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消费误区及引导

2016-03-07 11:18庞浩岩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批准文号保健食品误区

庞浩岩

浙江新维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200

保健食品消费误区及引导

庞浩岩

浙江新维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20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由解决温饱向追求营养保健转变,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保健食品也因此应运而生。但由于人们对保健品认识的不足,导致在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何走出保健食品消费误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促使保健食品发挥应有作用,成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保健食品的概念入手,详细讲解在保健食品消费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并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保健食品;消费误区;引导

目前,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飞快的生活节奏、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严重的老龄化现象,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身体的保健。通过食用保健食品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是目前很多消费者的首选,但由于人们对保健食品缺乏应有的了解,导致在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保健食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我国,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微生物、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主要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记忆力、减肥、抗疲劳、促生长发育等作用。在美国,保健食品尚没有统一定义,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也包括其他植物中的非营养物质。在德国,保健食品主要包括食疗食品、绿色食品、纯净食品等。尽管保健食品没有统一定义,但存在一些共性,即保健食品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能够对调节身体机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保健食品消费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对保健食品没有明确认识

原来我国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药健字”,即保健药品。如今,“药健字”的保健食品已经被国家全部取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是分开的。保健食品现用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同时具有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在外包装上必须有保健食品特有的“小蓝帽”标示。但多数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只关注品牌及所含营养元素,而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从“药健字”到“国食健字”的转变缺乏深刻认识。

2.保健食品与药物一起服用

许多消费者在食用保健食品时,会一同服用中、西药物,希望保健食品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那么保健食品能否和药物一起服用呢?一般来说保健食品都是一些具有补益中药和滋补营养的食品,与中、西药之间并没有配伍禁忌,能够和药物一起服用。但也有一些补益中药和个别中、西药之间有着明确的配伍禁忌,如果一起服用,不但保健食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保健作用,而且药物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严重的还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应当避免保健食品和药物同服所带来的弊端。

3.保健食品能够治病

在一些保健食品的销售过程中,经销商故意混淆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的认识,通过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表明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疾病治疗作用。但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保健食品都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不能代替药物。在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查看产品上的批准文号,如果标示为“国食健字”,同时广告上或说明书上又宣称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那么就说明:第一:本产品首先是保健食品;第二,产品的说明书或广告涉及虚假、夸大宣传。

4.对保健食品广告深信不疑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铤而走险,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保健食品效果的虚假宣传,对保健食品的治疗和保健功能进行大肆渲染,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严重误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不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健食品批准内容印制标签或说明书,擅自扩大适用人群,增添保健功效,混淆与药品的区别;二是虚假编造治病疗效,宣称保健食品具有某种治疗疾病的特殊功效;三是以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普通食品文号等冒充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进行虚假宣传。

三、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保健食品的几点建议

1.加强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保健食品的监管部门,应当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保健食品知识讲座、印发保健食品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对保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正确认识程度,增强他们鉴别保健食品的能力。

2.引导消费者自觉加强保健食品知识学习,提高消费维权意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广大消费者也要树立时时刻刻学习的理念,通过网络、图书、报纸、电视等方式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对保健食品的认识程度,做到理性购买、科学消费。如果在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受到了欺骗,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可以通过拨打12331食品消费投诉电话来进行维权,也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安全消费意识。

3.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要不断增加对保健食品监管巡查的力度,加强对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的频次,对巡查或抽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保健食品,应予以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还要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来关注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总结:

总而言之,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的疗效,不能与药物相混同,也不能盲目地购买和使用,要科学理性的消费,才能发挥保健食品应有的效果。

[1]张凤楼,陈佳贵,秦小明,等.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俊梅,陈洁.高校大学生健康意识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11).

[3]李晓红,李万伟.山东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7).

R473

A

1672-5018(2016)11-295-01

猜你喜欢
批准文号保健食品误区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6 2020 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2019 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冬季洗澡的误区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