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应用

2016-03-07 11:18孙长河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几率修补术腹股沟

孙长河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肛肠科 571400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应用

孙长河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肛肠科 571400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生并发症几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接受研究的4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7±3.6)ml,平均手术时间为(36.3±7.4)min。术后,发生阴囊血肿并发症的几率为2例(5.00%),并未发生术后感染、腹腔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并无复发情况。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和复发的几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手段。

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具有多发性和常见性,近几年来,伴随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具有恢复速度快、疼痛程度轻以及复发几率低的临床优势,已经被临床所广泛应用[1]。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基于传统腹股沟手术入路以及修补位置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评定标准,如:复发几率、舒适程度以及满意度等[2]。本研究通过对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治疗,效果显著。详细报道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41.6±9.4)岁。其中,10例为直疝,30例为斜疝;33例为单侧疝,7例为双侧疝。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硬膜外麻醉,患者呈现为头低脚高的手术体位,随即在患者肚脐下方边缘处作一长度为 1.0cm~11.5cm的手术切口,并依次将皮下脂肪切开,逐层分离,指导腹直肌位置,沿着腹直肌后鞘位置放置一个规格为10mm的穿刺器,并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随即将腹腔镜放置到腹膜间隙位置。腹腔镜直视的情况下,分别于肚脐下5cm处以及患者腹直肌边缘处放置第二个规格为 5mm的穿刺器,随后,沿着腹膜前缝隙位置进行钝性分离,进而更好的完成腹膜前分离,建立完善的腹膜外手术视野,更加明确疝囊、精索血管、内环口以及输精管,对于小型疝囊进行游离和分离后,随即对于大型的疝囊则需要在颈部进行结扎。将规格为(8~12)cm×(12~15)cm的疝补片放置在腹膜间隙位置,完整的将疝内环口以及三角区全部覆盖,手术完毕后将腹腔镜取出,缝合切口。

1.3 临床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生并发症几率以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 SPSS11.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利用(_x±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本组所有接受研究的4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7±3.6)ml,平均手术时间为(36.3±7.4)min。

2.2 发生并发症情况

术后,发生阴囊血肿并发症的几率为2例(5.00%),并未发生术后感染、腹腔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并无复发情况。

3 讨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已经被患者和医生所广泛接受,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较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程度低以及切口感染几率低等临床优势,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病情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十分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方式中,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一种最为有效和典型的修补方法,并且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将TEP手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要方式[3]。

TEP修补术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将不再进入患者腹膜内进行手术,全部手术过程全部是在腹膜外进行,使用一个修补片将会完全将直疝、股疝以及斜疝覆盖。本研究通过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TEP手术,已经获取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手术中的出血来量和术后发生并发症几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经过随访发现,并未出现复发情况。TEP通过在腹膜外进行手术的方式,能够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腹腔内的脏器器官,预防发生腹腔粘连,进而更好的保护腹腔内脏器器官不受损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几率,避免由于缝合切口和电灼等物理性伤害,而导致腹股沟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对于复发疝和双侧疝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4]。

本研究结果所得,4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7±3.6)ml,平均手术时间为(36.3±7.4)min。术后,发生阴囊血肿并发症的几率为2例(5.00%)。通过对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和复发的几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手段。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TEP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股沟疝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1]陈伟平,黄君,徐其银,王伟.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对比[J].四川医学,2012,33(10):1755-1757.

[2]樊庆洋,葛梓,张华杰,徐乐君,王桢.自制网塞应用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方法探讨及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06):453-456.

[3]孙中伟,孟岩,刘国勤,沈海玉,姜永胜,孙少川.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331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0(02):88-90.

[4]蒋会勇,马锐,郭一君,张雪峰.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0(06):455-457.

R656.21

A

1672-5018(2016)11-047-01

猜你喜欢
几率修补术腹股沟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