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悬崖:社会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主要学术观点述评

2016-03-07 03:11杨丽杰包庆德
关键词:生态危机社会转型生态文明

杨丽杰,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环境悬崖:社会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主要学术观点述评

杨丽杰a,包庆德b

(内蒙古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摘 要:中国环境哲学要与国际环境哲学界同行进行学术对话,就应该突出中国自己的学术观点,创新中国自己的概念范畴,建构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环境悬崖”范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纪警世危言,旨在指陈环境因持续超强外部压力推动突破生态临界点而滑向自我崩溃的状态。这一概念的适时提出,引起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界的学术关注。成都·2015年环境哲学学术论坛围绕“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主题,就“环境悬崖”概念进行深层对话交流,对“环境悬崖”范畴进行多维度深度反思,并就环境悬崖、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研讨。

关键词:环境悬崖;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社会转型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承办的“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于2015年9月19—20日在成都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南师大、南京师大等40所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

一、“环境悬崖”的概念解析

“环境悬崖”概念的提出者,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认为,环境悬崖是指环境因持续超强外部压力推动突破生态临界点而滑向自我崩溃的状态。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已被推上悬崖,向前一步就是环境崩溃。因为经济发展指向环境形成持续超强压力,推动环境突破自身生态临界点,以全面失性的它在方式展开逆向编程运动;而单向度环境治理方式,却加速环境逆向编程,环境由此被肆意推上悬崖。其可能解救的根本方式,是尊重环境自性智慧和自在力量,让环境休养生息,自恢复其生境功能,全面实施社会转型发展:首先需确立可持续生存优先理念,全面培育市场活力,健全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创建以可持续生存优先为导向的生境经济观和发展模式,全面开发生境技术、建设工业生境;推行大中城市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并通过有限度建设城镇和发展原始农业来保护乡村。其奠基性努力是构建小政府,发展大社会,探索以慢节奏和简朴为取向的大众生活方式;并要以自然为师,促进以知识、技能为导向的国民教育向以环境为导向的生存教育方向转型。环境悬崖不是一个修辞性概念,环境悬崖是环境遭受外部力量推动而被迫展开逆向编程之体现。抑止环境之逆向编程运动,是阻止环境悬崖运动之根本努力。

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在开幕词中阐述对会议主题的理解,认为“环境悬崖”是个修辞性说法,不是哲学概念,更不是科学概念。用这个比喻想说明的事实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极为深重的环境危机或生态危机,如果不改变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那么人类就会走向毁灭,地球生物圈也会趋于崩溃。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和征服力扩张的现代工业文明如飞驰的列车,但按它既定的发展方向飞驰,则并非奔向“天堂”,而是奔向“悬崖”。当代科学新发现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事实都表明,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改造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根本革命和整体性革命,实现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维度的联动变革才能实现这场革命。所以既不可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不可片面强调制度变革的重要性。比较确切的说法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是关键,观念改变是根本。为走出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开发清洁能源,必须发展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技术。同时必须改变公共政策和社会制度,以激励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并激励绿色消费。但仅当人们的自然观、科学观、价值观、幸福观发生根本改变——超越物质主义且摈弃独断理性主义——他们才会产生改变技术和制度的心理动力。

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大危机。湖南师范大学刘湘溶教授认为,我国生态危机亦相当严重,用面临“悬崖”来加以描述并不为过,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成为新的国情。如何克服生态危机,答案是推动文明转型,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后对工业文明加以扬弃的更高级文明形态,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全面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文明,是以低碳能源利用和高碳能源低碳利用为能源基础的文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六个一”:认清一个现实:生态危机严峻现实,强化忧患意识;站在一个高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高度,由此出发做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瞄准一个目标:美丽中国目标,这是中国梦的有机构成;把握一个布局: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各方面和全过程;抓住一个关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为这改革提供动力,找准支点即突破口;重视一个教育:环境教育,重在培育公民视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担当精神,使人人都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觉践行者。

如果说激进环境政治视野下的“环境隐喻”旨在最终呼唤起个体义责、集体行动和社会生态转型实践,那么,生存主义带来的则是共同义责、共同行动,绿色左翼主义带来的则是集体义责、集体行动,而深生态学带来的则是个体义责、个体行动,那么“环境悬崖”这个隐喻更接近于哪一种?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认为,它更多属于一种生存主义隐喻。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看似太平盛世、其实危机四伏的极端危险状态;另一方面,它希望唤起一种不分社会阶层与类别的危机意识,从而挽狂澜于既倒。这种隐喻和呼吁在当代中国依然有一定社会警醒与动员价值。但总而言,它也存在着生存危机论或世界末日论那样隐喻缺陷。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显然有着更具建设性的社会动员潜能。当然,从一种绿色左翼视角看,环境悬崖之类隐喻还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即忽视了特殊群体的特定责任与作用,因而就难以准确阐明绿色变革的机制与路径。

关于“环境悬崖”概念一定要体现“悬崖”之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生态危机或资源危机,但这不是一般的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危机或资源危机,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不是指的生态红线、生态临界点或生态阀值,也不是“生态极限”或“生态危机的极端化”,或“严重的生态危机”。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显静教授认为,环境悬崖是一种生态的急剧衰退,或是资源的快速而突然耗竭。当然由此问题引起的对该问题的解决,也与拯救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此,“环境悬崖”就既包括“生态悬崖”,也包括“资源悬崖”。问题是,这样的悬崖存在吗?是有可能存在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表示了这一点。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其实人类就是要面临“环境悬崖”和“资源悬崖”的困境。不过其观点受到其他学者如西蒙就提出《没有增长的极限》逐条反驳。之后米都斯修正观点于1992年出版《超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人类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采取措施,是可以超越“增长的极限”的。考察米都斯之后发达国家,它们的环境变好了,而不是变坏了。对于生态危机,不可否认,局部环境是有所好转,特别是发达国家,这似乎印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全球整体环境在继续恶化,发展中国家环境在急剧恶化。不仅如此,如果人类都像美国人那样,需要多少个地球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环境悬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非常有意义的。

环境悬崖概念从术语学角度看,环境悬崖概念争议体现在究竟是“环境之于悬崖”还是“悬崖之于环境”。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副教授认为,从生态学角度看其争议聚焦在是横向静态现象还是纵向动态过程;从认识方式角度看其确立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描述环境问题的本质属性;从价值判断角度需要进一步弄清其价值取向是以自然还是以人为本。至少可在揭示环境险境度、解析环境问题纵向动态过程、描述环境问题本质、探求解决环境问题价值取向上使用该概念。可以看出环境悬崖是一种不能和生态危机划等号,其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环境治理不能偏离人的生存发展价值取向,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

美国财政悬崖背景下,悬崖意味着危机审美,作为符号象征形式观念,突出设置谈判机制而相互制约共同生存发展本质内涵。环境悬崖因此意味着与环境危机事实相应的应对意向与举措以及相关群体具体谈判和敦促。人的自私本性意味着,某些群体在等待资源环境耗尽时抱着能享受最后自家剩下良好环境生态的想法,消极对待本性上超越国家和民族整体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对此,贵州大学宋君修博士认为,这要求不论是自由意志还是血缘情感文化下的现代人,必须直面环境悬崖进行麦金太尔之问的拷问:谁之环境?何种悬崖?这突出作为伦理主体之“谁”的具体问题,是任何伦理问题中都不应忽视的,直接指向同一个环境悬崖下各有差异伦理主体如何以差异平衡方式求同存异直面并解决问题必然境地。麦金太尔之问的实际意义不在于环境悬崖能达成什么理想结果,而在于迫使现代人去直面环境悬崖的原罪而实际地能达成什么,除非一个伦理主体能够彻底摧毁其他伦理主体。

生态神学是在应对生态危机过程中形成的,其意味着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已远非生态危机,而是某种不做出信仰及生存方式改变就可能导致人类种群毁灭的更加危急境况。对此四川师大张生讲师认为,借用基督教哲学家祁克果所言——凭借信仰勇气一跃而过悬崖之意来说明环境悬崖的悬崖之意。目前人类面临生存选择有两个:一是继续现有生产生活方式以至跌入环境悬崖之下走向毁灭;二是改变现有生产生活方式,跳跃过现在面临环境悬崖进入另一种生存方式。西方基督教神学所走过的环境道路是从将受造世界视为“死物”并将人类视为超然于万物之上并可随意利用受造世界主宰,到逐渐意识到世界是作为上帝创造过程的世界、人类是这创造过程一部分,再到产生对新天新地盼望带来对现有世界的维护……这种思想领域变化体现了基督教在多元化处境中主动开放、转化自身资源,这不仅是生态神学应有之义,也应成为中国面对环境问题时创造性转化的“镜鉴”,其中基督教视休息等于创造及盼望带来的团结等指向超越维度观点,可以帮助将人与环境问题的时域拉向永恒。

二、“环境悬崖”的多维反思

中国环境哲学要想与国际社会同行进行学术对话,突破追随国外研究成果态势,就必须创新自己学术观点,建构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学术体系。对此,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曹孟勤教授认为,唐代兴教授提出“环境悬崖”概念,以期替代有西方社会生态危机概念,从争取中国学术话语权来说,值得肯定。但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注意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环境悬崖概念要比生态危机概念要有更大解释力,能够涵盖生态危机概念所蕴含内容,或比生态危机概念更准确、更严谨、更科学。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解释或下功夫进行研究。二是借助环境悬崖概念能够创新出一套不同于生态危机概念的理论体系,或借助环境悬崖概念能创新观点、创新内容、提供新的研究视域,且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和新的研究视域能够领先于生态危机概念下所实现的理论视域及其体系。

作为境遇概念,“悬崖”比喻到了危险边缘。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认为,“环境悬崖”作为环境境遇伦理学概念,是指人们处于环境不可逆转的危险边缘。所谓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悬崖”中的环境依笔者管见,主要指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自然环境。这两者构成了人类周围物质和能量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见“环境悬崖”伦理境遇中的环境因素主要不是指人工自然环境,因为人工自然环境只是天然自然环境的派生物。因此,“环境悬崖”伦理境遇中的环境因素这样是指天然自然环境。“环境悬崖”概念的提出,对人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环境悬崖”概念的提出很有意义,是对生态环境面临危急状态的形象描述。苏州科技学院丁宪浩教授认为,从环境悬崖的结构、性质、功能、状态等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由此可考虑如下问题:一是除环境悬崖有无其它悬崖?二是有无更高层次悬崖?鉴于存在与环境悬崖并列的经济悬崖、政治悬崖等一系列悬崖,理论上应存在诸多面临危急状态状况,这种总危机集中爆发临界状态就是更高层次悬崖,是否可称之为社会发展悬崖?三是环境悬崖与其它悬崖相比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四是环境悬崖的社会认可。仅仅定性考察缺乏说服力,需要通过定量描述建立指标及其标准体系。判定生态环境是否滑落到环境悬崖可从多层面展开,包括微观(生态位)、小尺度(生态群落)、中尺度(生态区如小流域、小区域)、大尺度(复合生态区如流域、区域)、巨尺度(国家级生态区)、全球(地球生态系统)、宇宙(宇宙生态系统)等不同层级,分别确定相应环境悬崖主要指标、核心指标及其标准,由此定量说明生态环境是否来到了悬崖区域。

环境悬崖可视为环境危机、环境方面危险凶险状况。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解保军教授认为,相比已有概念,“环境悬崖”所描述的境况更恐怖,逼促感更强,它迫使人们濒临环境悬崖陡然醒悟,悬崖勒马。环境悬崖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学者们生态启蒙的思想呐喊,是生态理性萌醒的理论映射,体现保护生态“天赋人责”的自觉担当,其最大价值在于敲响生态警钟,它以猛药治沉疴方式点醒我们,社会发展最大危机在于人们已身处悬崖而浑然不知。

环境悬崖指陈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因为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而处于崩溃的边缘。环境悬崖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相关的治理措施,更需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伦理学的反思。辽宁大学郭玲玲副教授认为,环境悬崖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在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单一性,它把环境当成单纯外在“物”来看待。由此环境只被当作人类被动对象和有用资源,人类对于环境保护也只是出于其自身需要,完全没有看到环境本身自在价值。因此在从伦理学角度对环境悬崖进行反思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境纳入到伦理学研究对象中,明确环境自身价值和其对人类生存发展决定性意义。

面对环境悬崖的生态文明之消费伦理,沈阳工业大学陈虹副教授以生态审美的视角分别从自然美的伦理追求、商品美的伦理追求、生活美的伦理追求和生态美的伦理追求等四个层面剖析生态消费伦理问题,阐明生态审美同生态伦理恰好以多样化个性样态吟颂一个共同主题-—和谐共生。通过挖掘人对于生态审美的需求,渐进发展到对生态伦理的追求,助力于环境断崖的生态文明建设。

风险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多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洛阳师范学院王建锋博士认为,在当代社会,以后果确认责任承担方式的责任伦理学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表现出“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不仅表明当代社会风险结构性、不易控制性、潜在性等特征,且也表明责任伦理本身的抽象性、建构性及远离人生活的现实性等特征。个体伦理责任能力的形成及有效个体伦理责任行为的真正落实,才有可能使责任伦理规避风险成为可能。

环境悬崖本身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由人类过度介入环境行动所引发的极端环境危机;二是人类已意识到其严重性和紧迫性。湖南师范大学朱平博士认为,从伦理维度审视,环境悬崖是指环境生态共同体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其中人与环境伦理关系已是一种分裂与对立的生存关系。这是因为人类在对环境实践活动中秉持一种伦理认知,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先贤人类中心论思想;二是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二元分立认知和物质幸福观。两者合力形成人类过度介入环境行为的内在动因。由此推动人类过度介入环境的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近代以来人类生存行为和生活观念,研究环境问题根源,认为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根基作用、人类传统的自我认知具有虚妄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人与环境分裂与对立是错误的。这些研究和反思成果构成提出环境悬崖概念的伦理动机。

“负责任创新”(RRI)以鲜明实践指向构建创新与责任相结合的伦理框架,日益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南京林业大学薛桂波副教授认为,当前以“创造”优质林木新品种为目标的林木基因工程,潜在着巨大经济和生态效益预期,同时也面临着高度复杂的生态风险。中国在伦理责任规制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个可能的有益选择是:运用“负责任创新”理念方法和行动框架,寻求其生态风险的最大化规避。

现实环境状况困难,导致人类思维路径一方面以问题导向实际面对生态困境,另一方面以形而上学反思省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作为。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副教授认为,从自然、地理、社会与文化不同层面对生态文化自觉进行环境哲学概念阐释,是建构生态文化自觉之理念认识的重要桥梁。它以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式的理解作为环境分析与观念对话焦点。它需要在顺应自然层面厘清人类行动与环境界限。因此生态文化自觉急需以启蒙之业在心灵自然关怀与环境伦理思辨上大力推进。以生态文化自觉切入人类在当代社会的环境状况,需要对现代社会内在价值理性缺失境况进行思考和对现代性弊端进行反思解构。

罗尔斯顿的道德代理人是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的,并以义务理论为落脚点,向人的环保提出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包括道德代理人对有机生命个体、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道德义务。四川师大何毅教授认为,道德代理人对大自然的单向度义务,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价值与义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针对学界众说纷纭的环境伦理主体问题,借助美学研究中“去蔽”、“境域”、“体验”等思维方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此,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杨兴玉副教授认为,首先,通过对权利主体流变史梳理可发现环境伦理学对于动物及自然主体地位的认可。因此研究应走出单向进化主义观念。其次,通过对于“主体”语义分析,可发现在聚讼不休的人类中心主义论争中各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借助美学中“境域生成”思维方法,有助于超越僵化的实体主义藩篱。其三,通过对环境伦理实例田野考察,可发现环境伦理实践中存在主体缺位现象。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认知观念阙失,而在于实践主体未能在存在论意义上真实在场。

郑州轻工业学院杨晓讲师认为,老子的道德哲学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在极为明晰的哲理思辨中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原理,指出人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提出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中国计量学院陆爱勇讲师认为,《老子》中的“道法自然”为其生态伦理思想奠定道德哲学基础;“人居其一”的非人类中心论、以万物为原点的依存论以及“天地不仁”的自相治理论等是其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辅万物之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上三部分共同构成《老子》“自然”价值内蕴,体现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

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环境悬崖”范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纪警世危言,“环境悬崖”范畴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讨。对此,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包庆德教授认为,一方面,中国环境哲学要能够与国际环境哲学界同行进行学术对话,就必须突出中国自己的学术观点,创新中国自己的概念范畴,建构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就此而言,“环境悬崖”范畴的提出,还仅仅是个良好的开局,接下来应该推出反映中国环境哲学当代学术水准的一批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人类生态思想史诸如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等警世报告问世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持续恶化的现实格局表明,应对全球性生态环境危局的明晰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制度创新,在当代显得更为重要甚至更为紧迫[2]。

环境悬崖是环境风险长时期积累,环境容量陡然下降,环境系统自我恢复能力遭受毁灭性破坏,环境人口承载能力近乎为零的地理空间。对此,四川大学杜黎明教授认为,环境悬崖是人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也是特定空间长时期不当开发、过度开发结果,表现为区域经济社会不可持续。环境悬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形成环境悬崖过程中必然伴随财富占有、人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上两极分化;规避环境悬崖必然引发财富占有格局的深度调整。主体功能区空间管治规避环境悬崖,一是要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民生供给引导人口流动与理性行为选择;二是要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土地政策管控区域经济活动种类和强度;三是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环境政策消解环境悬崖风险。

环境悬崖作为一诗意表达,可用来概括我们处境、激发人们积极投入环保;但若被当作科学表达,则有失精确。西南政法大学周恩荣认为,科学的“环境悬崖”观可被理解为“环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陡然降低。这种前瞻的“环境悬崖”观可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其是否可能本身是值得怀疑的。

环境悬崖一方面说明环境面临危险状况和险恶境遇,相比生态危机更能勾勒环境问题严峻性;另一方面,环境悬崖所描述境况更恐怖,说明挽救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为此,重庆工商大学余玉湖博士认为,反思环境悬崖及其成因,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解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包含着人类历史发展与外部自然存在相互创造相互适应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与自然协同发展是历史必然,对于解决环境悬崖历史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环境因为某种条件量变而从衰败到死亡过程也就是环境悬崖效应。它既指整体上效应,也指环境中所发生某些局部性质变。四川师大刘国云博士认为,环境悬崖效应产生与科技联系紧密。科技发展可能造成新的污染,也可能替换或消解造成环境污染活动。悬崖效应通过对变量变化规律探讨在特定阶段发出警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会在对量变适应中迎来突然质变,并丧失或者减弱应对能力。现代科技的重要目标在于自然资源的发掘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终结自然资源同时也终结着处在共生生态系统中的人类自身。科技理性导致控制范式,以及科技与经济利益的结盟等要素推动悬崖效应产生,所以悬崖效应中科技因素是贯穿科技从研究、建制到应用的复合体,问题解决也不能仅仅依靠科技自身来解决,而是最终需要改变影响科技发展多元要素,且在生态伦理全景中通过科技与伦理等其它社会要素互动来修正科技发展策略。

人类繁衍生息和文化文明延续都离不开海洋。21世纪人类海洋环境资源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加强对海洋环境伦理问题研究。对此大连海事大学史兆光教授认为,当前存在海洋环境污染、海洋资源掠夺性开发,海洋技术负面效应对海洋生态平衡影响的事实,说明建立海洋环境伦理的必要性。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必须培育全民海洋强国意识,重视海洋强国战略。

现代进行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罚款。在市场中罚款倾向于被理解为公平交易,从而剥离了道德谴责功能,再加上罚款的数额不足以抵消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生态保护。对此安徽师范大学吴先伍教授认为,为了有效地进行生态保护,一方面要对生态破坏者处以重罚,造成其对于惩罚的惧怕,使其不敢进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要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自觉为生态保护承担责任。

自然究竟有没有价值,这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呵护自然的关键问题。山西大学薛勇民教授和王继创博士认为,以往的环境伦理学建构理论的方法往往从“自然”的视角,论证环境伦理学的何以可能。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论证提出从“人为”的视角,论证人何以去遵循自然,建构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大厦”。可以说,整体主义环境伦理革命意义就在于,深刻的认识到科学的环境伦理学应建立在“人”的道德性存在的维度,论证人何以实现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

环境问题由人的生活方式造成,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人入手。对此哈工大邹效维副教授认为,应该承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儒释道都讲天人合一,但由于佛家天人合一包含顺应自然之意,因而在天人合一方面有代表性观点就是儒道。然而出发点和归宿不同:道家是从“天道→人道→天道”,在道家“天”最大,所以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见人”;儒家则是从“人道→天道→人道”,因为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在儒家那里“天”仅仅是实现人道的工具而已。所以对天人合一观念必须有所甄别有所扬弃。

生态文明是世界性的话题,是未来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谁先建设成生态文明,谁就有可能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认为,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全球生态治理仍处于西方话语霸权之下,中国的话语空间遭到严重挤压,这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对此必须构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赢得与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在京津冀协同治理体系中,环境生态协同治理异常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京津冀各方一直难以实现有效的生态共治,诸多制度性因素制约和影响是其深层次原因。石家庄铁道大学王宏斌副教授提出应以制度创新推动路径创新,实现困境突围,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环境生态协同治理体系,助推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显生宙时期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探究其原因发现有地内和地外成因。地内成因包括海平面升降、海洋环境恶化、食物链破坏、大规模火山爆发、气候骤冷或骤暖、地球磁场变化等;地外成因则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上海金融学院张丽苹博士认为,无论是地内还是地外成因,气候变化影响地球环境是毋庸置疑的。前南斯拉夫学者Milankovich提出,由于地球轨道三要素微小、准周期性改变,引起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太阳辐射量变化,最终导致全球性气候变迁。随着人类近代以来工业化进程作用于自然,造成气候失律现象严重。气候问题紧迫性亟需对全球环境变化做出深刻伦理反思。反思气候失律需要明晰:一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时应将人类长远发展和共同利益放在个人权利之前,遵循“善”优先于“正当”,“效用”优先于“权利”原则;二是人类应遵循“限度生存”法则。

结合环境悬崖这一问题背景以及此前关于高科技时代伦理风险方面的有关研究,南京艺术学院赵素锦讲师认为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关于技术在今日时代中所处地位,科技迅猛发展在今天社会发展和生活中占据特别地位。人类今天社会生活不仅日益强烈地依赖技术,且技术日益主宰着社会生活成为第一主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由技术发展或变革所引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伦理环境、生活环境等变革,继而思考我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变革以回应时代需求?二是关于技术时代背景下主体努力,比较倾向于社会性德性品质培育和社会制度完善提升。也认同思想观念变革要优先于社会制度等变革,但对于思想观念变革工作,不能只寄希望于少数社会精英,而更主张一种社会大众层面上的普及变革。

人们在做出一个伦理行为之前,往往需要有意识地寻求一种合法的伦理期待以及应得的道德自由,只有符合上述两者人们才会从根源上认为这个行为是值得做的。这种合法的伦理期待即是所谓的伦理动机。四川师大硕士生黄各认为,在当前环境危机的社会背景之下,是否还应坚守一直以来作用于我们生活每个角落的原有的伦理动机,这样的一种伦理动机放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是否还具有同样合法的伦理期待?以这种改变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或许会为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一套可借鉴的标准。

最后,卢风教授全面总结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指出学界关于“环境悬崖”不同观点的深入交流、深度交锋和深层碰撞对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研究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四川师范大学.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包庆德.生态哲学之维:自然价值的双重性及其统一[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王 春]

Environment Cliff: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ain Academic Viewpoint Review of Environment Cliff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cademic Forum

YANG Li-jiea,BAO Qing-deb
(a.School of Marxism;b.School of Philosoph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

Abstract:When we exchange academic convers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China '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has to highlight our own academic point of view, creates our own concept category, and constructs th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s a localized category, environment cliff is a cautionary alarm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aims to state a self-collapse condi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ecological point by persistent super strong external pressure. This concept gets attention by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world. The academic forum centered the theme on environment cliff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exchanged academic thoughts about environment cliff concept, introspected multiple dimensions about environment cliff category, and discussed the inherent relevance among environment clif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 cliff;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civil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杨丽杰(1987—),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

收稿日期:2015—11—28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6)01-0099-08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社会转型生态文明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