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2016-03-10 09:02陈燕陆阳肖文香黄小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肌病洛尔

陈燕 陆阳 肖文香 黄小妹

·药物与临床·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陈燕 陆阳 肖文香 黄小妹

目的对比分析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s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6 min步行距离及脑钠肽(BNP)等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DCM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但卡维地洛在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预后等方面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扩张型心肌病;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心肌疾病,以心脏扩张、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血管栓塞为基本特点的心室明显扩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的综合征,最突出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且病情呈现出加重性进展的趋势[1]。目前,临床尚未有确切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依然采用内科对症治疗方法,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DCM患者,考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用于DC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现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DCM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有关DCM伴CHF的临床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②近期内未接受过β受体阻滞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或停药时间≥2周。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②肝、脑、肾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者;③伴随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或支气管哮喘者;④属于β受体阻滞剂禁证症或过敏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2.1±8.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5±1.1)年;心功能分级:Ⅳ级10例,Ⅲ级20例,Ⅱ级1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2.4±8.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1.2)年;心功能分级:Ⅳ级8例,Ⅲ级22例,Ⅱ级1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方法:予以抗心力衰竭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美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6.25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后将剂量调整为12.5mg/次,2次/d;控制目标剂量在50mg/次,2次/d,出院后依维持此药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卡维地洛治疗,初始剂量3.125mg/次,2次/d;若可耐受即在治疗1周后将剂量调整为6.25mg/次,2次/d;间隔2周将给药剂量翻倍,直到目标剂量25mg/次(最大耐受量),2次/d,出院后维持此药量。治疗6个月,定期进行随访或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BNP、运动耐量(6 min最大步行距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4]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心功能无任何改善或较治疗前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DD、LVEF、6 min步行距离及BNP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1,P<0.05)。见表2。

表 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 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6min步行距离(m) BNP(ng/L) LVDD(mm) LVEF(%)对照组 48 治疗前 335.5±72.3 667.8±132.2 68.9±7.4 33.4±8.0治疗后 384.3±46.8 385.2±100.8 62.5±5.0 44.9±4.2治疗组 48 治疗前 334.7±68.0 670.3±122.8 68.9±7.0 33.7±6.9治疗后 420.4±45.7a 310.8±90.7a 58.5±4.6a 48.8±4.8a

表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恶心、头晕各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出现窦性心率过缓3例,疲乏、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6,P>0.05)。调整剂量后均自行恢复正常,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DCM为临床内科常见病,常伴随CHF。DCM伴CHF患者的心室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逐渐增加过程中,心室肌会发生牵张性变化,当心室壁张力较之前明显加大时可导致利钠肽系统激活,从而明显增加血浆BNP释放。因此,临床将血浆BNP水平变化作为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指标[5]。

卡维地洛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对β、α1受体有非选择性阻滞作用,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不影响心排血量,不易出现水钠潴留,从而更好地保护心血管,促使心脏后负荷明显减轻、左室射血功能提升,改善心功能[6,7]。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不存在抗氧化特性,作用时间短,临床推广具有局限性。本文结果可知,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各相关指标和BNP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DCM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但卡维地洛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预后等方面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迟小青,钟家蓉,谢盛慧,等.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3):1026-1029.

[2]肖静,易星航.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河北医学,2013,19(12):1841-1843.

[3]张尧,唐其柱,张宁,等.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5,46(21):126-130.

[4]黄永健,吴伟军.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当代医学,2013,19(2):39-40.

[5]李春莉.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24(9):1182-1184.

[6]高艳玲.美托洛尔治疗不伴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3,19(8):97-98.

[7]冯迎军,李莹莹.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对比研究.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6):513-5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30

2016-11-25]

516000 中信惠州医院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心肌病洛尔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