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体系建立

2016-03-10 09:03朱飞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惠州市流行病学重度

朱飞滨

惠州市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体系建立

朱飞滨

目的分析惠州市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小儿烧伤预防体系建设要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惠州市内的甲等医院内的2011~2015年住院小儿烧伤病例17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分析,对比不同性别相关指标。结果男女不同年份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的患儿占比呈波动变化,但总体上看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水平。男性学龄前占比58.7%低于女性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轻度烧伤占17.8%、中度烧伤占40.3%、重度烧伤占22.6%、特重度烧伤占19.3%;男性轻度烧伤占20.6%、中度烧伤占49.3%、重度烧伤占14.4%、特重度烧伤占15.7%;男女烧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烧伤范围1%~100%TBSA,平均烧伤(11.3±11.4)%TBSA。合计烧伤3473处,多见多部位烧伤,四肢烧伤发生率46.2%,其次为躯干19.4%,再次为头面部17.6%,男性躯干烧伤、四肢烧伤发生率高于女性,头面部烧伤发生率低于女性,男女烧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痊愈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原因中烫伤占90.3%、火焰烧伤占8.7%、其他占1.0%,地点为城市占29.4%、城乡结合部占26.2%、农村占44.4%,时间在18:00~次日8:00占13.8%、夏秋季节占48.3%。男性烫伤率低于女性,火焰烧伤率高于女性,男女烧伤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位于农村的比例高于女性,位于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的比例低于女性,男女烧伤地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8:00~次日8:00比例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市烧伤患儿中男性多于女性,烧伤患儿中学龄前占比较高,学龄前家属管理不到位、照料不到位、意外导致烫伤多见,学龄后小儿安全意识不足,男性用火烧伤发生率上升;需加强学校内的安全意识教育,在妇幼保健院针对年轻母亲开展小儿安全管理教育。

小儿;烧伤;流行病学;预防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疾病,我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2%,绝大多数为浅度烧伤,但其中有部分为中重度烧伤,约5%的烧伤需住院治疗[1]。小儿缺乏理性的思维,实践经验不足,往往活泼好动,易接触可燃物,是烧伤的高危人群。小儿烧伤危害较大,因其体表面积较小、自救能力不足,加之身高所限,头颈部烧伤多见,一旦出现烧伤,往往病情较重,烧伤面积大,存在毁容风险,部分具有致死性[2]。本次研究试分析惠州市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小儿烧伤预防体系建设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惠州市内的甲等医院内的2011~2015年住院小儿烧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确认为烧伤入院;③年龄0~12岁。共收集病例1742例,其中男1141例、女601例,平均年龄(5.3±1.1)岁。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取11家医院内的临床数据,主要为住院部确诊的病例,转诊者按照最终收治高等级医院为准。调取的资料主要包括总人数、年数、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严重程度、部位、致伤原因、环境、照料人、伤情发生的时间、伤后处理以及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男女不同年份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的患儿占比呈波动变化,但总体上看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水平。男性学龄前占比58.7%低于女性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儿烧伤的一般资料分析[n(%)]

2.2 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及预后分析 女性轻度烧伤占17.8%、中度烧伤占40.3%、重度烧伤占22.6%、特重度烧伤占19.3%;男性轻度烧伤占20.6%、中度烧伤占49.3%、重度烧伤占14.4%、特重度烧伤占15.7%;男女烧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烧伤范围1%~100%TBSA,平均烧伤(11.3±11.4)%TBSA。合计烧伤3473处,多见多部位烧伤,四肢烧伤发生率46.2%,其次为躯干19.4%,再次为头面部17.6%,男性躯干烧伤、四肢烧伤发生率高于女性,头面部烧伤发生率低于女性,男女烧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痊愈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烧伤原因、地点、时间分析 烧伤原因中烫伤占90.3%、火焰烧伤占8.7%、其他占1.0%,地点为城市占29.4%、城乡结合部占26.2%、农村占44.4%,时间在18:00~次日8:00占13.8%、夏秋季节占48.3%。男性烫伤率低于女性,火焰烧伤率高于女性,男女烧伤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位于农村的比例高于女性,位于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的比例低于女性,男女烧伤地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8:00~次日8:00比例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患儿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以及预后比较

表3 不同性别烧伤原因、地点、时间比较[n(%)]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惠州市儿童烧伤主要特点为:①男性多于女性;②患儿例数波动呈上升趋势;③学龄前比重较高;④轻中度烧伤较多,多为多部位烧伤,躯干、四肢多见;⑤痊愈率高;⑥烫伤占绝对比重(90%以上),其次为火焰烧伤;⑦夜间少见;⑧季节时间分布相对均衡;⑨性别与烧伤年龄、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痊愈率、烧伤原因、烧伤地点、是否为夜间有关。

对于儿童烧伤而言,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龄前自行取用热水,或家属照料不当导致的热液烫伤,如在农村家属将泡好的热茶放在小儿可能取拿的桌子上、凳子上,小儿若取用不当则可能导致烫伤,部分家属粗心大意,在喂送热水时,怀抱小儿,不小心导致热液倾倒在小儿身上导致烫伤;②学龄前接触到打火机等火源,家属照料不当,引起火灾;③学龄后的小儿,在野外用火导致火灾;④意外事故,如城乡结合部、消防管理不到位的地区,火灾引起的小儿烧伤完全较重[3,4]。男性火焰烧伤率、白日烧伤率、农村比重更高,可能与男性小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往往更强,同时接触打火机等火种的机会更大有关。在农村地区,还可能承担农用火的活动,从事可能存在风险的活动。与此同时男性小儿学龄后的烧伤较多见,但轻度烧伤比重更高,此时小儿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如起火后逃离能力更强,发生特重度烧伤的比重相对更低。烧伤原因、严重程度、地点等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小儿烧伤发生率高,有关部门需做好合作,构建以宣传教育、人口密集区域火灾防范为主的管理体系。

[1]胡宏,李兴照,蔡晨.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2):199-201.

[2]唐杰兵,童成国,方艳丽,等.烧伤瘢痕癌12例临床治疗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9):1923-1925.

[3]徐建洪,姚远,邱俊,等.3682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病因特征分析.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1,23(1):53-57.

[4]田宜肥,柳源,陶国贵.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武警医学,2013,34(1):58-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27

2016-11-18]

516001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烧伤外科

猜你喜欢
惠州市流行病学重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惠州市海洋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宫斗剧重度中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