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网球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6-03-13 18:57付春雷李雪琪郑佩璇宋鹏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教学模式

□ 付春雷 邴 川 李雪琪 郑佩璇 宋鹏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网球教学模式的研究

□ 付春雷邴川李雪琪郑佩璇宋鹏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网球是一项健康、时尚的户外运动项目,受到广泛高校师生的喜爱,同时学校也开始重视网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网球运动能够让人强身健体、放松压力,高校大力开展网球运动项目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大力发展网球运动就需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的补充,然而高校大量存在师资数量和力量不足的现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高校网球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球类协会,是当前高校弥补场地不足的有力措施,探寻高校网球教学的合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能够持续开展下去。

阳光体育高校网球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网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国内高校也非常重视网球运动,因此,很多高校纷纷开设网球这门课程,由于我国网球运动起步较晚,教学方法以及模式跟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远,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上存在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导致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水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为此,怎样创新网球教学模式,从而提高网球的教学水平,是每位体育教师值得深反思的问题,因此,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义不容辞的。

1、高校网球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仍然使用班级上课制进行网球教学,一对多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很普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不适合全员参与的网球运动。传统教学模式,一对多的简单演示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动手实践,大力推行网球运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取得显著的成效。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对每一项技术动作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再用多球练习的方法和挥拍练习让学生反复重复这项技术来达到熟练。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运作口头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户外网球运动的进行,口头的教学忽略了以学生学习的主,从而片面的以教师讲课为中心,口头的教学很难让户外课生动形象,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此以往,只会让有兴趣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没有兴趣的学生很难培养兴趣。以至于很难实现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大力发展网球运动的主旨受到限制。使得学生在运动场上很难做到口头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成效不大,师生都陷入盲目被动的境地。

2、影响高校网球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2.1、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在高校网球运动中投入不足的问题普遍比较突出。一方面是高校网球设施的建设投入跟不上高校扩招后学生数的增长,很难实现学生的户外运动需求;然而另一方面是学校相对比较重视专业的积累,而忽略人才的全面培养。学校的侧重点的转移户外运动项目资金的缺乏。因此,绝大部分的高校校内运动场地都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课后运动需求。然而还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大学生的扩招使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匹配程度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使教育教学产生严重的了不协调。一对多的教学方式,使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大多数网球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有的教师还担任行政职务,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网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外网球活动的学习积极性。

2.2、高校阳光体育宣传不够、网球文化氛围不浓

阳光体育的口号宣传力度不够,在中心学的教学侧重点依然在升学考试上,忽略了阳光体育的健身强体的本质,从而新的体育项目很难在中小学落实开展。篮球、足球运动是中小学常规体育项目,有很好的学习氛围,然而新项目的开展受到阻碍,很大一部分学校即使开展了相应的运动项目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在课业压力和教学基础的不足的前提下,使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没有相应的运动基础。

2.3、高校课程设置和安排的问题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找个好工作对于还未接触社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就把一些课程压缩或提前,所以大四之前一般学校就已经结束了技术课程。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体育课在大学高年级就不上了,缺失了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学生也提前告别了体育运动。大学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课业设计也十分完善,在专业课余设立了相应的兴趣选修课,使学生丰富了自己的课后时间。从而达到健身和放松的目的。然而选择权过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会主动放弃兴趣的培养,过于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略了高校课程安排的本质。

2.4、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高校网球教学中,依然采用三段式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法、重复练习法和示范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虽然在教学强度和实践训练上有所保证,但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无法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进行网球训练,教学成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高校网球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3.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网球教学设施

学校领导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健康的体质下达到学习课程专业的目的。所以学校重视网球运动项目的开展,重视对户外网球运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和户外运动的教学设施网球运动全民化的发展。当人们意识到户外网球运动所带来的益处,从而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良性的运转只会让网球运动更加平民化大众化,这样既可以推动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又可以完善高校网球教学设施,为网球课程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3.2、加强网球社团建设、促进校园网球文化发展

户外网球运动的推行,自然少不了学生的踊跃参与。学生是关键部分更是主要部分,只有学生广泛参与才是组织的目的。然而广泛的参与自然少不了同学们深厚的学习兴趣,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户外网球运动,所以我们大力提倡上学生和老师走出教室,走到运动场上,老师言传身教,学生模仿练习。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在,也达到了健身和放松的目的。在大学校园可以以兴趣为先导,发展网球社团,让学生自愿选择,自主学习。社团多是以兴趣相聚,部分年龄和身份,教师和学生自主以兴趣会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班级上课的限制。网球协会的作用在网球学习中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网球协会的作用,在课后形成由教师指导学生、由学生指导学生的多球训练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社团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建设也会影响学生的喜好选择,网球协会也是一个运动文化的宣传平台。通过网球社团定期举办各种比赛来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对于推动校园网球运动的发展,普及校园网球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现如今,虽然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但是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在学校学习期间好好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储备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高校教学理念以及课程安排子啊一定程度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运动。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安排课程选择和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状态,适当的运动也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提升为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高校合理安排课程,使学生每天都有时间锻炼,养成每天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也可以积极推广网球比赛,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网球文化,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体育课程学习结合网球协会的学习,同时加强协会教练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准为网球教学的发展夯实基础。

3.4、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保障网球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也十分重要。要不仅符合学生学习而且符合教师教学。网球运动中的技术动作较多,如发球、击球、移动、截击球、挑高球和高压球等,高校网球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和身体条件等方面出发,选择合适的网球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网球教学的效果。其次,高校网球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与示范,然后让学生机械性的练习。

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如PPT教学、网络技术、视频等辅助设施。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加强网球理论教学,并使学生能在课内外将理论与网球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网球学习,促进网球教学的发展。最后,高校网球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然后对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动作习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网球比赛的视频,分析视频运动员的各项网球技术和技巧,让学生细细揣摩和体会;采用循环练习方式训练,这样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单调。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户外网球运动项目是大学体育项目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其他球类项目,让学生在众多的球类中更愿意选择舒适时尚的运动方式。在网球运动项目的大力推广下,网球项目的发展有赖于师生的共同配合。专业的教师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专心的学习运动技巧,达到师生和谐进步的氛围。更多的学生参与,更多的文化交流,使网球运动成为体育球类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2、建议

4.2.1、鼓励高校成立网球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来提升网球运动水平。

4.2.2、高校应突出网球协会的自主性,组织网球比赛促进学生在网球方面的技术交流,同时提高指导老师的技术。

4.2.3、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引导网球协会的教学活动开展。

4.2.4、注重高校选项课体育教学与网球协会教学相结合,处理好高校体育教学与网球协会教学的关系,相互促进。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6.

[2]李敏卿.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3,9(5).

[3]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813-816.

[4]唐时虎.对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再思考—兼与孙有平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6,(4).

[5]魏玉琴.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19-120

[6]毛晓荣,“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97-100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不正经运动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