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2016-03-04 16:06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刘海小学陈亚军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明经验生活化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刘海小学陈亚军

浅析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刘海小学陈亚军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而生动,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想办法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生活化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数学知识

创设教学情境不同于“导入新课”。传统教学中“导入”,相当于说书人的“开场白”,目的仅在于把听众的兴趣吸引过来,“导入”往往是为教师的讲解铺垫一下,教学用时不多。而创设情境则不同:情境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一般要学生自己去经历、体会、理解,要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情境不一定创设于上课之初,而是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

二、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其次,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寻找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三、设计生活化的例题,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切感悟数学知识,充分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后,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10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6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百分之十。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按每张10元购买,要花10×37=370元。

方法2: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60+10×7=250(元)。

方法3:买4张团体票,只花60× 4=240(元)。

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优化意识,体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水平。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例题切合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引起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就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使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从而切身学到终身受用的数学。

猜你喜欢
小明经验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明照相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