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激趣

2016-03-03 09:30何冬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雨丝梦想生活

何冬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激趣

何冬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中考所占比重高,分值大。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并不十分重视,学生怕写作文,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所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观看有意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在新课标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语文教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大语文观,在大语文观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学生有感悟,有话说。

我在网上曾看过十集专题片《河之南》,它展现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我看了之后很受感动,我把其中与语文教学有关的部分下载下来让学生看,学生非常兴奋。他们深深地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兴趣大增,有感而发,之后写出了独特的心得体会。有的学生用“水之柔”、“水之迷”“水之清”来概括老子、庄子、孔子的思想。13班程祎同学写到:“忠,不仅是一个人心性的代名词;柔,不只是一个人的处事方法;儒,不光是需求的一味服从;道,不全是退避与忍让,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报效国家的愿望,一个强大者面对弱小者的谦逊,一种化身万物,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齐也的心态。”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增加了文学积淀。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用中华文明之光来照亮学生的心灵家园。自然达到,情动于表,文法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魄于心的境地。

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辨析物或人的特征

艺术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

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也进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运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如,有一次上课,正好外面下起了细雨。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雨丝的特点,晶莹、细密之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有的学生把雨丝想象成银线,还有的想成蚕丝,蚕丝又是地上的无数双手从天宇中抽敛而来的,逼真地表现出密密雨丝的绵绵不绝。还有的学生写到:雨丝无声地落在水面上 ,猝然溅开。有趣地形成一簇簇素色的花朵,花瓣清亮透明,雨花一扫秋菊之妖娆,牡丹之艳丽,只在水面上的灿然一现。仿佛害羞似的,随即又在水面上荡起一个个“小酒窝”。学生的仔细观察,描写的绘声绘色,精细入微,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切身感受。还有一次,我出差回来,给每个学生都带了一个茯苓夹饼,让他们仔细观察。学生们调动视、听、触、味、嗅全方位感知,写出了生动可感的文章。

三、抓住生活中的动情瞬间,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

真情是人生的血脉,是作文的生命。书写真性情、真感受,美好将在指尖倾泻,真情自会在文中流淌。要引导学生发自肺腑,开启心扉,震撼人的心灵,才能引起心灵互动、情感共鸣。

学生在回忆入学时与老师初见的感受,曾这样写到“那一刻,我眼里的兴奋与惊奇如同与您默然相视,我微笑看着即将与我相处三年的老师。微风徐来,日光泼洒,我读到了您飞扬发絮间洋溢着的小小甜蜜;读到了您侧垂两旁紧握双拳间暗生的责任;读到了您露齿微笑印象中那份陌生初识的淡然;读到了您跺脚轻柔节奏中略显羞涩的紧张感。”老师与学生的那份心动与默契在笔尖流淌。

我对同学们讲:“亲人每天相伴在我们左右,可我们往往会忽略那最真挚最纯美的情感,用你那颗敏感的心去感受放学时亲人迎接你时的体验,回家后写一个小片段,第二天小组交流,之后每个小组推荐一篇最好的片段。”

第二天精彩片段就呈现在我面前。于家傲同学是这样写的“每晚放学回家,十字路口都有爷爷的影子,见到我之后,他便会用那只已经揣在口袋里捂了半天的手给我取暖。路上两旁的灯若有若无;天上,唯见孤星伴月亮。爷爷说,他只希望我别感冒,让我多穿衣服,开玩笑地说“冬天的神仙不好惹”。那条路上,我突然间明白,原来他对我的希望简单到了手心里。因为我健康他也健康,我是他用心呵护的希望。

四、在积累写作素材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往往没得可写。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在语文课上,可以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活用课本素材。如我在讲《藤野先生》时,其中有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的素材。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解析这个素材,以小组为单位确立自己的话题,并运用上这段素材。有的小组说:“梦想是人不断追求的动力,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梦想做医生,有的梦想做航天员,鲁迅的梦想就是拯救人民,她的梦想就是人民的梦想。还有的小组选择了个人与国家的话题,有的说:“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的伟大!

其次,利用名著导读来激发学生兴趣。如;《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天生冒险不甘寂寞,周游了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等。他善于学习观察思考,性情温和,对人友好,聪明机智有胆识。他敬重高尚的人,对敌人也充满仇恨。学生了解了名著后自然会把这类素材运用到丰富的阅历成就非凡的人生,有梦想就去实践等主题。

再次,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素材。学生在素材本中,把搜集来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如热点新闻、文化名人、艺术明星、商界精英、政坛要员、道德修养等各类素材。素材本每天积累一条,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写作兴趣十分高涨。

五、提取校园热点,关注时事焦点。

所谓焦点热点,就是当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广泛议论的事件。校园热点有开学式、读书报告会、运动会、升旗仪式等。社会热点有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汉字英雄,成语大赛,朗读者节目,中华诗词大会等。我们在平时训练师要抓住某个点让学生作文,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及对时代生活、周围精神生活的敏感性。由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把握写作规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们就会轻松的指导学生写出情感真挚、意蕴丰美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雨丝梦想生活
雨丝儿
风来了
梦想
生活感悟
梦想
蜘蛛网
无厘头生活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