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语学习方法之我见

2016-03-05 23:53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224600董金荣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谜语成语教师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224600)董金荣



小学成语学习方法之我见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224600)董金荣

[摘要]小学阶段学习成语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师可尝试从叙述故事、巧设谜语、成语归类、准确把握这四个层面,教给学生学习成语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提高成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学习方法

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时更多的是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抄写,这远远达不到课标对于成语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此本人认为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成语,让成语在学生心中扎根。

一、叙述故事,引进成语之门

成语很多都来源于各种故事,有的是神话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还有的是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等。在教学这些成语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法进行教学。

师: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呀!”真是什么呢?大家猜一猜,看看谁能猜中。

生:入木三分。

师:真聪明呀!你是怎样猜到的呢?

生:故事中说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所以我猜这个故事应该叫入木三分吧。

儿童天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成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成语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

二、巧设谜语,激发成语之趣

巧设谜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谜语和成语是紧密联系的,很多成语就是谜语的谜底。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唐僧取经八十一难,打一成语。”

(学生不解,教师提醒)

师:唐僧取经是去做好事的,但要经过很多磨难。想出来了吗?

生1:谜底是“好事多磨”。

师:恩,很好。现在我们再来一个比较难的。谜面是:“飞机场开张。”

生2:谜底是“有机可乘”。

师:有机可乘的意思是有飞机可以乘用吗?

生3: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有机会可以利用。

师: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我们理解成语的时候,不能仅仅理解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谜语法使学生学习成语的情绪高涨。教师引导得好,就能带领学生进入谜语和成语的王国中,使他们乐不思蜀。

三、成语归类,引导成语回家

中国的成语多如繁星,学习过程中要懂得把它们归类起来,方便记忆和运用。

1.根据来源分类

(1)来源于故事。如上文提到的各种类型的成语故事。

(2)来源于古书和口语。如古书的:①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瓜田李下——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口语的:①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②千夫所指——《汉书·王嘉传》:“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3)来源于外来语。如根据佛经意译或改写而成的成语: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等。

(4)新创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多快好省、力争上游、争分夺秒、自力更生、古为今用等。

明确了这些成语的来源,就知道了成语最初的含义,这对于弄懂成语的意义(本义和引申义)大有帮助。

2.根据成语的意思来分类

根据成语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分类。如同样的一个成语“千方百计”,既有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想方设法”,又有与它意思相反的成语“一筹莫展”。在平时学习成语的时候,不仅要想想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也要想想与它意思相反的成语,这样学生的成语积累就会成倍增加。当然,还可以根据成语表达的季节分类。表示春天的成语,如春光明媚、春光秀丽;表示夏季炎热的成语,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表示人物神态的成语,如垂头丧气、愁眉苦脸;表示人物品质的成语,如肝胆相照、忠贞不渝等。

四、准确把握,防止成语用错

在成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写错字、用错句。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在学成语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所学成语的写法,二就是对于所学成语的意思不甚理解。如成语“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禁”是抑制、控制的意思。如果知道了这些内容,就不会把“禁”写成“尽”了。只有准确把握成语的意思,才能避免写错成语。

成语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寻找到成语学习的一方天地,在津津有味的学习中掌握成语的精髓。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6-006

猜你喜欢
谜语成语教师
谜语三则
最美教师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拼成语
猜成语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