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健康类报纸编辑的意识创新

2016-03-05 10:39李文芳
新闻爱好者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互联网

□李文芳



“互联网+”时代健康类报纸编辑的意识创新

□李文芳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许多行业都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成为“+”的其中一项,一切传媒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健康类报纸也是如此。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如日中天,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作为向社会公众传播卫生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的健康类报纸,要想继续受到读者的关注,就必须认清形势,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自觉利用大数据,充分运用新媒体,提高编辑的互联网意识与技能,用新媒体意识服务读者。

【关键词】“互联网”;健康类报纸;大数据;编辑;意识

与以新闻传播为主体的综合类报纸不同,健康类报纸以追求医疗、卫生、健康科学的信息传播与知识普及为其根本宗旨。具体来讲,它就是通过报纸这一纸质媒体的传播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医疗卫生领域的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卫生保健与健康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开展医学科学知识与技能普及的专业类媒体[1]。因此,此类报纸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素养、影响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科学就医的医学人文精神等方面承担着自己独特的社会作用,具有其他传媒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互联网”给健康类报纸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新媒体发展势头猛烈,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报纸并不会消亡。因为报纸的读者群还在,现实中的人们并没有抛弃纸质媒体,印刷的文字阅读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人群。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2015)”显示:上海市民阅读首选介质仍为纸质,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更好的阅读效果。在阅读方式的“首选”上,传统(纸质)阅读仍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高出“数字阅读”18.25个百分点;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比例(68.40%)仍然处于绝对优势,比认为“数字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比例高出37.24个百分点。选择纸质阅读原因的前三位:“需要深度阅读”仍居首位,第二位是“为了收藏和保存”,第三位是“考虑资料的权威性、学术性”。

健康类报纸与所有纸质媒体一样,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冲击,经受着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是,健康类报纸仍然有着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拥有着现实的与潜在的巨大市场。从近期停办的报纸来看,它们大都属于新闻综合类的报纸。对于此类以传播综合新闻为主旨的报纸,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微博、微信等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数字化、即时传播的强大效果必然使它们生存空间被压缩。但是,作为以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类教育为宗旨的专业报纸,则正处于发展的良好时机。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他们对健康有着近乎迷信的需求。因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第一,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健康中国”建设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也成为现代人的时尚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理念。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健康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社会生活中,中老年群体是健康知识与信息的关注者,也是健康生活的追求者与实践者。中老年人由于受到阅读习惯的影响,对传统的报纸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与亲近感。社会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为健康类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如今,传统纸质的阅读似乎成了区分年龄的标志,阅读报纸的人群数量在快速下降,年轻群体成为利用掌上设备进行网络阅读的低头族,而阅读报纸俨然成了中老年人的专利[2]。因为他们对报纸怀有信任感,对文字具有天生的敬畏。这就如同网上出售的商品有真假一样,人们对网上的健康知识宣传存在怀疑,因而更信任和依赖白纸黑字的报纸,纸媒优于网络的正在于它的权威性。特别是健康类专业报纸,由于其没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并具备专业、专长、专家的特点,这些不仅共同构成了健康类报纸的优质信誉,也使得其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与前提。

有了社会的期待,有了受众的需求,健康类报纸的未来虽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仍然会负压前行。但是要打造出一份受众欢迎的健康类报纸,就需要编辑人员充分认识“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对新媒体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对受众的需求有精准的定位,这都终将取决于报纸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健康类报纸编辑的大数据意识

大数据的使用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大数据要具备下列特征:第一,数据量大,各种各样的数据都有。有专项调查的、有全面统计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专业的、有综合的,种类齐全、名目繁多的数据呈现海量状态。第二,承载数据的载体类型多。有以文字为主的文本信息,有以声音为主的音频信息,还有以图像为数据展示的视频信息,以及由其他众多不同设备发出的传感器数据等。第三,数据产生与处理速度快。如今,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需要何种信息的数据支持,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查询获取,如果需要一些相关数据,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快速的调查收集,这些收集来的数据又可以根据要求实时进行处理。第四,数据的使用价值与潜在价值都很大。大数据时代,孕育了无限的生机与可能,因为在大数据里面常常蕴含着人们通过逻辑推理而得不到的价值。

《解放日报》原总编辑尹明华曾说:“新媒体的本质就是数据分析。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到了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如果数据被赋予背景,它就成了信息;如果数据能够提炼出规律,它就成了知识;如果数据能够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决策,它就成了资源。”生产、分析、解读和利用数据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必备技能。

基于大数据带来的有力的数据支持,以及便利的数据获得方式,健康类报纸编辑必须树立起大数据的意识,在工作中,自觉使用大数据。因为,不同行业的数据有不同的自身特点,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知识才能把大数据转换为可利用价值。在健康类报纸的编辑工作中,大数据不仅是进行选题策划的数据支撑,也可以成为进行读者调查的依据,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报纸读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大数据做好报纸的服务拓展,对广告客户的需求进行研究等,这些都是健康类报纸应用大数据的核心内容。

那么,在健康类报纸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如何利用大数据?报纸编辑应具备哪些大数据方面的技能呢?

首先,要利用大数据开展报纸选题策划。借助于现今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数据库资源,主动寻找各种信息,以便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开发选题,找准适合报纸的主题,并打造出独特新颖的版面内容。如今,读者群逐步趋向小众化,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不同。如何掌握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并根据他们的需求策划出报纸的选题呢?如今,全球各地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行业都在随时传送着各种数据,而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数据量更是极为可观。关于医疗卫生界的数据非常庞大,甚至每分钟都数以亿计。比如,医院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产生地,门诊、检查、一个病人的CT影响数据链高达几十个GB(千兆),而全国的病人每年以数十亿计算。如果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我们就可以对整个人类的健康需求有科学的了解,对报纸读者的需求有准确的定位,也就能够策划出读者需要的选题来。

其次,大数据开辟了报纸的读图时代。近年来,肿瘤地图、长寿地图、传染病发病地图等以健康大数据为依托,制作的疾病地图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数据地图作为大数据与地理图表的结合体,清晰明了,让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尽可能多的健康信息:疾病的地理分布、严重程度等。同时,根据各种数据制作的柱状图、派图(饼图)、曲线图等,不仅可以让报纸的版面“耳面一新”,也让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起来,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3]。

无论是通过大数据进行选题的策划,还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版面的美化,这都需要报纸编辑具备运用大数据的能力。面对大数据,报纸编辑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技能:一方面是对报纸特点的新闻敏感;另一方面就是获取并运用大数据的基本技能。新闻敏感是做报纸编辑的基本素质,通过新闻专业的技能教育以及长期的报纸编辑业务可以培养 “新闻敏感”;而对于以人文学科为背景的报纸编辑来讲,获取大数据的意识和能力往往比较缺乏。如何从海量的健康知识信息中,找到适合自身报纸特点的信息,并从中选择适合报纸特点和读者需要的选题,那就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数据筛查、判断、分析与处理能力。因此,报纸编辑要对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主动培养自己对数据的使用技能及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收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繁杂而庞大:由于数据采集的不及时,数据样本不全面,数据可能不连续甚至失真等;有的只有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得到更真实全面的反馈。只有通过筛选,才能发挥数据的最大潜能。在海量的数据中,要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数据,这就需要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筛选等。这个筛选的过程就是考验编辑运用数据能力的过程,需要编辑有敏锐的数据抓取水平。首先,编辑要知道需要哪方面的数据,对数据可能存放的场所有所了解,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通过哪些搜索引擎在哪些类别的数据库中,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健康数据。其次,面对检索到的各种数据,要有基本的数据判断能力。编辑要知道哪些数据是有用的,哪些数据是无用的,并对数据的特征做一定的分析处理。同时,编辑还要掌握一定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数据统计方法,熟练使用不同数据分析软件等。唯有如此,才能根据报纸选题的需要,对筛选出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或整合数据,或对数据进行纵向、横向及交叉分析等,以便最终满足选题的报道需求。

三、健康类报纸编辑应具备新媒体意识

新媒体已经展示出其强大的传播威力,一味地排斥是不明智的。正确的态度是,热情拥抱新媒体,树立起新媒体意识,建立新媒体思维。新媒体的特征是“新”,求新求变,标新立异,是新媒体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根本。纸媒编辑也要培养这些意识,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了解并熟悉新媒体技术,将其主动应用到纸媒的实践之中,从而摆脱过去的条条框框,敢于突破原有的编辑套路,用新颖的形式将健康类知识传播出去。

第一,主动使用新媒体。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几乎所有的纸质媒体都选择了拥抱新媒体:不少报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报纸出版电子报,期刊有了网络版。传统的报纸为了适应“互联网”的需要,纷纷推出报纸的网络版、手机版以及APP,将报纸采编人员采写的文章全放在新媒体上首发,目的就是为了快速传播新闻,获得众多新媒体使用者的关注,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对年轻受众群体的争夺,也是吸引中青年读者群体的手段。健康的声音不及时传递,必然会让错误的信息泛滥。长期以来,健康领域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在前几年风靡养生界的张悟本事件以及众多伪健康信息的传播,给受众带来极大的伤害。近年来,各种养生保健类的APP、自媒体不断涌现,而健康领域专业机构的信息传播则总是滞后,这也给了伪健康信息传播以可乘之机。因此,专业的健康类报纸一定要主动拥抱新媒体,将最新、最准确、最科学的健康知识尽快传播出去,从而满足受众的需要。

第二,整合新媒体信息,将碎片化散布在新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整合,予以深化处理。比如,通过将各种新媒体上获取的零星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进行专家解读,在报纸上推出深度报道,对某一疾病做连续的分析、研究与报道。由于新媒体具有即时、快速、信息量大的优势,报纸编辑应主动向新媒体靠拢,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为纸质媒体服务。比如,利用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资源库,获取健康信息,筛选主题。由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让纸媒编辑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可供参考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启迪编辑的思路,为编辑确定选题提供参考,并可以为深入的主题挖掘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有时,编辑将某项同类知识与信息进行收集与整合,某些信息甚至可以直接成为版面内容中的组成部分,从而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

第三,要学习吸收新媒体的特征并应用于报纸版面。比如,新媒体具有读图的特征就可以成为活跃报纸版面的元素。如果纸媒编辑树立了读图意识,在工作中就容易将文字变成图表,让读者可以避免冗长的文字叙述,减少读者阅读时的枯燥乏味之感。同时,派图、柱状图、列表、组织架构图等不同的图表,也使读者能更清晰易懂地获取知识信息。在2015年上海的医疗卫生服务改革措施中,有关分级医疗、基层首诊、层层转诊的服务内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怎样让居民对这些服务内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将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说清楚,我们就采用图解的形式,通过一个组织结构图,将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职责、转诊路线等制成图表,读者一看就清清楚楚了。

第四,扬长避短。如针对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纸质媒体应避其弱点,要善于化零为整,在版面上形成报道合力。就健康类报纸而言,需要编辑善于策划一些深度报道、探究型科普文章,围绕某个主题将一些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在某个层面上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与信息。

四、强化健康类报纸编辑的新闻意识

所谓的新闻意识,实际上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在健康类报纸行业内曾经有一种模糊的观点:认为健康类报纸与政治无关,无所谓舆论导向问题[4]。实际上,任何一张报纸都必然有它的政治属性,都具有舆论导向和文化导向的功能,同样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坚持正面的宣传。虽然卫生工作看似是一个特别专业的技术工作,但是由于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因此,健康类报纸的编辑一定要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笔者对所在报社编辑提出的要求是:“用新闻的意识做科普。”这就要求健康类知识与报纸新闻纸特征密切结合,把知识性与新闻事件结合起来,在策划选题、组织稿件时,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意识,培养编辑的新闻敏感。

比如,关于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传染病,业内人士都知道它是一种“政治病”,原因就在于它的特殊性,它不仅直接与国家的卫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际间的交流、国家形象以及社会稳定。由于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特别是甲类传染病中的鼠疫、霍乱等属于烈性传染病,此类疾病的传播力极强,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某些新型传染病,如禽流感等,普通群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会有一个过程,在报道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受众的误解。因此,对此类疾病的宣传一定要掌握报道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对于疾病报道的制度规范,不能随意传播。对于相关科普知识的介绍一定要请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科学、严谨的知识讲解,切不可随便采用无名氏的文章。同时,在科普文章的选择与使用上,也要注意刊发的时间、篇幅的大小、排放位置等,以免引起读者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5]。

报纸编辑的责任是负责选题策划、标题制作、文字编辑及版面设计等,工作比较繁琐,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健康类报纸编辑的责任意识也不可忽视。在策划选题上,要从对社会大众负责、对卫生工作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立场出发,认真策划选题。编辑不能固守于自身的现有知识,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在选题策划上具有独到之处,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对于同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并能够与同类稿件进行对比研究。对待来稿,要严格按照健康类报纸的办报宗旨,以版面设定、栏目的需求为前提,公平对待每一篇来稿,并进行认真筛选、严格把关、公正评价,最后要对稿件进行认真编辑加工。同时,编辑要积极拓展稿源,主动建立完善的专家队伍,这样才能在报纸选题需要的时候,快速从专家那里得到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有责任感的编辑才能主动工作,编出好的文章,促进报纸与编者、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报纸深受读者的喜爱。

对于普通的健康类报纸编辑来讲,要想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就要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首先要学习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关注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了解当地乃至国家卫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熟悉某个阶段卫生工作的具体计划。其次,还要学习国家的新闻政策,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同时,主动学习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卫生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与技术突破。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政治理论、卫生政策与专业知识,才能够在卫生专业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游刃有余。

(本文为上海大众卫生报社承担的2012年度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全媒体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文芳.卫生专业报刊在构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功能[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

[2]张立强,李文芳,张璇.健康传播实用技能[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13-115.

[3]崔瀚文.大数据背景下报纸数据图表运用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5(3).

[4]黄跃成.提高卫生科普报纸舆论引导能力[J].传媒,2009(11).

[5]李文芳.论健康传播中媒体人的健康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2 (2).

编校:张红玲

作者单位:(上海大众卫生报社)

猜你喜欢
大数据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