼儿教育形成“小学化”,都不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反而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活泼好动本就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想象丰富。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础,保教并重,寓教于乐。这样幼儿就可在轻松、愉快且具有刺激的适宜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而获得身心共同发展。幼儿教育阶段本就是一种启蒙教育[3]。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探索、体验、感受的机会。这样幼儿便可在轻松愉快适宜的环境中发现新鲜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学会领悟,快速成长。

三、结语

幼儿教育本质应当是快乐幸福、尊重理解、身心健康、养成习惯、启蒙心智等多方面的。因而,在教育事业发展期间,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应从本质出发,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幼儿教育有利于一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宁,张卫.论认知不成熟的适应性本质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含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4):81-86.

[2]但菲,索长清.幼儿园教学的本质及其实践意义[J].教育导刊月刊,2011,12(8):41-43.

[3]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4,19(9):987.

猜你喜欢
规定性本质幼儿教育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童年的本质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价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