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国际服务外包视角

2016-03-13 01:37赵秀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生产性西安市

赵秀英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710065)

1 引言

2015年1月,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要保证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协调发展,扩大服务外包产业的规模与结构。目前,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也将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但是,国际服务外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杨继军、张如庆等,2008),也可能会造成产业关联弱化、示范城市恶性竞争、企业价值链低端化等负面影响(姜凌、卢建平,2011;李伟庆、唐铁球,2015)。因此,研究区域中心城市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如何通过生产型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整合全球和国内服务外包价值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途径等问题。王旭、陈嘉佳等(2008)在分析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需求条件、产业关联度、生产要素、产业竞争、政府导向等基准进行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陈丽珍(2011)采用需求动力、生产要素投入、产业关联度、产业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等五个选择基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验证。刑震(2016)确定了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四个选择基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目前,基于国际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链整合,研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文献很少。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

2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及方法

2.1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在区域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主导承担着衔接全球和国内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的重要作用。区域中心城市应通过培育技术先进、规模较大、产业关联度大、就业吸收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来带动相关联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全球和国内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因此,本文主要确定了技术进步、产业关联度、产业规模和就业等四个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基准。

表1 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2.2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筛选的四个选择基准,同时考虑指标的可行性,本文设计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各个指标间的换算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2.3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选择思路:有n个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备选,通过中心化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并计算出四个选择基准的综合基准系数,最后对综合基准系数进行排序,选择前K个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各个基准的综合基准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Zi为第i个产业的综合基准系数;bj为第j个指标的赋值权重;Zij为第i个产业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3 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9个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本文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计算

本文数据选择过程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主要通过《2007年西安市投入产出表》和《西安市统计年鉴》(2008-2011年)数据进行计算。由于文中部分数据进行了更新,可能会影响部分指标结果,但对综合基准系数排序影响不大。本文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均是综合了42个行业,但最终结果只摘录了9个相关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数据。

首先,本文对西安市9个生产性服务行业的6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各个指标权重赋值计算,如下:B1=A1,B2=A2×A3,B3=1/2×A4+1/2×A5,B4=A6。各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各产业选择基准系数计算结果

3.2 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

在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中,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逐一筛选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择。

3.2.1 层次分析法

在对四类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指标赋值过程中,本文认为每个选择基准同等重要,权重均为25%。各个产业的综合基准系数及其排序结果如表4。根据层次分析法选择结果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等3个产业为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

表4 综合基准系数及排序

3.2.2 逐渐筛选法

本文将对选择基准系数排序指标k(临界值指标)进行赋值,逐步筛选。各指标排序见表3。当K为3时,仅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满足所有指标排序都在第3名以前条件,选出的主导产业过少,无法发挥产业联动多用;当K为6时,选出的主导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当K为8时,选出的主导产业过多。根据两种方法选择结果,西安市各个主导产业发展措施如下:

(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在两种选择方法中都排名第一,且该产业对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大的支撑作用,也符合了西安科研技术服务的优势现状。但是西安市应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2)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都是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具有带动地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3)金融业是目前国际服务外包行业中发包业务最多的行业,也能够形成有效的本地需求。虽然金融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综合优势不强,但可以利用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提升其产业链优势,作为潜力产业培养。

(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虽然还不符合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特征,非常具有潜力。ITO外包业务在西安市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西安市应通过加大该行业的科研投入和投资力度来提高该行业的竞争力。

[1]黄继忠,朱岩.基于基准分析法的东北地区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2):71-79.

[2]陈学刚,李勇,孙浩捷.新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外向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生态经济,2012,(1):102-106,121.

[3]姜凌,卢建平.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J].经济学家,2011,(12):94-100.

[4]李伟庆,唐铁球.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68-72.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生产性西安市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