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分析

2016-03-08 15:56相小刚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头置换术

相小刚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关节外科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分析

相小刚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关节外科河南 三门峡472000)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20例,良12例,可1例,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9%;对照组患者优17例,良9例,可4例,差3例,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8.8%;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方面效果明显,且能较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微创小切口;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对机体正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1]。股骨头坏死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33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6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MRI及X线片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观察组女13例,男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8.5±5.3)岁;病程1~5 a,平均(2.0±1.3)a;致病原因:酗酒性坏死9例、激素性坏死18例、髋部外伤6例。对照组女16例,男17例;年龄46~78岁,平均(56.9±6.1)岁;病程1~6 a,平均(2.3±1.5)a;致病原因:酗酒性坏死7例、激素性坏死16例、髋部外伤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致病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全髋关节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置换术经外侧入路,患者采取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后取侧卧位,在大粗隆嵴后侧沿着臀大肌的肌肉纤维做一6~10 cm的切口,使外旋肌群、梨状肌窝和大转子充分暴露,切断外旋肌群后充分暴露关节囊,并将其切开,完全暴露股骨头及髋臼,保持股骨矩1.0~1.5 cm,使用电锯将股骨颈锯断,再将股骨头切断取出,随后切除圆韧带残端及髋臼盂唇,使髋臼圆韧带窝显露,并将其磨平,同时于前倾20°、外展45°髋臼扩髓,并选取假体置入试模,确认合适后将人工髋臼假体植入,屈膝屈髋内收及内旋患肢,靠紧大转子内缘并在股骨近端开髓,直视下行递增扩髓,将假体试膜放置入复位,屈膝屈髋外旋、伸膝伸髋内旋,确认假体的稳定性及松紧度,观察复位是否满意,最后缝合,术后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

1.3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可及差,优指Harris评分≥90分,良指Harris评分为80~89分,可指Harris评分为70~79分,差指Harris评分<70分。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临床数据均录入微软Excel数据库及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20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9%;对照组优17例,良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78.8%。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主要由非创伤性或创伤性因素,如血液功能异常、酗酒、长期应用大量皮质激素以及髋关节损伤等导致股骨头部位血流供应减少或中断,引起股骨细胞以及股骨骨髓成分坏死,进而造成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以及髋关节功能受损等病变[2-3]。由于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虽然临床实践证实,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尤其是针对Ⅲ、Ⅳ和Ⅴ期股骨头塌陷严重患者,但是该方法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伤害,特别是长期卧床或脏器功能储备较低患者所造成的并发症将对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4]。微创手术指对人体的微小侵袭或损伤,骨科界所用的微创手术技术是一种微小侵袭手术技术,即微创伤、小切口所实行的手术[5]。随着近几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与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微创小切口人功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方面临床效果较好,且能较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1]程亚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1):42-43.

[2]李海丰,康博.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52例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0):29-30.

[3]杨震,孙伟,李子荣.四代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3):315-318.

[4]何帮剑,童培建,厉驹,等.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1):6427-6430.

[5]吴志伟,李大刚,尤元璋.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壮年晚期股骨头坏死中期随访[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0):916-917.

R 687.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49

2015-11-25)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头置换术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