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6-03-13 17:01冷晓宁李春旭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队伍辅导员

冷晓宁,张 宁,李春旭,刘 婷(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冷晓宁,张 宁,李春旭,刘 婷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广大青年医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有理想信念缺失、学习主动性不强、诚信意识淡薄、团队协作观念欠佳、心理素质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班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维稳等工作的兼职班主任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工作职责不清、选聘模式机械、薪酬待遇微薄、考核过分量化、岗位培训缺失、职业发展局限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通过制度规范、加强内涵建设等综合改革措施解决。

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内涵建设

高校兼职班主任是指自身已经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又全面负责一个或若干个班级学生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及生活指导等工作的教师[1]。此外,兼职班主任也是所负责班级对应的全体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高校班主任制度自1961年实施以来,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指导文件的发布,基本确定了其兼任性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各类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班主任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指导者、学业领航人,在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黑龙江省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发展概况

对黑龙江省5所高等医学院校的调查显示,各院校在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普遍设立了班主任、班级导师或兼职辅导员,其定位大多沿袭初高中阶段班主任的角色。该群体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主要是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或行政人员,其中专任教师约占82%,行政人员约占15%;以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约占95%;在教师岗位工作时间普遍较短,教龄少于5年的兼职班主任约占67%,教龄大于5年少于10年的兼职班主任约占25%。其中4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兼职班主任队伍由学工部门和院系党支部共同管理,1所院校的兼职班主任队伍由学工部门直接管理。各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相关条例,每学年由学工部门组织开展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评定等级,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奖、职称晋升的依据或条件。

2 黑龙江省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角色定位模糊,工作职责不清

现阶段,各高等医学院校普遍由专职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共同开展学生工作,根据一系列中央及地方政府文件要求,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兼职班主任队伍呈现出明显弱化趋势[2]。许多原本应由兼职班主任独立组织开展的工作均有专职政治辅导员参与其中,班主任貌似逐渐充当了专职政治辅导员助手的角色。各高等医学院校亦习惯于参照专职政治辅导员标准管理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内容存在很多交叉。调查显示,高达90%的兼职班主任不清楚自身与辅导员工作的区别,同一工作重复做、部分工作相互推诿情况时有发生。

2.2工作负荷重,薪酬待遇微薄

在争创研究型高校的大背景下,兼职班主任承担的工作任务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了完成高校教师最核心的医学专业课程讲授任务外,还需要承担各级各类科学项目的研究工作。加之学生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班主任往往疲于应付,叫苦不迭。

在兼职班主任薪酬方面,由于缺少教育主管部门的明文规定,各校标准不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的5所高等医学院校班主任补贴普遍偏低,其中4所院校的月补贴标准不足100元,1所院校没有班主任补贴。相较于动辄数以百计的兼职班主任群体,每学年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的评选名额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班主任从未获得过此类精神奖励。调查显示,兼职班主任职业幸福感60分以上者不足20%。

2.3选聘模式机械,考核过分量化

在兼职班主任选聘方面,各院校对年轻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均作出了硬性规定,没有担任班主任经历的教师不允许晋升职称,班主任工作多为被动接受,队伍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数据显示,66%的班主任由院系统一安排,31%的班主任为个人主动申请担任。在主动申请担任的兼职班主任中,因职称晋升需要申请的占89%,单纯因热爱班主任工作申请的仅占10%。对于各院校将担任班主任经历与职称晋升挂钩的做法,78%的兼职班主任明确表示厌恶。

在兼职班主任绩效考核方面,各高等医学院校现有的《班主任考核办法》普遍从方便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考核的可操作性,过分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如明确规定班主任每周到寝走访次数、听课次数,每月召开主题班会,按学生出勤率判断班主任督学是否到位,忽略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考核过程“简单粗暴”,严重束缚了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打击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2.4培训进修缺失,职业发展局限

与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学教育背景的专职政治辅导员不同,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一般是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即跨入校门,完成了从学生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此外,各院校针对班主任开展的岗位技能培训、经验交流几乎为零。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本身也处于学习摸索、提升自身素养阶段,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积淀不足,处理突发事件经验欠缺,难免力不从心。受现有人事制度的制约,兼职班主任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更加注重教学业绩和学术业绩的提高,对学生工作处于拿不好又放不下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延续性不强,岗位流动性大。

3 对策

3.1逐渐完善班主任选聘保障机制,构建以班主任为本的考评体系

兼职班主任选聘工作要充分考虑学生管理工作本身的专业性以及教师工作经验和岗位特点,坚决杜绝硬性指派年轻教师担任的做法。同时要着重考量教师个人对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热爱程度,通过培养班主任职业兴趣,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对学生成长发展负责的态度,严把准入关,切实做到择优录用,宁缺毋滥。

改变各院校相关规章制度对班主任津贴描述模棱两可的现状,综合考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等现实因素,合理确定班主任津贴标准。通过折合教学或科研工作量、提高交通通讯补贴等形式逐步提高兼职班主任的薪酬待遇。

兼职班主任考核应采取分类考核、多元化考核方式,不应该只有学工部门或院系党支部评价,还应综合考虑班主任自评、班级学生测评、班级对应的任课教师评价等。考核结果的运用应以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以奖励为主,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合理构建以班主任为本的考评体系。

3.2科学合理定位班主任角色,明确班主任岗位职责

高等教育是学生从初高中阶段的督促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过渡、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应改变传统对学生进行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班主任应在引领班风学风建设、处理突发事件、开展维稳工作、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做好学生与授课教师沟通桥梁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班级组织建设、课外集体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锻炼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辅助作用,协助专职政治辅导员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兼职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都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指引者,工作中应既密切协作又分工明确。加强与专职政治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增进互信、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年轻教师的进步。

3.3建立健全班主任培养培训体系,提升班主任岗位胜任力

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兼职班主任培训计划。新班主任入职初开展岗前培训,组织兼职班主任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其初步掌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熟知工作职责,了解学生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入职后定期开展学生管理实践培训,鼓励推行“师带徒”结对培养模式,组织新班主任现场观摩学习优秀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艺术、管理经验,积极为兼职班主任创造在职进修机会。同时鼓励成长期班主任通过承担各级研究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逐渐成长为学生管理的实践者、创新者和引领者。

高等医学教育已经跨过规模发展的过渡时期,进入内涵发展和综合改革阶段。兼职班主任培养应该更加注重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更加尊重教师个体发展自主性。通过创新班主任培养模式,优化班主任成长环境,维护班主任切身利益,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创造便利条件。

[1]李赛强,路丽丽.创新高校班主任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9):57-59.

[2]库颖,田红芳.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关系及协作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6):95-98.

G451.6

A

1671-1246(2016)01-0032-03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707);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JY20141034)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