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初期输血治疗效果分析

2016-03-10 09:02岳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大面积血常规红细胞

岳挺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初期输血治疗效果分析

岳挺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初期输血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51例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输血治疗,在烧伤后第1、3、7、14及21天时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烧伤后不同时间点成分输血情况。同时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血液成分测定。观察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时、烧伤后第1天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烧伤后第3、21天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近外(P>0.05);烧伤后第3、7、14、21天时,输血前后红细胞数、Hb含量、HC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烧伤后第3、7、14天输血后细胞计数、hb含量高于输血前(P<0.05)。血小板计数在烧伤后第3、7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烧伤后第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21天时明显升高(P<0.05);烧伤第3、7、14天输血后高于输血前(P>0.05)。随着烧伤后治疗时间的推移,输注血浆、红细胞的量逐渐增加(P<0.05),烧伤后第7 d,输注冷沉淀、血小板的量较烧伤后第3天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初期进行输血治疗是必要且合理的,有效的输血治疗能纠正患者围手术期的贫血,减少血量丢失,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大面积烧伤;输血;治疗

烧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它可致患者机体皮肤、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发生异常。大面积烧伤患者脏器组织严重低灌注可致缺氧、缺血损害,凝血功能障碍等,若治疗不及时会使病情恶化[1]。输血治疗是大面积烧伤初期常用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以51例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观察不同时间点内内环境变化以探讨输血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1例大面积烧伤烧伤初期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8~68岁,平均年龄(46.8±7.2)岁;烧伤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72±13)%;烧伤原因有热液、火焰、炽热物体等,且在烧伤后8 h内入院。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8~69岁,平均年龄(47.0±7.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患者在烧伤初期患者入院后妥善处理创面,尽量减少失血量,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对其进行严格消毒隔离;通过碱化尿液、饮食以高蛋白饮食为主,静脉营养支持,避免肾功能受损。另外,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液体复苏。常规行切痂、植皮手术。

1.2.2 输血治疗 动态监测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手术出血量等给予相应的成分输血治疗,复苏胶体液主要输注血浆,根据Hb、HCT值确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在烧伤后第1、3、7、14及21天时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烧伤后48 h、第3、7、14及21天时成分输血情况,主要观察红细胞计数、Hb及血小板计数变化。同时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血液成分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不同时间点及输血前后血常规检查与对照组相关情况 病例组患者入院时、烧伤后第1天时红细胞计数、Hb含量、血小板计数、HCT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除烧伤后第3、21天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近外(P>0.05);烧伤后第3、7、14、21天输血后红细胞计数、Hb含量、HC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烧伤后第3、7、14、21天输血后红细胞计数、Hb含量均高于输血前(P<0.05)。血小板计数在烧伤后第3、7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烧伤后第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第3、7、14天,输血前后比较(P<0.05)。烧伤后第21天时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2 病例组不同时间点成分输血情况 随着烧伤后治疗时间的推移,输注血浆、红细胞的量逐渐增加(P<0.05),烧伤后第7天,输注冷沉淀、血小板的量较烧伤后第3天明显增加(P<0.05),烧伤后第14、21天输注量与烧伤后第7天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病例组不时间点及输血前后血常规检查与对照比较(±s)

表1 病例组不时间点及输血前后血常规检查与对照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相同时间点输血前比较,bP<0.05

时间 红细胞计数(×1012/L) Hb含量(g/L) 血小板计数(×109/L) 4.14±1.02 133.75±34.94 188.2±117.61 0.组别 例数 HCT(%)对照组 40 42±0.05病例组 51 入院时 5.52±1.15a 185.27±34.01a 282.47±127.30a 0.46±0.09a烧伤后第1天 5.17±1.52a 175.76±19.84a 232.08±68.72a 0.58±0.19a烧伤后第3天输血前 3.08±0.92a 88.15±26.79a 95.14±74.26a 0.27±0.06a输血后 3.82±1.22b 112.41±32.06ab 111.65±96.21ab 0.31±0.12a烧伤后第7天输血前 3.12±0.47a 85.17±14.92a 94.25±47.31a 0.28±0.04a输血后 3.61±0.37ab 105.10±9.59ab 126.89±50.98ab 0.29±0.06a烧伤后第14天输血前 3.32±0.72a 82.18±23.81a 209.64±129.63 0.28±0.06a输血后 3.75±0.48ab 107.16±10.82ab 225.72±115.35b 0.30±0.04a烧伤后第21天输血前 3.31±0.86a 81.19±12.87a 331.62±256.74a 0.28±0.08a输血后 3.88±0.60b 95.54±31.18ab 279.66±219.53a 0.27±0.09a

表2 51例病例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成分输血情况(±s)

表2 51例病例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成分输血情况(±s)

注:与烧伤后48 h比较,aP<0.05;与烧伤后第3天比较,bP<0.05;与烧伤后第7天比较,cP<0.05;与烧伤后第14天比较,dP<0.05

时间点 血浆(ml) 冷沉淀(U) 红细胞(U) 血小板(2.5×1011/L)烧伤后48 h 5250±3105 0.72±0.29烧伤后第3天 7308±3755a 7.60±2.90 2.79±2.14a 0.38±0.15烧伤后第7天 9952±4760b 11.42±4.30b 8.26±4.75b 1.25±0.60b烧伤后第14天 14725±7235c 11.42±4.30 24.32±6.92c 1.25±0.62烧伤后第21天 18506±8790d 11.42±4.30 35.09±12.18d 1.24±0.6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后第1天红细胞数、Hb浓度、HCT值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P<0.05),表明患者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尤其是红细胞数、Hb浓度升高更甚。烧伤后第3天 Hb浓度和HCT值降低明显,随后的18 d内基本处于此水平。因大面积烧伤会导致患者血浆大量流失,其流失量相对于红细胞的丢失量更明显,从而引起红细胞数相对增高,但由于血容量减少,红细胞绝对值变小,这种情况下,红细胞数无法准确反映患者血液的浓缩程度,所以,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HCT升高也无法准确反映自身血液的浓缩情况[2]。但在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大量红细胞造破坏,致使Hb游离于血浆中,但因游离血红蛋白需结合血浆中珠蛋白后方可被肝脏摄取,因此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Hb浓度相对稳定,可较准确反映血液浓缩情况[3]。

本研究发现,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第1天时血小板较正常明显升高,随后开始明显下降,在烧伤后第21 d时又明显升高,其原因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后30 min内出现血小板活化因子升高,致使血小板计数升高;随着机体炎症的发生及病情加重,消耗大量的血小板,致使血小板计数下降;另外大量液体外渗,血液浓缩等因素均可引起血小板计数降低。而在烧伤后14 d开始,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细胞被破坏,细胞碎片进入血中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

大面积烧伤患者因体液渗出过度,而其渗出主要成分为血浆,故对大面积烧伤初期患者,临床治疗上以血浆作为液体复苏胶体液的首选[4]。大量输入液体会稀释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因子,可考虑用新鲜冰冻血浆,可补充其丢失血浆成分,维持渗透压,同时能较快恢复血容量,增加机体所需的凝血因子[5]。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48 h内主要输注血浆,但随后输血量逐渐增加,需输注多种血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等,这是因术后创面持续渗血等所致,说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初期进行输血治疗非常必要。烧伤早期给予足量输血能纠正患者贫血,改善其组织血液灌注,确保切切痂和植皮手术的安全,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初期进行输血治疗是必要且合理的,有效的输血治疗能纠正患者围手术期的贫血,减少血量丢失,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1]孙勇,王良喜,周宜芳,等.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中华烧伤杂志,2013,29(4):349-354.

[2]赵小丽,张晓萍,郭萍,等.249例烧伤患者的成分输血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72(8):1060-1062.

[3]杨慧,蔡爱玲,陈鑫,等.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用血情况调查.中国输血杂志,2014,27(2):125-127.

[4]吕小英,孙光伟,王厚照.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856-858.

[5]郭峰,梁勋,郇京宁.持续血小板减少症预测严重烧伤并发脓毒症的临床意义.中华烧伤杂志,2014,30(4):295-2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21

2016-11-14]

463000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血站

猜你喜欢
大面积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常规解读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