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人生路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启示

2016-03-15 23:11李程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潮州52104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生路人生观诸葛亮

李程(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潮州 521041)



诸葛亮的人生路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启示

李程
(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诸葛亮的人生路是艰难的,但也是成功的。他在树立人生志向、选择人生道路、如何将“学”与“用”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等方面,都给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诸葛亮的人生路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巨大启示。

关键词:诸葛亮;人生路;大学生;人生观;启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聚真、善、美于一身的道德模范,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化身。诸葛亮的人生路虽不顺畅,却是那么光彩照人,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巨大启示。

一、志存高远,勤奋苦读

一个人怎样活着,关键在于他的人生志向。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与他人生志向的高低密切相关。虽然说志向高的人不一定就能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不会有很大成就。

诸葛亮的人生志向可谓高远。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裴注之《魏略》还讲到这样一件事:时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陈寿评论说:“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诸葛亮的志向“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和公威的志向相比,正像“鹍鹏已翔于辽廓,而罗者犹视于薮泽”一样。[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诸葛亮很早就确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他的志向不在于边鄙,而存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不是罗者之志,而是鹍鹏之志。他要像管仲、乐毅一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仅有高远的志向是不够的。要实现高远的人生志向,还需要有实现高远人生志向所必须具备的真才实学。为此,诸葛亮排除了各种干扰与诱惑,埋头若读,为成就远大的人生志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殿富说:“中国自古就把‘少年得志,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称为人生三不幸,为什么呢?少年得志者,少有长久,因其根基不深,本必不固,其叶安茂?”[2]286并分析说,诸葛亮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刻苦攻读,就能够做到升官发财,这是因为他“有许多政治条件可以利用:刘表是他岳丈的连襟,两个姐夫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师友皆为名士,若想在荆州作官职,易如俯拾芥籽,但他对此不屑一顾”。[2]287可以想象,如果诸葛亮没有远大的志向而很早就出来做官的话,那么,他的官能做多大呢?他的成就又能有多大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上还会有这么一个经天纬地的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吗?正因为诸葛亮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诸葛亮“用十年时间一根一根地扎满了两翼的羽毛……,如饥似渴般地到处寻师取友,研习未来职业与志向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2]287而正是有了这些知识与本领,诸葛亮初出茅庐未经三五载,就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蜀汉政权。

大学生处在青年时期,正是确定人生志向的关键时期。立志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可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立志。并且,确定怎样的人生志向,关系着人生的走向和人生道路;确定人生志向的高低,关系着一生所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诸葛亮之所以能有巨大的成就,首先就在于他有鹍鹏之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如果想成为像诸葛亮那样的伟人,为何不现在就确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呢?

再者,大学生也正处在积累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实现人生志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现在积累知识的多少与将来走向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生志向密切相关。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诸葛亮可谓是天才,但如果没有十余年的刻苦攻读,他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吗?因此,即使是天才,获取广博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一般人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平等的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我们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里,获得竞争的优势,进而实现人生志向,关键在于自己的竞争实力,而这种实力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主要取决于拥有知识的多少。因此,要想成为像诸葛亮那样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我们就要利用现有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多读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二、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古代大思想家荀况曾经说过:“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善择之者王,不善择之者亡。”周殿富对此评论说:“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命运如何,不惟在于内部修为与外部条件制约,更关键的在于选择。”[2]323

诸葛亮可谓是一个善择者。他没有选择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曹操集团,也没有选择政权基础较好的孙权集团,而是选择了当时实力最弱的刘备集团。而正是这样的选择使得诸葛亮获得了最大的成功。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周殿富分析说:“其一,‘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曹操是汉贼,孙权是野心家,孔明不屑为伍;其二,曹、孙已有很大发展,如果诸葛亮投靠了曹、孙,最大限度不过是锦上添花,诸葛亮的志向并不在此;其三,他认为刘备比曹操、孙权更适合自己,无论是刘备本人还是这个集团的处境,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这里正需要他,他也正需要这个集团和这个主公。”[2]324周先生说的这三点都对,但我觉得诸葛亮的选择还有几个重要原因:其一是诸葛亮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于诸葛亮。诸葛亮选择刘备集团,有报恩的因素。这一点可以从诸葛亮的文章中反映出来。诸葛亮在《察疑》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当然,诸葛亮知道,刘备三顾茅庐于己,这是对自己的充分信任,而这种信任正是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前提条件。其二是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一个可以辅佐的明君。诸葛亮通过对刘备三顾茅庐的考验,知道刘备为人宽厚,不仅能礼贤下士、待人心诚、能宽容人,而且还很有雄心,很有韧力,是一个难以多得的可辅之君。关于刘备的为人,《三国志》是这样评说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而诸葛亮又特别看重主公的贤明与否。他在《阴符经注》中写道:“太公九十非不遇,盖审其主焉。夫臣尽其心,而主反怖之,不亦难乎?呜呼!无贤君,则义士自死而不仕,莫若散志岩石,以养其命。”其三是诸葛亮认为刘备的帝王大业可以造就。且看诸葛亮的分析:“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见,诸葛亮对当时的形势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对未来形势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他知道,经过他精心的辅佐,刘备政权是完全可以建立起来的。

人生道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选择对了,就有可能获得成功,选择错了,就有可能一辈子也不能获得成功。俄国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说:“如果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就会找到你。”可见道路选择的重要性。诸葛亮之所以获得成功,还因为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总结诸葛亮选择人生道路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其一,选择人生道路,要选择一条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发展道路。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建立起蜀汉政权,那是因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有历史发展的趋势,还因为刘备深得人心,建立蜀汉政权也符合蜀汉地区人民的愿望。在今天,大学生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发展道路应该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应该选择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其二,选择人生道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而又具有发展前景的道路。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了刘备,是因为和刘备集团合作更有利于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还因为和刘备集团合作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性格禀性、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等因素各不相同,在选择人生道路时,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既适应自己发展,又具有美好前景的发展道路。其三,选择人生道路,要选择一条具有开创性的道路。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因为成功的道路上往往是崎岖不平而又荆棘丛生的,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需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需要具有开创性的精神。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诸葛亮的人生路可谓是艰难的,也可谓是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他选择了一条常人认为不可取的道路,面对曹操、孙权和刘备三种势力,他没有选择跟随曹操这条最容易走的路,也没有选择跟随孙权这条较容易走的路,而是选择了跟随刘备这条最艰难的路。诸葛亮成功了,他的正确选择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走别人的老路是很轻松,但想获得成功却很难。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理应勇挑重担,选择一条与自己的知识及能力相当而又具有开创性的人生发展道路。

三、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生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要有渊博的学识,即丰富的理论;其二是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并且这两者还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

诸葛亮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在于他既有丰富的理论,又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周殿富认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统中原,兴汉继绝”的一整套战略思想,这套战略思想既充分体现了诸葛亮高深的理论素质,又充分体现了诸葛亮高强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上看,诸葛亮精通历史,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兴败的经验教训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历史发展经验,诸葛亮认为刘备具备了成就帝业的条件:其一,天下必然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从来没有偏安割据很长久的政权。其二,中国古代正统的思想讲究“名正言顺”,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又被汉献帝承认为皇权,这种身份无疑对其成就霸业是一面政治色彩鲜艳而又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旗帜,因此,刘备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和政治优势。其三,中国古代的政治经验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既能做到礼贤下士,又能做到爱民如子,必然深得民心,具备了做一个为百姓所拥戴的明君的素质,因此,刘备具备了实现国家统一的必备条件。从现实上看,诸葛亮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认为刘备也是可以造就帝业的。这一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得很清楚,基本意思有二:其一,天下大乱,存在各种势力,各种势力彼此消耗,又彼此制衡,这有利于刘备在各种势力的缝隙中生长下来。其二,孙权拥有江东和曹操控制着北方,虽然暂时无法与之争锋,但荆、益两州却是政治统治较薄弱的地区,完全可以为刘备所利用,并争取过来成为刘备统一中原的基地。可见,诸葛亮“一统中原,兴汉继绝”的战略思想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一理论又成为指导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诸葛亮在实践中始终不渝地贯彻这一战略思想,从而使刘备从一个逃亡的政治乞丐,成功地转化成为一个与曹操和孙权并立的封建帝王。

诸葛亮是一个理论家,又是一个成功的实践家。周殿富感慨道:“在历史的天幕上,不乏智若天河的天机星座,也不乏气如长虹的天狼星座,但往往是思想家不懂实践,政客吏佐又缺少思想,而诸葛亮则是既有经世致用的思想理论,又能用自己的一生卓有成效地实现自己的思想。这就一面用思想为自己的实践插上理想主义的旗帜,另一面又用自己的实践为这面旗帜浸染了夺目的光辉。”因此,周殿富称诸葛亮为“长于实践的一流的战略家”。[2]838-839

那么,怎样才能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诸葛亮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诸葛亮在学习时不死抠书本,不脱离生活。他是一边耕读不懈,一边观察社会,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研究时事,并经常与他人一起研究学问与时事,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而又在学习中联系实际。诸葛亮还非常注重把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他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使得他能够广泛地交叉地接触到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官场文化、庶民文化,后来在隆中定居时他将这些文化融合起来,具备了较强的兼收并蓄及自我整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使他不断成长,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天下奇才。

大学生正值学习理论的大好时机,还没有直接参与社会实践。但怎样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它去指导社会实践。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呢?从诸葛亮的做法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一是要根据将来参加的社会实践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理论。每个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的范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用所学习的理论去指导自己将来的实践,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有选择地、重点地学习一些理论。二是要学习诸葛亮的学习经验,在学习理论期间要经常地深入到社会当中去,了解一些与我们所学理论相关的社会实际。三是要将上述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既在了解社会实际的基础上,带着有关问题去学习,又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问题的研究。四是要将所学习的所有知识进行融会整合,并将它们转化成为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力克困难,不懈努力

诸葛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从离开隆中到逝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可以称得上他自己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官渡之战后,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势单力弱,生存下来就很难,要图发展何其难也?!是诸葛亮谋划着与孙权结成联盟,也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克服了重重阻力,成功地劝说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这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使得刘备拥有了荆州这块立足之地。接着,诸葛亮又谋划着占有益州,从而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刘备死后,南中地区发生叛乱,孙、刘联盟也遭到破坏,北方曹魏大兵压境,蜀汉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正如诸葛亮之上疏所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且看诸葛亮是怎样努力的:“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为巩固蜀汉政权,一方面派邓芝出使孙吴,恢复和加强吴、蜀联盟,一方面自己又亲率大军征讨南中,不避艰辛,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终于安定了南中,使蜀汉政权重归于稳定。自建兴五年到建兴二十七年之间,诸葛亮为了实现“兴汉继绝”的志向,六出祁山攻魏,虽没有达到“一统中原”的目的,但他努力了,而且付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的努力直至生命完全终结才告终止,真正兑现了他在刘备即将死去时所说的“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承诺。诸葛亮的拼死努力,为蜀汉政权的存继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得成功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是,成功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困难和阻力的,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有诸葛亮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社会环境里,又很少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因此,非常缺乏为了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甚至是遇到困难或挫折,就有轻生的念头。了解到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后,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来源于他的不懈努力,就是被人们奉为神明的诸葛亮的成功也是如此。因此,德国小说家亨利希·曼说:“希望是美好的,她令人神往、追求,但是希望伴随着风浪,贪图安逸的人,他的希望不过是一带道路,一种幻境。只有敢于和狂风巨浪拼搏的人,希望才会开出鲜花,结出硕果。”著名作家陈安之说:“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绝不会成功。”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就应该早早地做好吃苦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尽量多地参加些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

诸葛亮的人生是成功的,虽然诸葛亮辅佐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最弱的一个政权,蜀汉政权在历史上也只维持了五十多年,但是,诸葛亮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千古名相,他的声誉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周殿富评论说:诸葛亮“只是一心一意地做事,为他的统治集团开拓事业,从而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这是他的全部身心之所在”。又说,诸葛亮之所以为人所称赞,“关键在于他一切为了事业,一切为了蜀汉政权,一切为公而不循私”。[2]848-849夏日新评论说:“千百年来,他的智慧和品格,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之一而代代传颂,诸葛亮作为一代名相的楷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3]《中国宰相全传》中说:“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一位政治家或军事家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世那么多的褒扬和赞誉。……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尤其对他的忠于信念、矢志不移、谦虚谨慎、克已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品格永远追缅和学习。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将永垂后世。”[4]可见,诸葛亮的成功主要在于,他高远的人生志向、他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他鞠躬尽瘁的精神和他永不停息的顽强意志。

人到底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应该为这个世界留下来点什么才有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为社会做出些事情和贡献来,而要想做出些事情和贡献来,我们就应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路,并一步一步地朝着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学习诸葛亮的人生奋斗经验,我们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要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并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计划统一起来,选择一条既适合自己发展,又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力量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多读书,并努力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一种能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所用的能力;最后,应该做好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的思想准备,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总之,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理想、有智慧、有能力、有努力。而要想获得像诸葛亮一样的大成就,就必须有大理想、大智慧、大能力和大努力。

参考文献:

[1]戴逸.《三国志》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343-1344.

[2]周殿富.武侯诸葛全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夏日新,王廷武.名相成败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70.

[4]魏洛,郑福田.中国宰相全传[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320.

责任编辑黄部兵

The Enlightenment of Zhu Geliang’s Lif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LI Che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Zhu Geliang’s life was tough, but successful. He ha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all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life ambition, to choose the road of life, to combine“learning”with“applica⁃tion”, and to achieve their life ambition through their own unremitting efforts. Zhu Geliang’s life had vital en⁃lightenment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

Key words:Zhu Geliang;life;college students;outlook on life;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李程(1965-),男,湖北大悟人,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办课题(项目编号:GD11XZZ01)。

收稿日期:2015-07-16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6)01-0089-05

猜你喜欢
人生路人生观诸葛亮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瞻前顾后走好人生路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漫漫人生路,感恩每一场遇见
风雨人生路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守规矩才能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