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6-03-05 03:07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朱汉强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0期
关键词:锐角三角竖式平行四边形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朱汉强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朱汉强

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完成教学的预设目标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运用直观教学、知识迁移、作业优化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主体乐学有效性

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爱学数学,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直观教学,经历知识形成

作为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结合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事先用材料制作了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然后在底和高处标出数值,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每人准备两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锐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后思考问题:这个平行四边形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得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与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怎样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再全班交流,理解“三角形面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一感性知识。其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拼一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更好地掌握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都能拼出怎样的图形,并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能够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由于能够清楚地知道面积公式的由来,记忆自然更深刻。

二、借助知识迁移,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授时,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已经熟悉和掌握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做到温故知新。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应把相同数位对齐是以前在“整数相加减”时学过的知识和“只有单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结合在一起进行演示:①363+125(列竖式);②366-12(列竖式)。学生边观察,边讨论: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末位对齐,而不把首位对齐呢?

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总结出“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原理。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小数加减“3.63+1.25”“3.66-1.2”,并说明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讲解“计算时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而不把末位对齐”。这样就把已经掌握的整数加减列竖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既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结合语言表述,加深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述,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说”出其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理解上的错误。

如,教学“解方程”时,应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口头表述解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在进行有关“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在说明推导过程之后,要让学生也进行相应的口头推导,以此加深学生对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讲述,学生的思路变得更清晰,能将数学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提高了自身的数学能力。

教师要针对学生口述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会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设计对比练习,巩固知识应用

教学中,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师要增设练习题进行对比和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和区别。

通过以上对比练习,学生对分率及具体数量有了深刻的理解,自然很少出现错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0-087

猜你喜欢
锐角三角竖式平行四边形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竖式填数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锐角三角函数》拓展精练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