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发掘与提升

2016-03-03 13:53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农村文化

邢 琳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

论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发掘与提升

邢 琳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

绵延千年的乡村传统文化具有自然淳朴性、宗法伦理性、传承稳定性、地域多样性、视野局限性等特点。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促进社会认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维系乡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这是一种能够转化为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软实力。应该通过发扬农村传统优秀伦理、培育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乡土人才,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发掘农村文化软实力,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乡村; 传统文化; 软实力; 价值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建设和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村,离不开乡村社会基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因此,挖掘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学界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并未做系统的梳理和论证。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试图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发掘做进一步探讨。

一、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乡村传统文化具有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乡村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源泉和根基,有传统、有继承,才有发展和创新,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挖掘传统乡村优秀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动力源泉永不枯竭。

(一)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界对文化内涵的界定的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文化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次;其二,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为文化的内涵;其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本文依据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将乡村传统文化界定为乡村的农家摆设、庙会祭祀、地方戏曲、传统艺术、民间禁忌、伦理规范等。这些因素随着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而变化,展示着多彩多姿、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展现着农家韵味的乡村意境[2]。

(二)乡村传统文化的特征

乡村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农村独特的社会、历史、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有其自身的特征。

1.自然淳朴性

乡村文化产生和存在于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村民们在长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下劳作,过着比较稳定的乡村生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孕育、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谚语、民间禁忌、庙会祭祀、地方戏曲等表现出文化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在 “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之中,乡村文化表现出自然、淳朴而独到的品格。乡村自然风貌、乡村红白喜事、乡村故事、乡村民谣、乡村节日的狂欢又滋养了一代代的乡村少年[3]。这种“多彩多姿”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自然古朴的村貌和农家生活场景,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价值,即成就了乡民淳朴、勤劳、互助友爱、积极进取、对自己的故土永不言弃的价值情怀。

2.宗法伦理性

在自然经济下的农耕时代,人们在长时间的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注重家族血缘关系与乡土情谊,养成了讲义气、重情义、重人伦的道德习惯,以和谐方式“定分止争”,以谦恭、诚实的态度为人处世。村民们遇事多能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意见不一致时往往显现出宽容与谦让的良好品德。人们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安居乐业、邻里和睦视为人伦关系的最高境界,无论是一家或一族,甚至是一村一乡都将其纳为生活的准则[4]31。

3. 传承稳定性

中国乡村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间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个体性。民间文化是民众结合本地情况有感而发,缘情而作,因地制宜,具有乡土性、民族性,如民歌、民谣、神话、传说、信仰等等,这些都是大众表达自己情感、希望和想象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自我倾诉的表现形式,是自发创作的。 二是地域群体性。乡村文化是由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通过口口相传、身教言传而存续和发展的。在众人的渲染和烘托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承者或创作者。“任其国运兴亡盛衰,风云变幻,乡村文化都能代代相传”[5]1。广大农村的每一个地方只要有民众生息,就有乡村文化的存在。因此,乡村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机制。

4.地域多样性

“百里不同俗”,由于地域的不同,乡村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中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各地形成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地域文化,例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等区域性文化[6]32。不同的地域特点也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比如有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钧瓷、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等。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言、历史和文化上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乡村民俗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况。

5.乡土情结与视野局限性

乡土情结成为传统乡村社会的最突出特点。以自给自足为主的中国农耕时代,村民们世代生活居住在村庄,他们的生存来源和谋生手段以农业为主。绵延千年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长期生活在封闭、静止环境中的人们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观念。低技术水平的自然经济、不便利的交通条件阻碍了外来文化的进入,从而也束缚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乡村文化缺乏开阔的视野,以至于形成了文化视野的局限性。在封闭、静止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满足于自食其力地解决生存问题,几乎没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对外面的世界虽然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有差距,安于现状已成为心安理得的常态, 生产生活“似乎是在一个更缓慢、更平静、更稳妥的水平上运行,于是就发展了一些心理和道德上更平和、更消极的性格与习惯”[7]13。不过,一旦封闭的环境被打破,乡村居民的思想也会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生改变,以往的臣民意识、听天由命、抱残守缺、不求进取等消极思想观念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

二、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分析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乡风文明是农村未来生活面貌的刻画,文明的乡风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文化熏陶。中国乡村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当今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明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56是人们行为的基本依据和最高准则,主张尊重自然、效法天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更深刻的认识,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这种精神追求在农耕时代得以不断发扬光大,致使美好的自然环境代代相传和享用。当代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与自然间产生了不和谐的一面,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消失、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应吸取传统的优秀生态和谐思想,且通过现代的阐释,与传统文化精髓相融合,形成新的生态和谐观,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儒家的仁爱、礼仪教化与“和为贵”等方面的观念,在乡村居民的心中是有深根的。他们绝大多数忠厚正直,尊长爱幼,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以和为贵,互帮、互谅、互让。特别是邻里之间,更有一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9]79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而且在他们身上都有着淳朴、勤奋、吃苦肯干、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应从传统文化中找出适合现代社会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文化因子,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新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向经济与社会效益转化

乡村传统文化也蕴含着经济与社会效益,这对农村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软实力,可以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软实力更应该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出现了外向型特征,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仍扮演着依附于城市的角色,农村与农民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表。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笔者认为,农村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发掘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传统文化中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相当丰富,这本身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兴起,传统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可见,对农村发展而言,将农村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经济社会效益予以转化,不但可以延续农村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农村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农村自主发展的能力,改变农村发展的依附性地位。

三、如何发掘、提升乡村传统文化软实力

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的变迁使一些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失去了延续的条件,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社会在文化需求上出现了断裂,这不利于乡村社会的整体现代化。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经验表明,文化现代化与传统之间不是断裂关系,而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关系,只有这样,文化传承才不至于使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变动时无所遵从。因此应当对乡村传统文化具有的软实力予以重视和提升,使其延续和发展,以起到塑造乡村社会生活面貌的功用。

(一)积极弘扬乡村传统优秀伦理

众所周知,在传统伦理中所体现的亲亲之情以及善待父母、关心子女、尊敬长者等许多文化因子,代代相传绵延几千年。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10]225就是说,对自己父母有孝心的人,也不会怠慢他人的父母,这种大爱之心,在当今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血亲关系都无法正常维系的人,怎么能与其他人和睦相处?人们又怎能相信他会去为社会尽职、为国家付出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一些人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奉为生活的信条,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金钱至上”、“实用主义”倾向。如今我国几千年来遵从的包含着人类孝亲之情的传统伦理呈现碎片化,着实令人心痛!在市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出现了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因经济纠纷而导致不亲、不孝现象,这必然会带来家庭的不和谐。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社会稳定除诉诸公法规范之外,传统伦理的规约作用也不可偏废,后者有时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主流媒体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村社会体现传统优良道德规范的典型,通过表彰典型弘扬正能量,营造一种积极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传统伦理道德能够在农村社会转型中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系统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广大农村存在着戏曲、杂技、魔术、武术、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这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化理念的引进和不断深化,乡村文化产业得到了大发展。传统文化形式与现代产业观念的对接,有利于发挥农村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功能。例如河南宝丰县有民间魔术演艺团体1 400多家,农民艺人5.5万名[11],民间艺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服装、道具、音响、运输和广告设计等产业,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三)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品牌

我国不同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资源,以本地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发掘当地的传统乡村文化,将它们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民众喜爱的文化品牌,可以使具备条件的乡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例如四川绵竹的农民画,成都三圣乡乡村旅游的“五朵金花”,河南鹿邑以“四大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等[12],都是擅长开发其传统文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范例。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上乡村精神文化的缺失,一些地方低俗文化有抬头之势。比如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中,请唢呐班子助兴的习俗,却通过“色情大戏”的上演来吸引观众。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发挥应有的职能,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陋俗。民间艺术要做到雅俗互补,使优秀的民间艺术真正服务于地方发展[13]。

(四)着力培育、储备乡土文化人才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转引自麻国庆:《社会的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费孝通也认为:“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14]53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去改进和创新。

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形式,它的根在农村,只有乡村才有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资源。广大乡村居民既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统优秀乡村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广大乡村民众之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因此,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培育和储备乡土文化人才是发掘农村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

首先,各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民间艺人从事乡村文化创作、表演[13]。 譬如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在政策上、人才培养上、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规范制度,健全“崇尚创新”、繁荣市场的民间艺术市场体系。积极开发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如剪纸、绘画、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和戏曲、杂技等民俗表演项目,进一步营造民间艺术发展的氛围,以此唤醒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让民间文化观念深入民心,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农民渴望享用的精神财富。

其次,成立民间艺术短训班,提高民间艺人的艺术修养和技能,以艺术骨干为主体,展现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挖掘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更好地发挥民间艺术的传承功能,充分利用农闲、集市和传统节日,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和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13]。例如河南开封地区有流传已久的民间踩高跷、划旱船等,可以在传统佳节、庙会或重大喜庆活动时组织表演,结合本地民间艺术特点开展民艺比赛“展演”等活动。切忌把庙会变成招商会,使其失去原有的乡土民间味。

综上所述,乡村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生命因子,激活这些生命因子,为当今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以农村社会现代化为目标,依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发展乡村经济的一些措施,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乡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恢复乡村的文化自信力,提升乡村文化的创造力,是促进我国乡村复兴的必要条件。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18(1).

[2]庞海青.乡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人民论坛,2010(17):222-223.

[3]陈锦晓.论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J].学习论坛,2011(6):58-61.

[4]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 .河北师范大学,2012.

[5]李长莉,左玉和.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8]李耳.老子·二十五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9]孟轲.孟子·滕文公章句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0]礼记孝经[M].胡平生,陈美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姬中贵.平顶山市宝丰县:丰富民间艺术 建设文化强县[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12/04/c_113900249.htm.2012-12-02.

[12]范晨光.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用祖根文化吸引海外侨亲[EB/OL].http://news.sina. com.cn/o/2011-09-29/171823239853.shtml.2011-09-29.

[13]刘伟.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弘扬民间艺术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9-40.[1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责任编辑:师连枝

2016-03-26

邢琳(1964—),女,河南太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G122

A

1671-9824(2016)04-0122-04

猜你喜欢
传统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