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2016-03-10 09:03汪军亚尔艾力艾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4期
关键词:补气射血左室

汪军 亚尔艾力·艾山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汪军 亚尔艾力·艾山

目的评估中医补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扩血管、改善循环等治疗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中医补气活血治疗具有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提高西药疗效作用。

冠心病;中医补气活血法;疗效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病,也是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一般以扩血管药物改善局部缺血为主,必要时行介入或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心肌缺血问题[1,2]。但多数患者仍用药物可以控制临床症状,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存在较大的差异,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联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本次评估中医补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7.8±7.1) 岁;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9±7.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硝酸甘油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扩张冠状动脉治疗为主 ,根据患者情况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我国传统医学补气活血法等中药联合西药治疗 ,本组研究中药方组成 :丹参20 g、当归15 g、黄芪30 g、桃仁10 g、川芎10 g、党参10 g、红花10 g,阳虚者则应加入桂枝5 g、杜仲5 g;阴虚者加入玉竹10 g、麦冬10 g,早晚各服用1次。3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分级降低,心电图转为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分级较前降低,心电图出现轻微异常;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明显,心电图出现异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52.9±6.8)%,左室短轴缩短率为(38.7±6.6)%,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为(92.5±4.5);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为(41.4±5.3)%,左室短轴缩短率为(36.3±4.7)%,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为(84.4±3.7)。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以胸闷、心悸及心绞痛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展为心肌梗死,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扩血管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但部分患者仍存在药物效果欠佳等。

冠心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胸痹”范畴,该病的发病机理以血管内瘀积及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4]。冠心病为本虚标实疾病 ,心肌缺血影响其他脏器的正常工作,心脏缺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缺血往往由心气不足引起,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理念中补气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手段,通过补充心气可促进患者的血脉顺畅流动,保持冠状动脉处于充盈状态。而补气方案的中药方中的丹参、黄芪、半夏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管腔狭窄等因素不利于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活血化瘀成分的药物可以促进局部血管的塑性改善,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方中丹参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的功能,起到调节血液粘稠度,促进循环的作用;而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川芎具有降低血液浓度 ,减少动脉阻力的作用;党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从而提高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受损心肌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补气活血疗法具有改善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需求,提高心肌局部血液供应而达到改善循环的作用,中药补气治疗效果显著,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气治疗值得推广。

[1]池绍龙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北方药学 ,2015,12(3):138-139.

[2]邓志蓉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9):230-231.

[3]江建华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5(33):55-56.

[4]曾凤美 .用中医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4):151-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16

2016-02-24]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猜你喜欢
补气射血左室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生长抑素受体2的检测
健脾补气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