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探讨

2016-03-15 06:42申彦舒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娄底41700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网图书馆服务

申彦舒(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娄底 41700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探讨

申彦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娄底 417000)

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性为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可能。运用物联网技术,可及时与准确地收集并发现、处理和管理就业信息,实现就业信息的全方位感知、就业信息的全员覆盖、就业工作的全程动态管理。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需要转变就业信息服务理念,架构物联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变革就业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就业信息服务机制。

物联网;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

随着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RFID、全球标准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广泛应用,物联网已成为被国内外各个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作为信息服务的前沿机构,其正在积极构建图书馆物联网。近年来,物联网在图书馆的应用初显成效,从2006 年2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的“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运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如深圳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陇西县图书馆以及武汉大学图书馆等也陆续使用了 RFID 技术。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的青睐,已经有超过2 000家图书馆安装了RFID系统[1]。理论上,国内学者也围绕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构建[2]、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架构[3-4]、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内容以及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研究[5-6]。

一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7]。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主要特点。当前,我国存在就业信息资源匮乏、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滞后、就业信息收集缺乏主动性、就业信息服务缺乏交互性等问题,可将物联网技术作为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架构的重点。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性为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可能。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RFID技术、M2M(machine to machine) 技术、网络(互联网与传感网)技术是支撑物联网的三大技术[8]。RFID 技术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其最大特点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M2M技术是机器对机器的通信技术,但它的应用范围绝不止通信业,还可用于双向通信,如远距离收集信息、设置参数和发送指令;网络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等于一体的技术,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性为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它可以及时与准确地收集并发现、处理和管理就业信息,实现就业信息的全方位感知;可以实现就业信息的全员覆盖;实现就业工作的全程动态管理等。

(二)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将充分发挥物联网“人物相联”“物物相联”的优势,实现就业工作全程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效率;有助于有效采集、整合分散于学院各部门的就业信息资源,为毕业生和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市场;构建起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各方人员的沟通与合作桥梁。因此,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就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引起就业信息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变革,最终将提升就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创新平台的构建

(一)转变就业信息服务理念

由于受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就业信息服务模式是“以资源为中心”,仅仅停留在单向的、点对点的服务层面,缺乏交互性。物联网时代,就业信息服务的工作模式将发生改变,就业信息服务理念将从传统被动的、单向的、浅层次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联网的、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已成为资源与技术服务的融合。因此,新技术的采用对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信息服务工作者应富有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物联网技术及相关知识,积极转变角色,立足于用户需求,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更新就业信息服务理念,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要求。

(二)架构物联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RFID技术、云计算、Pachube 服务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技术,构建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和计算机集成设备组成,在结构上可分为四层,分别是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围绕用户按需提供相应的服务,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集中组织管理、存储、融合分析处理。

图1 物联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图

1.感知层

感知层包括由RFID系统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作用是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采集动态传感数据信息。物联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就是大数据处理,运用RFID技术,实现对就业平台动态信息的筛选和甄别,满足用户精品化、集成化的就业信息需求,避免了在不可胜数的就业信息资源里寻找有价值信息的艰难,为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提供了数据基础。

2.传输层

传输层汇聚感知数据,通过各种网络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当前,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由独立的信息传输技术发展到了信息融合,可以实现即时通信,大大满足了用户对就业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交互性的需求,从而实现就业信息的充分交流和互动。

3.处理层

处理层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将网络内大量的信息进行安全控制和数据状态的管理,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是应用层各种应用的基础。随时随地获取、处理就业的动态信息,实时提供就业信息内容。

4.应用层

应用层可以建立各种应用,包括服务器程序和就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以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功能,如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开发职业测评系统等服务,以缓解或解决用户就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三)变革就业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

物联网相对传统互联网络,最大的特色是前者具有“感、联、知、控”等功能。在就业信息服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使得就业信息服务的应用架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势必导致就业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变革。不能简单地认为将物联网技术叠加到传统就业信息服务上就是所谓的新服务,图书馆要充分依托物联网技术平台,积极调整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发现和重组各种资源和优势,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辐射能力,丰富服务内容与形式,实现读者与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部门之间零距离的信息交互、跨馆之间就业信息的相互感知,提供更强大的信息融合与个性化服务以及更为全面、深入、智能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以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四)创新就业信息服务机制

物联网环境下,就业信息服务机制主要包括服务保障机制、协同机制和服务评价机制。就业信息服务保障机制是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组织保障。就业信息服务协同机制旨在实现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地区的就业管理部门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图书馆可通过制定长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加入与物联网有关的组织或联盟,通过物联网联盟建设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就业信息服务评价机制是就业信息服务创新的外在推动力,同时也是检验就业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调动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人员的热情,而且还能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先进性为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可能。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将物联网技术与就业信息系统相结合,可改善用户体验,为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就业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1]鞠芳.试析物联网时代的智憾图书馆建议[J].新世纪图书馆,2010(6):86-89.

[2]李佳.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

[3]张海营.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馆藏推荐服务平台构建[J].图书馆杂志,2013(12):33-36.

[4]杨莹,潘无名.基于物联网的学科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5):99-101.

[5]贾英霞.物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J].河北科技图苑,2013(5):90-92.

[6]杨辉,郑军.物联网环境下智能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3):2-4.

[7]李峰,李书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66-70.

[8]徐军玲.物联网技术与图书馆的智能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14-117.

(责任编校:杨丽英)

An Analysis of IOT-Based Library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SHENYan-shu
(Librar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library to build an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with which employment information can be accurately collected, searched, processed, and managed without delay. As a result, we can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will be informed of and has access to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nd that the whole-process of the employment work can be managed in a dynamic manner. To establish an IOT-based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we need to change our service philosophy, construct an IOT-based service system,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form, and innovate our service mechanism.

Internet of Things; library; employment information

2016-10-11.

申彦舒(1979—),女,湖南邵东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

G252

A

1673-0712(2016)06-0070-03

猜你喜欢
联网图书馆服务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抢占物联网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