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如何提高文言文的学习

2016-03-13 12:14湖南省宁乡一中邱晴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异义实词虚词

湖南省宁乡一中 邱晴玉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语言精练、章法严谨,而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重点。

一、高中语文中文言文学习的词语解释

1.把握好文言文的重点实词

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代词,实词的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实词也是构成句子主题的重点词汇。学生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要重视实词的作用,学生只要学会把握句子中的实词,就能够推测出句子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和含义。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意义表达中实词的运用十分灵活,同一个实词在不同的句式和语言环境中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因此学生在文言文实词学习时要注意对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进行归纳总结,把握好实词在文言文的不同句式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例如,“国”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就十分灵活,且代表的意义会根据句式和语境有所变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指的是“国家,国家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中“国”的含义为诸侯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国”则特指国都或京城;“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中的国则泛指地区和地域;“等死,死国可乎。”中的“国”则指国事。只有掌握好文言文中实词的用法,才能正确理解不同句子的真正含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掌握典型虚词

所谓虚词是指不能构成句子成分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或叹词。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因二十个,这些文言虚词在句子中主要是组织语言单位,帮助表达情感。虚词在高中文言文中十分常见,这些虚词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文言文中也有不同的用法。例如“乎”在不同的文章和语境中就有不同的用法。例如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句中的乎是语气助词,表达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在《师说》中“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此句中的“乎”被用作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学生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同样要对虚词进行归纳和总结,让自己能够牢牢的把握好虚词的不同用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

3.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中很多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有很大区别,这些词用现代词语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是行不通的,这类词被称为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的学习是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在进行古今异义词的学习时只有将该词放到句子和语境中,才能表达特殊的意义。对于这类词语的学习,学生要注意掌握这类词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义,学习重点是记忆和积累。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度道里会与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此文中的不过,现代是代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则是不超过的意思。在面对这些古今异义词时,学生很容易理解有误,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重点强调这些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其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让自己把握牢。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学习的典型句式

1.掌握典型句式

文言文中有几种典型的句子结构,灵活把握这些典型句式,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把握。这些典型句式都是根据句式框架进行的,虽然会有一定变化,但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共性特征。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式一般都是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掌握好这些句式,对学生理解和学习文言文有极大的益处。

2.了解一些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还会有一些固定句式,这些固定句式能够表达反问、感慨、选择等。例如在文言文中,常用“何……为!”“何……之有?”表达范围,利用“何其……”“一何……”表达感慨,利用“其……,其……也。”“与其……孰若……”表达选择等。这些固定句式在表达意思和结构上比较固定,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固定句式,就能够在遇到这些句式时把握好文章的意义,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理清文章条理。

3.培养语感

文言文短小精炼,且朗读起来昂扬顿挫、朗朗上口,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培养自己的语感。一旦养成语感,能够更好的判断文章大意和词语涵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语言表达方式与我国现代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词语和句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词语和句子学习更是文言文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为了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质量,学生应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异义实词虚词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及其翻译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