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分析

2016-03-13 11:40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整治河道

刘 泽

(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湖北 荆州 434007)

1 前言

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代价,大面积的河水污染就是一个代表。河道水质污染对于百姓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而言,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进行河道整治,因此河道水质的污染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水体污染对于城市生态的破坏,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影响城市的整体美观,不仅不利于城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会降低城市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当前采取怎样的合理方式才能保证河道污水处理效果的有效性和长期可持续性,保障河道整治的效益可以造福城市居民和农业发展,这是当前的水利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2 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现状

我国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工业生产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是大量存在的现象,因此出现了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等的环境问题,很多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必须要注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河水的污染会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恶劣影响,河水的污染对于人类而言是一场威胁生存的灾难。同时,污染的河道水体会破坏水中的生态系统,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中的生态危机。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的调研资料,可以发现常见的水质污染通常主要有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几种。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工厂未能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直接将没有经过污水处理且监测达标的污水排入河道水系中,继而造成了下游的河道中鱼类大量死亡,居民饮水后中毒,此类现象并不鲜见。工业企业在追逐经营效益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以破坏环境为企业发展的垫脚石,对于河道整治工程的工作实施效果造成了破坏。在一些落后地区,城市发展盲目追求GDP,缺乏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城市居民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上随意性很强,随意排放和倾倒,也助长水体污染的蔓延之势。由于水污染造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政府逐渐对于水污染问题愈加重视,并采取各项措施进行城镇和农村的河道整治,由此,各地的污水处理问题得到已经有效的缓解。国内的各地水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在进行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要注意因地制宜。在实施整治河道方案的同时,应当注意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在实施整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截流的方法,从而更深度地解决河道整治的难题。

3 河道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欧洲开展工业革命较早,同样也产生了河流的污染问题。因为缺乏环保意识和观念,欧洲的河水污染也曾经对欧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到20世纪60年代,河道的污水治理的才开始得到欧洲很多国家的积极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的理念渐渐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河道的污染治理,治理水污染仅仅是表面工作,对于河道的生态恢复才是水污染治理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也需要对于河床、护岸等河道组成部分实施综合治理。河道污水治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应用全面的综合性污染治理手段,恢复并且可以重建河道水系的生态系统,从而还给城市居民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甚至进行农业生产的生态系统环境。本文提出了在进行河道整治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几个重要原则。

3.1 重视水系生态的重建

河道整治的过程中仅仅进行水资源的净化,这是传统的污水处理概念,这种理念具有片面性,往往造成最终的河道整治的最终效果难以持续。有关河道的整治负责部门要注意突破“就水论水”的狭隘思想,要重视河道水系生态的积极重建,着眼于全局和未来。在进行河道整治的过程中,立足于城市整体发展,积极协调各中相关部门的工作,以高标准实施河道污水治理。

3.2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国的很多城市都为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在河道的上游位置,进行各种水库和水电站的建设,对于河道水系造成直接的破坏的同时,打破了水系原有的生态平衡,这对于河道整治工作的实施以及工程效果存在不小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点,进行河道的设计必须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考虑河道整体的情况,注意有效保证河道良好的蓄水能力,同时,保证河道的自然生态不会因为人工性的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实施城市规划时,在河道相关工程的设计方面,要对河道的生态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河道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客观的认识,要尊重自然和生态。

3.3 注意河道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

河道治理不是短期性的工程,而是一项长久性的工程,因此注意要注意保证河道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进行科学完善的统筹和规划,围绕整体治理的目标,实施综合整治的科学方案。城市的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以及统筹全局的意识,在设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力求在规划上将水系和沿岸景观进行紧密的融合。

3.4 完善和实施河道管理制度

深究河道污染的源头,河道管理制度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政府投入不少资源进行河道污水治理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河道污水治理的效果难以持续,缺乏有力的河道管理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河道管理工作,并且完善相应的河道管理制度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河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河道两岸的排污量以及用水量的监测,是可行的。除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外,完善河道保护的法规,并建立科学的河道管理部门体系,如图1所示,同时实行追责制度,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强执法和监督,通过强制力措施有力保障河道管理的效果得以稳定和持续保持。

图1 河道管理部门结构图

4 河道的污水治理方法

4.1 物理方法

欧美在早期的河道污水治理中采用就是这种方法,通过借助人力或机械设备,进行河道的底泥疏挖以及通过生态调水的方法引水冲淤来对于河道的水质进行改善。该种方法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清除出河道水域系统,从而大大降低河道底部的淤泥对于水体的污染率,以此起到改善水环境的效果。采用生态调水的方法,主要是调用水利工程设施,控制河道上游以及附近的水源,进而可以改善河道的水质,这两种河道整治的物理方法,通常是治标不治本,尽管在短期内可以对于河道的污水治理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效果难以持续。

4.2 化学方法

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造成河道水体污染的因素很多,有不少污染是因为工厂未经处理排放了化工混合物,还有是由于一些水体中的水生菌类过度地进行了繁殖,还有是由于河道的上游排放没有进行控制,进而造成了河道水体的混浊现象。在河道整治的过程化学方法的使用,是以在水体中投放化学药剂,对于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混凝沉淀以及杀藻,并且通过化学反应使得磷、氮等物质的沉淀进行脱离,该方法的见效速度快,短时间内即可对于水体进行有效调节,尤其是在重金属造成的水体污染方面效果较好。但是,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污水处理要慎重,不仅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效果,并且对于反应的生成物是否会对河道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这也要慎重进行考虑。

4.3 生态——生物法

4.3.1 人工增氧法

人工增氧法属于生物法进行河道整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其主要通过在河道中设置充氧平台,通过控制这个平台对河道进行氧气的输入。通过人工增氧技术的优势在于治理河道污染过程中,促进河道的水体中溶解氧和臭污物质间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激发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以实现改善河道水体的水质的效果,施工图如下图2所示。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操作方便、污水处理的效果较好,并且不会对河道水系的整体生态造成破坏。

图2 河道污水治理断面图

4.3.2 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需要借助载体,这些载体的表面的微生物聚集,并且附于其表面,形成生物膜状。在生物膜接触到污水接触的过程中,微生物会大量进行水中有机物的吸收,以此消除水体中的污染。在进行实际生物膜技术的应用操作的过程中,在河道污水处理上,有砾间接触氧化法以及持水沟的接触氧化法等等这些方法常常被应用在生物膜技术上。

4.3.3 生物修复技术

实现水体净化,不仅仅是要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同时也可以采取沉淀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借助生物修复技术来实现,即利用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的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进行修复作用来是实现。向需要进行整治的河道中进行微生物菌种的投放,从而促进河道中的微生物的繁衍增生,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将这些物质转化成对于河道不会造成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而实现河道污水处理的目标,并且该方法不会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

[1] 黄富民,朱建国,黄咏洲.区域安全供水与流域污水治理研究—以江苏省城乡安全供水与流域污水治理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12,(08).

[2] 刘超,虢清伟,王劲松等.广东省东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08).

[3] 郝前进,张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的成本有效性研究—以上海和苏南地区为例[J].华北煤炭医学院院报,2013,(11).

[4] 范彬,武洁玮,刘超等.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14,(10).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整治河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专项整治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