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研工作者激励管理路径初探

2016-03-04 20:34王月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工作者教研英语教学

兴 业 王月贞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邢台 054000)

高职高专英语教研工作者激励管理路径初探

兴 业 王月贞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邢台 054000)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运用于人的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最初运用于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司企业员工的激励,近些年开始运用到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的人事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人的工作潜能得以充分释放。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调查中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就能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问题是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问题,它决定着从业者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一个团队的工作成效。

多年来,高职高专英语教研工作在改革中推进,在继承中发展;我们的英语教研工作者在服务中奉献,在坚守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实践看,当前工作团队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能力素质不高,对新时期做好英语教研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有的工作作风漂浮,缺少干事动力,存在慵懒散现象等。上述问题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激励不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根本在于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措施。

一、充分发挥荣誉激励功能,着力增强英语教学工作者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的责任意识

一是抓好教育引导,培养正确的事业观。当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面对很多挑战,比如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师生间代沟的拉大、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家庭琐事以及快节奏的工作。再加之,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今后工作中用到英语的机会也不多,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至于放弃英语的学习。于是,学校部分英语教师的心理、心态与社会期望值存在不小差距,他们认为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如专业课程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只把教授英语课当作“职业”,而不是当作“事业”来做。因此,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目标,引导高职英语教研工作队伍忠诚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使之始终具有“高职英语虽然不是专业课程,但是很重要”的思想认识、“工作很光荣”的思想境界,从而消除不被重视感,克服失落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怀着对英语教学工作无比热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全身心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中。二是抓好创先争优,着力形成荣誉与贡献相挂钩的生动局面。要结合学校特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表彰和宣扬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岗位做出突出业绩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着力形成“工作干得好,组织给荣誉”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者向先进典型看齐,争做让学校放心、让学生满意的优秀教师。

二、充分发挥成长激励功能,多渠道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毋庸讳言,追求成长进步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的主要工作动机之一。实现这样的愿望诉求,应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岗位平台。学校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为英语教研工作者追求进步搭建平台,提供载体。一是提供干事成事的平台。要坚持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全方位锻炼,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要多交任务、压担子,通过参与教学中心工作、大型教研会议、大型教学活动等形式,锻炼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课题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创新力。二是提供学习提高的条件。近年来,英语教研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英语教研工作者在英语教学理念方法改革、开拓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凸显出不足。强化高职英语教研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成为加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基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创新发展和未来英语教学工作者个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英语教学工作者非常看重组织能否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把参加再学习作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英语教学工作者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激励。其一,要鼓励业余深造,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主动协调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推荐虚心好学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造,为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储备专业理论知识。其二,要根据英语教研工作者的思想和业务的现状及需求,制定专门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拓宽渠道,丰富内容,以轮训、调训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

三、充分发挥考评激励功能,着力形成奖优罚劣的育人用人机制

现代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员考评是为了确定占据某一职位的人员是否确实符合要求,值得进一步提拔还是应当加以调整,其目的有两大类:一是将考评作为决定人事提拔、调整工资或进行奖励的依据,二是将考评作为激励和改进人员配备的手段。由此可见,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考评,能够产生强烈的激励效果。其一,根本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全局和个人的发展目的和发展价值观,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对高职英语教师的政治表现、品德修养、能力素质、工作实绩、精神状态、遵规守纪、自身形象进行全面客观、恰如其分评价,从而了解掌握每个人的德才水平。其二,关键在于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在对高职英语教师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应依据科学的标准建立不同水平的分级奖励制度,避免平均主义;应根据个人所做的贡献的大小、付出的努力多少等,给予合理、公平的奖励,而不是依职位的高低区别对待;对于业绩平庸的,在职称评定、物质奖励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惩戒。这样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广大英语教研工作者心中形成“有作为才有地位,不作为难以立足”的共识。其三,落实在于坚持严格的监督制约。当前,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健全,大体上讲,只要进入英语教研工作队伍,基本就能“高枕无忧”,使得部分工作人员满足于上完课走人,没有工作改进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工作压力和负担,存在混日子的现象。改变这一不利局面,要把考核评价与严格的监督制约相结合,靠严格的制度实施管理,靠严明的纪律进行约束,靠严明的奖惩鼓舞干劲,切实把考评的激励作用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工作者教研英语教学
关爱工作者之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