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2016-03-10 09:02沈云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罗哌躁动外科手术

沈云飞

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沈云飞

目的探究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62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联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为38.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颅脑外科手术;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地佐辛;恢复期躁动

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出现的躁动极易导致患者颅内压大幅度升高、颅脑出血,导致患者发生脑疝。其中导致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原因主要为术后疼痛,因此在围术期为患者做好镇痛工作成为临床中研究的热点。地佐辛属于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胃肠道以及呼吸功能。罗哌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对心脏产生的毒性、神经产生的毒性相对较低[1]。本次本院对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15±5.95)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41±6.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联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所有患者在手术进行前测量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在为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先为患者静脉注射5mg地塞米松,并且需要在患者气管导管表面涂上适量的利多卡因。

麻醉诱导:为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0mg/kg)、芬太尼(4 μg/kg)、顺式阿曲库铵 (0.2mg/kg)。在插上气管后给予患者机械通气,通气频率12次/min,通气潮气量10ml/kg,氧气流量2 L/min。

麻醉维持:为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6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 0.05/kg。在为患者缝合硬膜期间,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托烷司琼4mg;在为患者缝合期间,不能够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手术的整个过程均需要保证患者的体温>36℃。

对照组患者在切皮前10 min,需要应用20ml生理盐水浸润麻醉,在手术完成的前30 min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10mg地佐辛。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前10 min应该0.5%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在手术完成的前30 min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10mg地佐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持续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不良反应(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镇痛效果持续时间(h) 麻醉恢复时间(min) 气管拔管时间(min)对照组 31 5.46±1.24 16.05±2.79 25.20±4.75观察组 31 11.70±2.02a 10.14±3.11a 15.01±2.31a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地佐辛属于μ受体拮抗剂以及κ受体激动剂,地佐辛中的κ受体通常分布在患者脊髓以及脑干部位,该药物能够对患者的脊髓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2,3]。除此之外,地佐辛对δ受体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烦躁、呼吸被抑制、焦虑不安以及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等,并且地佐辛不会对μ受体产生激活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肠道的不适感,帮助患者松弛胃肠道的平滑肌[4]。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能够在低浓度的状态下发挥阻滞分离的特点,该药物的麻醉效果与布比卡因相似,但是罗哌卡因对患者产生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该药物主要是抑制钠离子进入患者的神经纤维细胞膜,从而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纤维产生可逆性阻滞功能,该药物不但对局部具有长久的药效,而且高浓度的罗哌卡因能够有效收缩血管[5]。罗哌卡因在浸润之后再给药,会导致患者对药物吸收速度较慢,并且变化相对较大,而在其浸润的情况下联合地佐辛为患者进行全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患者麻醉的深度,能够要药物持续发挥镇静以及镇痛的作用,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次结果表明,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于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够有效提升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减少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颅脑外科手术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1]张佣来,沙蕊,刘晶宇,等.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2):139-143.

[2]王永祥,曹金凤.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躁动的影响.西南国防医药,2016,26(4):361-364.

[3]姜景卫,鲁华荣,周召文,等.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麻醉预处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72-75.

[4]王丙海.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896-898.

[5]贾献辉,叶常红.罗哌卡因与地佐辛联合使用对颅脑外科ASAⅠ、Ⅱ级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89-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76

2016-11-28]

510410 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罗哌躁动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的疗效和预后
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