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研究

2016-03-03 06:48安喜兄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

安喜兄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渤海高级中学 辽宁大连 116000)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研究

安喜兄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渤海高级中学 辽宁大连 116000)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弥补中国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不足,促进学生在欣赏文化的同时学习语言,能够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文章基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围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对策,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跨文化意识 渗透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英语语言的内涵,积极理解与应用英语,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一、关注中西文化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课本,是高中英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开发课本资源的教学价值,将教材中的英语知识与实际内容结合在一起,以课本为基石去开拓学生的眼界。

首先,关注语言的语音异同。时代在变,语言也在变化。不同英语的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英语发音,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才能促进英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像在学习“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听课文的朗读音频,从英音版与美音版,感受不同国家的英语发音方式。在听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边听边模仿,从发音入手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

其次,关注词汇异同。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英语语言元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积累英语词汇的用法与具体涵义,从词汇涵义入手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准确地应用词汇去表达。教师要有意向学生介绍具有文化内涵或者文化词汇,在激发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比如,“blue”一词,不只有蓝色的意义,更有文化色彩。在西方,“blue”与人忧郁的情感相关,“It is a blue day”便意味着这是不开心的一天。在中国文化中,蓝色有着清澈、开阔之意。让学生从词汇中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在用词之时把握好尺度,才能成为英语的主人。要利用词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格外注意那些表面意思对应,但内在涵义不同的词汇。像在学习“intelligent”一词时,可以引出“intellectual”这个意为“知识分子”的名词。从词的表面上来看,在汉语中有与其对应的词汇,但并不指所有的知识分子,而是指教授专业技能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并不在这个词汇的所指范围。

二、课堂内模拟西方情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入情境元素,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优化教学过程,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课堂交际活动,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交际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在英语国家环境下用英语交流。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以及常见的交际场景。于课堂中创设场景,让学生通过自主表演的方式完成交际。

比如“生日聚会”是同时存在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生活活动,但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生日聚会往往只有好朋友参与,大家在生日聚会上以吃饭为主。而在西方国家,生日聚会就是一个开放的交际活动,主人公的朋友可以带着自己的朋友参加生日聚会,并在生日聚会中结交新朋友。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安排角色,并通过语言的应用完成交际。在交际过程中,学生会用到祝福生日的语言,像“Happy birthday, nice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here”等语言。也会用到初次打招呼的语言,像“Hi, I’m Linda’s cousin, my name is...”。同样可以用有关于“hobby, weather,clothes, food”等话题的语言。让学生在情境交际中感受西方文化,以活动为切入点促进学生融入到西方生活中去,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感受不同。

三、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仅依靠高中英语课本是无法完成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高中学生更多的阅读西方原著以及西方杂志,有助于学生感受西方国家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的缩影,是写作者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文化与价值观的载体,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课外阅读学习能够给学生接触英语语言知识的机会,也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充分了解某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作为教师应当安排高中学生阅读相关的英语报刊或者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通过不同体裁的文章感受不同的文化。

比如,有的学生对食物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食物相关的杂志,从中学习西方国家的饭桌礼仪。在中国,朋友之间推杯换盏是常见的饭桌现象,但在西方,这种现象很是少见。同样,在中国,为对方夹菜是关心的表现,在西方,则为不礼貌的行为。像在讲解“No drugs”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社会新闻类文章,促进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大麻问题,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了解西方文化,建立跨文化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是国际通用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语言中蕴含诸多文化要素,语言的运用同样包括多种社会文化观念。要做好高中英语教学,教师要重视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英语知识,顺应英语语言的规律去学习,提高个人英语学习效率。

[1] 安玲玲.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5)

[2] 丁荧.试析高中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3(08)

[3] 江淑玲.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管窥[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04)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词汇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