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6-03-10 09:02刘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注射液安全性脑梗死

刘玉红

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刘玉红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进行资料检索,输入疏血通注射液

,筛选出15篇相关资料,纳入55例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55例患者中男29例,占52.7%;女26例,占47.3%。患者不良反应多集中在>59岁年龄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在用药后1~7 d后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经及时停药及干预后,症状缓解并消失。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类型涉及较多,临床应加强对疏血通注射液应用的密切监测,准确安全用药,提高疏血通注射液药物使用安全性。

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安全性

疏血通注射液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由水蛭、地龙等动物提炼而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1],其成分多样,含有多种抗血栓药物,对急性脑梗死、脑卒中急性期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均起到显著作用。而疏血通注射液的广泛应用,该药物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性及疾病恢复,受到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为此,临床应重视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密切监测患者用药过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分析疏血通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具体情况,以此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密切监测,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国2000~2016年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进行资料检索,其检索关键词为疏血通注射液和不良反应,检索出相关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将有关个案报道或病案分析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共筛选出15篇有用参考文献,排除不同期刊内重复报道的参考文献、综述文献及描述不清的文献;涉及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55例,患者符合此次疏血通注射液用药后不良反应,均在用药后发生;符合该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药物暂停或剂量减少后,不良反应症状减轻;再次使用药物后出现相同不良反应。

1.2 研究方法 采用Excel表格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等各种信息录入其中,总结、统计并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55例患者男29例,占52.7%;女26例,占47.3%。年龄:<20岁患者1例,占1.8%;20~29岁患者4例,占7.3%;30~39岁患者5例,占9.1%;40~49岁患者8例,占14.5%;占50~59岁患者13例,占23.6%;>59岁患者24例,占43.6%。患者不良反应多集中在>59岁年龄段。

2.2 患者原患疾病分析 患者涉及疾病:脑梗死、脑卒中后遗症、心脏供血不足、高血压、骨折、心绞痛、高血脂、糖尿病性坏疽、病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外伤、脊椎病等病。其中排在前5位疾病:脑梗死18例,占32.7%;高血压9例,占16.4%;骨折6例,占10.9%;心脏供血不足5例,占9.1%;脑卒中后遗症4例,占7.3%。

2.3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情况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肤发红、皮疹、瘙痒)、全身性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类型。见表1。

2.4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5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1~7 d。见表2。

表1 55例患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具体情况[n(%)]

表2 5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n(%)]

2.5 治疗与转归 5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后立即停止用药,36例患者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过敏性休克患者经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行抗过敏治疗;对出血患者给予止血处理等,55例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恢复良好。

3 讨论

疏血通注射液属于动物类复方注射剂,用于活血通络、消除炎症。而疏血通注射液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受到临床重点关注。

对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人群及年龄进行分析发现,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无男女性别之分,而人群年龄多为老年人。其原因是老年人多会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使用频率增加,而且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脏器功能减退,耐受力降低[2],药物剂量个体性差异大,药物排泄速度慢,使药物不断蓄积,致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原患疾病中,主要为脑梗死、高血压、骨折、心脏供血不足和脑卒中后遗症。说明疏血通注射液存在相应适应证,临床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用药原因辨证施治[3]。患者在用药后能立即发生不良反应,在用药7 d后也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1~7 d,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患者用药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反应、全身性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方面。不良反应类型涉及范围广,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广泛;其次是全身性损害。55例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干预措施,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恢复良好。因此,患者在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时,不仅要密切注意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尽早使用抗过敏、抗菌等对症处理,以免不良反应症状加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在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时,先要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仔细询问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药物过敏史患者,应谨慎使用。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者[4],应避免患者使用该药物。在药物使用前,做好皮肤过敏试验;静脉滴注期间,滴注速度维持匀速状态,血药浓度不要过高;若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用药期间谨慎使用,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药物使用时,需严格控制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纯度[5],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以口服药作为首选方案,对同种作用药物尽量选择口服;对中老年人应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情况,注意老年患者身体条件,谨慎用药;患者用药整个过程都要密切关注和重视,若发生异常情况,需立即对症处理,以免加重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类型涉及较多,临床应加强对疏血通注射液应用的密切监测,准确安全用药,提高疏血通注射液药物使用安全性。

[1]郭伦,崔瑛,杨亚蕾,等.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性文献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88-289.

[2]金碧环.疏血通注射液10例不良反应与分析.海峡医学,2012,24(7):232-233.

[3]李百强,鲁仲平,方洪壮,等.疏血通注射液大样本临床使用安全性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11,8(10):592-595.

[4]成文娜,丁长玲,张树平,等.疏血通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8): 731-734.

[5]雷光远,雷招宝.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36例回顾性分析.中成药,2010,32(5):851-8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81

2016-11-17]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注射液安全性脑梗死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