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围术期最佳护理方法分析与研究

2016-03-10 09:03何琳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脑垂体纱条围术

何琳娜

脑垂体瘤围术期最佳护理方法分析与研究

何琳娜

目的分析脑垂体瘤患者围术期最佳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72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3/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总满意率为94.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结论脑垂体瘤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垂体瘤;围术期;护理

脑垂体瘤是临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灶多为蝶鞍部脑垂体细胞[1]。目前临床针对确诊为脑垂体瘤的患者多建议尽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2,3]。围术期护理配合措施的实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效果。为分析脑垂体瘤患者围术期最佳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脑垂体瘤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比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干预价值,将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脑垂体瘤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6.1±7.6)岁,肿瘤直径0.5~4.0 cm,平均肿瘤直径(2.3±0.6)cm;观察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7.5±7.8)岁,肿瘤直径0.5~4.0 cm,平均肿瘤直径(2.5±0.6)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适当饮食、体位指导等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包括如下护理措施:①手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条件、病情、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一般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考虑到患者术前多对病情有较为悲观的态度,精神压力大,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自身免疫力,故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完善对患者术前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告知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目的、以及临床价值等,让患者尽最大努力配合手术;术前指导患者掌握经口呼吸的技巧与方法,提前训练。由于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脑垂体瘤时需充分暴露鞍底部,因此术前3 d应用氯霉素眼药水点双侧鼻腔,以1次/4.0 h的频率,确保手术实施时患者鼻部条件良好;②手术中护理。术中加强对患者各项体征的监测,配合手术操作医师及时传递相关手术器械与设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③手术后护理。由于脑垂体瘤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后可能出现瘤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会对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加强对患者各项基础体征的观测,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抢救;患者术后麻醉状态下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摆放好平卧体位,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气管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性。麻醉消退后,应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半卧为,适当抬高头部,以方便手术入路的切口引流,从而缓解患者头面部水肿症状;由于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丰富,所以手术结束后需用纱条填塞。如鼻孔外的纱条被血性液体侵染则更换纱条,如鼻腔内持续渗血则说明纱条填塞不紧实,重新填塞,纱条一般于术后2 d就可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包括尿崩症、鼻漏、电解质紊乱;护理满意度应用自拟问卷调查评价,满分100分,以0~59分为护理满意度差,以60~89分为护理满意度良,以90~100分为护理满意度优。总满意率=(优+良)/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3/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675,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总满意率为94.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400,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n(%)]

3 讨论

脑垂体瘤多位于人体蝶鞍部腺垂体区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良性肿瘤病症之一,在各类颅内肿瘤病变中发病率为15.0%左右。虽然脑垂体瘤属于良性肿瘤病灶,但病灶体积有发展增大的可能性,若不及时切除病灶可能会导致肿瘤组织压迫脑内神经,患者常有剧烈疼痛感,视野也会出现明显损害。因此,目前临床多建议针对确诊为脑垂体瘤的患者及时实施手术治疗,微创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的应用价值备受患者认可,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对比围术期常规护理与整体性护理对脑垂体瘤患者的干预价值,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3/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675,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总满意率为94.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400,P<0.05)。分析认为: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自身的关注,同时将护理中心放在患者所处环境、心理、生理需求等因素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营造对疾病康复有力的环境条件。同时,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形成具有程序化特点的护理系统,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以提供患者康复所需的最佳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脑垂体瘤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Castilla C,Flores ML,Medina R,et al.Prostate cancer cell response to paclitaxel is affected by abnormally expressed securin PTTG1.Mol Cancer Ther,2014,13(10):2372-2383.

[2]张凤兰.脑垂体瘤摘除术后雌激素变化患者护理.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4(1):39-40.

[3]吴秀华.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88-1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95

2016-11-02]

110023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脑垂体纱条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对不同分级脑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基层医院应用自制简易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有些女性不孕是脑垂体有问题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