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途径刍议

2016-03-13 18:57杨德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部上海20141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教师培训

□ 杨德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部 上海 201418)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途径刍议

□ 杨德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部上海201418)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起步较晚,培养体系也不完善,在查阅文献资料并对比分析国内外对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方法及途径的基础上,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提出建议。

特殊体育师资力量培养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教育模式。该政策规定:普通学校不得拒收符合入学条件的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截至2007年,我国在校残疾学生已达582683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有422346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8)。特殊体育师资是特殊人群接受合格体育和从事科学体育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截至2009年,我国特殊体育专任教师只有3.8万人,远不能满足特殊体育教育的需要。我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起步较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总结在此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借鉴。

1、特殊体育的概念

有关特殊体育概念内涵的学术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学者们对于什么是特殊体育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教授杰斯玛(Paul Jansma)在其著作《特殊体育教育一体育活动、运动与娱乐》(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Activity,Sports and Recreation)中对特殊体育教育的定义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提供的发展计划。张加贝在《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中认为:特殊体育与常规体育不同,广义的特殊体育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的体育服务,包括为各年龄阶段伤残疾病人士、智力超常人士、体弱多病人士、忽视锻炼的人士提供的体育服务。狭义的特殊体育主要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提供的体育服务。

2、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特殊教育专业但并未包含特殊体育专业,2001年天津体育学院才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特殊体育专业。随后,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也都开设了特殊体育专业,致力于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

朱卫东、叶巍、李文辉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的特殊体育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教师从未接受过特殊体育教育相关培训,仅有2名教师经过脱产培训,特殊体育教育质量令人堪忧;赵志荣、高凤山、殷红等调查结果表明受过专门培训的特殊体育教师数量偏少、工作量大、师资队伍偏年轻化,而且大多数教师有接受培训提高自我的愿望。以上调查表明: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特殊教育学校缺乏特殊体育专业的教师;普通学校缺乏懂得残疾人运动知识的体育教师等。这些现象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特殊人群身体的发展以及功能障碍的恢复,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特殊人群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方式及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和找出当前我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模式。

3、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法规与制度

1975年,美国通过残疾儿童教育法案,其中明确规定教育应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在此法案的刺激下,美国学者Bird、DePauw等分别对美国的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当时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特殊体育教师。而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相关政策则规定普通学校不得拒收符合入学条件的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相关法规的建立,为特殊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也是使培养模式不断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目前对特殊体育教师的资格规定和认证方面的法规制度尚未建立或完善,这直接影响到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

3.2、明确培养目标,并应具有阶段性

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师资过程中非常重要,不同的培养目标最终形成不同的人才规格。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受到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法律制度等发展制约,受国家教育总目标和教育对象、水平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残疾者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美国特殊体育师资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学校培养特殊体育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是以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而台湾地区对特殊体育教育人才培训的目标是快速掌握特殊体育专业知识、技能、方法和注意事项。当前,我国特殊体育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要把对学校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特别是要培养复合型的学校特殊体育教师。随着特殊体育教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将来的发展目标应注重提高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和培训质量。因此,我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应从最基本的满足数量的需求转变到质量的提高上来。

3.3、不断完善培养内容及评价体系

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培养内容体系,使教师掌握在特殊体育教育中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部要求提出特殊体育师资培训标准,以及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以评定培养出来的特殊体育师资是否符合要求。为此,Oakley制定了本科阶段特殊体育师资的评估指南;Churton则根据特殊体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提出今后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应关注的几大问题;Jansma与Surburg通过研究发现,共有79能力标准作为特殊体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指南。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内容及评价体系,应与我国国情及目前的发展阶段相适应,针对我国特殊人群的需求及特点来制定和完善。在对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融合教育,以及残疾人运动能力的教学、测量与评价课程;增添实践课程,鼓励在校特殊体育师范生接触残疾儿童,为将来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4、培养方式灵活,需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国几所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其基本的培养形式为全日制的、四年的特殊体育的专业培养。这种培养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需要。美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学制一般情况下为四年专业培养和三年体育教育专业、一年特殊体育教育的混合形式并存。另外,为了弥补特殊体育教师人才流失带来的教师短缺现象,美国采取了面向全体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证书培训课程,这一举措缩短了培养时间,缓解了社会需求矛盾。而台湾地区在培养特殊体育教师模式上分为高校专门人才培养和在职进修培训两个类型,形式则更灵活多变,比如通过举办或参与国际特殊体育研讨会、举办“做中学”形式的专题师资培训、设置巡回辅导教师和教师校本培训为加强专业辅导、以地区性活动为载体的教师培训及以书籍、期刊、网络为媒体进行教师培训等“小、快、灵”的形式加以培养。我们在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培养方式。

3.5、在培养过程中坚持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

“师德”教师群体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而特殊体育教师面对的是特殊群体,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师德”对于特殊体育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在特殊教育过程中,认知能力差,运动能力弱,整个学习过程缓慢;学生具有学习机械化、情绪多变的特点,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复杂而极其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反复、耐心地指导,以满腔的热情对其进行教育,以一颗至诚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所以一个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对特殊教育工作倾注了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做到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享受。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4、结语

当前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点亮了特殊体育事业的新篇章,特殊体育师资在特殊体育事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研究的重要性。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特殊体育师资力量培养起步不久,其培养体系需要不断完善。而且目前我国的特殊体育教师还没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因此有些地区的特殊体育师资力量流失严重,所以我们的师资培养任重而道远。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坚信我国的特殊体育事业一定能谱写新的篇章!

[1]2OO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教育部内部材料,2010. 97.

[2]Paul Jansma, Ronald French,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activity, sports and recreation.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College Div,Englewood cliffsNJ, 1994.17.

[3]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56—58.

[4]朱卫东,叶巍,李文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35-537.

[5]赵志荣,高凤山,殷红.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10):88—90.

[6]Bird,P.,Gansneder,B.Prep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s required under Public L 1w 94—142[J].Exceptional Children,l979,45:464—466.

[7]Depauw,K.Nationwide survey of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in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Health[J].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Journal,l979,42(2):28.

[8]Orkley,T.W.evaluation of direct service delivery and teacher trai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for handicapped students in Arkansas(adapted),Texas Woman'S University, retrieve in 7 December,2008[EB].

[9]Churton W.M.Addressing Personnel Preparation Need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J].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I Y,l986,3:118-123.

[10]Jansma P., Surburg P.Competency Guidelines and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995, 12:307—322.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