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应用

2016-03-10 09:03田颖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白内障循证住院

田颖群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应用

田颖群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6例老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各58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5.3±1.3)d短于对照组(7.8±2.4)d,并发症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13.8%,护理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临床应用

老年人最常见、多发的眼部疾病之一就是白内障,随着肌体衰老程度的增加,白内障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多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即是白内障,若未及时加以重视治疗可引起视力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术后若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亦称实证护理,是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目前,循证护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应用和获得的临床效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均无精神病史,认知能力正常,无严重肝肾疾病、心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58例(62眼),男31例,女27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1.5±3.9)岁;病程3~40个月,平均病程(21.3±6.3)个月。观察组58例(66眼),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0.8±4.8)岁;病程2~41个月,平均病程(22.3±6.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疾病介绍、术前检查、手术注意事项等,术中的配合、生命体征监测等,及术后的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

1.2.2 观察组 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建立循证护理组 选取经过专业循证护理内容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3人组成,组成人员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护龄均为5年以上,均接受过正规的循证护理培训,并在知识储备方面达到能够对证据进行查询研究、对科研证据能够进行评鉴、利用的水平,能够把获取的科研证据和患者的实际病情及临床护理经验结合起来,用以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1.2.2.2 制定护理方案,明确护理目的 按照循证护理理论,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和探讨患者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病理状况、学识文化及饮食情况,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达到提高术中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的目的。

1.2.2.3 明确在临床护理过程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与年轻人的差异,老年人一般难以适应手术带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刺激,并且有些患者存在耳聋、意识模糊情况,患者理解力差,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会更高。护理人员要收集关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总结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患者出现眼内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患者出现细菌或霉菌感染时的心理护理”等。

1.2.2.4 循证护理实践 居室环境定时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避免紧张,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在术前3 d,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6 次/d,预防术后感染;术前1 d整理个人卫生,剪除术眼睫毛,并对结膜和泪囊及泪道进行认真的冲洗,练习去枕平卧位,反复训练患者注视前方及下方灯光,循序渐进,保持良好的固视,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术前30 min采用复方托比卡胺眼药水进行3 次散瞳,并再次冲洗结膜囊,消毒备皮,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1.2.2.5 术后注意保暖,切勿着凉感冒。遵医嘱给予全身及眼局部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注意眼部及敷料的清洁干燥完整,以免伤口感染。术后2周内不用流水洗脸,避免眼内溅水或进异物,观察患者眼部是否出现充血,角膜是否透明,瞳孔是否放大,仔细观察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渗液。监测眼压,观察有无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叮嘱患者不得自服止痛药,以免延误病情。嘱托患者勿大幅度摆动头部,勿剧烈活动,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大声呼喊、弯腰、低头、提重物,防止咳嗽和打喷嚏引发创口出血及晶体移位。嘱患者禁止用力挤眉或揉眼等动作,排便时避免用力,避免眼球碰撞和受压,影响伤口愈合。告知患者合理饮食,食用易消化、富含纤维及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适当补充蛋白质,不要进食油腻、硬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有烟酒嗜好者应禁烟限酒。注意劳逸结合,规律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体质,可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在术后30 d内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外伤及乘坐飞机。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s,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并发症 护理满意观察组 58 5.3±1.3a 2(3.4)a 57(98.3)a对照组 58 7.8±2.4 8(13.8) 51(87.9)P<0.05 <0.05 <0.05

3 讨论

传统护理以个人经验为主,护士只是被动地执行医嘱,工作中无自主性[2,3],不能有效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护理学观念。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而言,循证护理是一种更客观,更有科学依据,能将理论与护理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能通过科学论证,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通过成立循证护理组,结合文献及临床护理经验,掌握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科学护理依据,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降低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肯定。患者在得到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Bonell C.Evidence-based nursing: a stereo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J Adv Nurs,1999,30(1):18-23.

[2]陈竹,刘学勤.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100-101.

[3]刘国英.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367-3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07

2016-07-14]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白内障循证住院
妈妈住院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