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2016-03-08 21:41李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静脉炎胰腺炎部位

李玲玲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充血、水肿、坏死等因素导致的一种炎性疾病。此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为其使用留置针。但为此病患者保留静脉留置针易使患者发生静脉炎。有研究发现,对此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1,2]。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13年2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2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他们的年龄在3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3±3.65)岁。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他们的年龄在3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5±0.65)岁。本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性疾病的患者,并排除对静脉留置针过敏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是:首先,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弹性较好、便于穿刺的静脉血管。在对患者的静脉进行穿刺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穿刺完毕后,护理人员应使用无菌透明敷料对其穿刺部位进行固定,同时使用碘酒溶液对其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穿刺静脉的相关情况。如果发现患者的穿刺部位有炎症反应,护理人员应立即为其拔除静脉留置针,并对其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理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为患者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护理人员应对其穿刺部位进行湿热敷处理,每次进行湿热敷的时间为20min。药物输注完毕后,在为患者进行封管前,护理人员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然后再为其使用肝素进行正压封管。封管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护理,指导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按摩,保持患者穿刺肢体的清洁,防止其发生局部感染。在为患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含有浓度为33%的硫酸镁湿敷贴沿着患者静脉的走向对其置管的静脉进行湿敷,直至化疗药物滴注完毕。在拔针后的1~2 h,为患者停止湿敷,直至疗程结束。在为患者大剂量地滴注药物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喷浸有浓度为75%乙醇的纱布对患者套管针敷贴的上方进行持续湿敷,直至患者拔针后的30min。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使用喷雾器将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纱布上,以使纱布保持湿润。

1.3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在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所占的比例为10.0%。在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发生了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所占的比例为23.3%。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固定、减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次数等优势[3]。但是,在为患者留置静脉穿刺针期间,患者易发生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有研究发现,留置时间过长、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发生机械损伤、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不高及封管不严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首先,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要减少静脉穿刺针留置的时间,避免留置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同时,为患者使用药物进行静脉输注应在适当的温度、速度下进行,以减少对患者静脉血管的刺激。此外,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的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为其拔除留置针,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护理人员可使用冰敷、热敷的方法降低患者穿刺血管的通透性,或使用红外线对其发生炎症的部位进行照射治疗,以消除其局部肿块[4]。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使用鲜土豆片外敷患者的穿刺部位,以缓解其不适症状[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曹文霞.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2013,12(22):3517-3517,3518.

[2] 周慧.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人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全科护理 ,2009,7(33):3025-3026.

[3] 周小燕.急性胰腺炎患者留置针相关静脉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9(4):15-17.

[4] 廖春萍,肖秀英.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2(24):108

[5] 李虹,高凤,王海英,等.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作用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06,15(35):27.

猜你喜欢
静脉炎胰腺炎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