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王良知思想之比较*

2016-03-16 06:53张树俊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日用泰州王阳明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淮南三王良知思想之比较*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泰州学派在继承王阳明良知说的基础上,从自然角度对良知问题进行了新的认识和阐述,并在不少方面突破了王阳明道德良知的杵臼,颇具理论创新的成分。当然,在具体认识上,“淮南三王”的观点也有差异。王艮从自然角度论述了良知的自然、完美与不须人为。王栋十分赞赏王阳明的良知说,但同时又对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否定、补充与辩解。王襞突出良知对人的主宰作用,既继承了王阳明的思想,又接受了王艮的思想。所以,王襞综合了王阳明、王艮的思想,其良知思想具有独特性。

泰州学派;淮南三王;良知;思想比较

在良知问题上,泰州学派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说,承认人初生的道德完美性。不过,泰州学派在王阳明的道德良知说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然”的成分,并从自然的角度对人的初生良知的完美性以及良知不须人为进行了论证。当然,由于“淮南三王”(王艮、王栋、王襞)对良知内涵的理解以及各自的不同,他们各自的良知说,也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①泰州学派诞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消亡于明万历三十三十二年间(16021604),前后持续76年左右。泰州学派是一个遍布全国的大学派,也是一个极具启蒙性质的平民哲学学派。创始人王艮(14831541),其次王襞(15151587),族弟王栋(15091581)均为该学派核心人物。本文试从他们各自的具体论述加以初步的比较,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王艮自然完美不须人为的良知观

良知思想是王艮继承王阳明思想的组成部分。王艮对王阳明的“良知”学说非常崇拜,并多次对王阳明授他良知之学表示感激。他说:“圣师专以良知教,贤友当为切己箴。”(《和王寻乐韵》)[1]他甚至把良知看成是一切知识的根本,认为,良知之外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了,因而,人有了良知之后,也就不需要再探求什么知识了。事实上,王艮一生在讲他的“身是本”“百姓日用是道”,同时一生也是在弘扬“良知”的。当然,王艮的良知思想与王阳明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把“良知”与他的“身是本”“百姓日用是道”等思想一体化了,这是很有新意的。

什么是“良知”?王艮说:“良知者性也,即是非之心也。”(《奉绪山先生书》)[1]也就是说,能够明辨是非的“天命之性”就是良知。王艮的这一解释是就道德角度而言的。王艮还从自然角度论述了良知的先天性。他认为,良知具有自然属性,因而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王艮所要说明的是:“良知”是天然存在的,是不需要思考和学习的东西。这里有一个人们需要关注的问题,王艮巧妙地将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两者统一起来了。他讲的“良知”是“天理良知”,其他所说的“天命之性,即天德良知也”也是这个意思。(《和万鹿园诗》)[1]

王艮的“天理良知”或“天德良知”看重的是人的生理、知觉本能,强调的是良知的自然天性。换句话说,王艮重视的是良知的自然性,而不是良知的先验性。在王艮看来,“良知即性”,不需要去“求”。为此,他得出下列结论:(1)天赋良知“往古来今人人具足。”(《答朱思斋明府》)[1](2)天赋良知无多无少。(3)良知天性都很活泼。(4)良知乃“人伦日用之间举措之耳”。(《答朱思斋明府》)[1]他还认为,时时、事事、物物都有“中”,同样,“良知”也具有“中”的特性。王艮的这些结论,内容丰富,不仅揭示了良知的天然性,还揭示了良知的平等性、活泼性、日用性。

由于王艮对“良知”与前儒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在“致良知”问题上,王艮就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王阳明在修养方面提出的是“致良知”说,并特别强调要在“致”上下功夫。而王艮则明确指出“人性上不容添一物”。(《答林子仁》)[1]因为良知是“天然自有之理”,所以良知不须“着意”,“才着意,便是私心。”(《语录》)[1]在良知面前,要遵循自然法则。王艮反对人的主观安排,他认为良知自自然然,所以不要人为地去安排思索。如果有了人为安排,良知就会失去自然的本性了。因此,王艮对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并不赞成,他所奉行的是“良知致”,也就是良知自然而然地到来。

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王艮在其良知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良知原有不须知”的主张。(《次先师答人问良知》)[1]他的这一思想渗入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所以,有人提出如何致良知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无思也,无为也。”(《答问补遗》)[1]应该说,王艮的这一思想虽然有先验论的痕迹,但他终于突破了王阳明“良知”说的杵臼。

二、王栋自明自致的良知观

王栋与王艮一样高度肯定王阳明良知学说的价值。他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不仅是教育学者们的“用功口诀”,也是圣学的真正要旨。这种真正要旨,就在于能“明德真旨”,能让人心灵体自知自明,“一悟而入”。(《会语续集》)[2]王栋自己也坚持以良知来立教,以良知来净化道德。总体上说,王栋的良知思想继承了王阳明、王艮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

王栋也认为,“良知”是自然自明,非常简易、不需雕刻的东西。由于良知本体“生化于感通”,所以在良知面前,他反对“扩养”之功,主张“不着商量,不烦意见”。(《会语正集》)[2]因为良知本体具有“寂然不动”“不虑而知”的性质,因此王栋同王艮一样反对王阳明“致良知”说的一个“致”字。值得注意的是,王栋在宣传良知自然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认为良知具有道德自觉功能。他认为,如果人有了良知,就会自觉去克私去欲、为善去恶。

在反对“致良知”之“致”方面,应该说王栋比王艮深刻,也更有理论高度。王栋是把“良知”与“致良知”放在两个不同层面进行探讨的。他认为,关于“致良知”的“致”,可以是良知本体的工夫,也可通过良知本体的工夫的结果来验证良知本体。这里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使本体与工夫融合无间。王栋的这些思想大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理论”的意蕴。不过,王栋特别强调的还是将良知本体落实于实践的工夫,而这种实践工夫又是自然而然的工夫。所以,王栋不主张“致良知”。他说:“识得原本性灵,无贰无杂,方可谓之良知。”所以,“致良知”则不可。(《会语正集》)[2]为此,王栋一般只说“见在工夫”,(《会语续集》)[2]而不说“见在本体”。

由于良知自明,无需雕刻与扩养,所以,王栋不主张“自私用智”。他认为,良知明晰,明德不昏,所以,“不必加知”,也“不必加明也”。(《会语正集》)[2]王栋还认为,为学工夫,关键要“见得天性灵知”。如果“见得天性灵知”,就能自然感通,真性流行,而不必苦思冥想,更无需用计安排。因为“良知自辨,良知自真,凡涉于迹者,皆非真也。”(《会语正集》)[2]王栋这里所要突出的还是良知的自然属性,这与王艮的思想是一致的。

当然,王栋也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作了一种巧妙的辩解。他说,王阳明的致良知只是他早期的思想。实际上,王阳明后来也觉得他的“致良知”的说法不太妥当,因而,他就不再说“致良知”了。可惜,王阳明这一思想变化,许多人没有注意到。

三、王襞率性体悟的良知观

王襞与王艮一样,非常重视良知的作用。他在写给耿定向的信中说:“千圣道脉本有真传,瓦缶雷鸣,谁其辨之?辨弗明,姑弗计其如误,有志之后学也,何哉?良知二字实开关启钥之至诀,入圣之要津。愚夫愚妇易知易从者,以人显,以人晦,从古然也。”(《上耿都宪翁书》)[3]不过,王襞的良知论与王艮、王栋也有不同。

王襞不仅继承了王守仁、王艮两人的思想,而且在良知问题上综合了他们两人的观念,所以,王襞的良知思想与王守仁和王艮不完全相同。比如,王襞把天命看作是自然所赋予的“纯粹至精”的良知本性。他认为,由于良知的“本然之体”是至灵与纯粹至精的,所以不得杂纤毫意见。同时,王襞认为,良知的这种“本然之体”也是刚健中正之性的表现。所以,如果有分毫作见加入其间,不仅影响良知的纯粹至精,也影响良知的中正要求。另外,王襞还指出,良知的“本然之体”或“本然之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也是能够在百姓日用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一物不存非窈渺,纤毫落见失元初。”(《次董罗石翁余字韵》)所以“有所见便是妄”。(《上道州周合川书》)[3]

关于“致良知”问题,王襞也不主张“致”。他认为,良知“本不假纤毫人力于其间”。(《语录遗略》)[3]不过,王襞在良知“无为”方面,主要讲“不犯手”。对此,王士纬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述:王襞在讲解王艮的良知思想时,突出良知“中”“易简”等特性,所以王襞强调“不犯做手”,反对“与蛇画足”。(王士纬《东厓学述》)[4]事实上,王襞的“无为之学”比王艮更为激进。(《寄庐山胡侍御书》)[3]如王襞反对读经书,钻书本,因为良知之性是人之本有的东西,它不在书册道理上,也不在言语思量上。由此,他在良知问题上反对外铄,他告诫弟子,学习不要“牵缠于后儒支离之习”。(《语录遗略》)[3]

王襞还认为,由于良知是人本有,自自然然,所以良知自觉不自觉地对人发挥着主体作用。按理,良知的主体——人会时时保持正确的知为。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人的行为会出错呢?王襞认为,人的行为出错,并不是人的良知有问题,而是人受了情欲等不良因素的干扰,进而良知“全做主不得”。(《语录遗略》)[3]为此,他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在于排除干扰,让良知(心性)重新成为主宰。而要排除干扰就要在尊重良知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心养性。王襞认为,正心养性就是恢复“寻常日用的心”。“寻常日用”主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与实践活动。这种需求与实践活动能使人获得满足和快乐。显然,王襞所讲的正心养性要的就是寻常日用的实践功夫。王襞的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王艮“良知即性”的思想,实现了良知本体论与实践论的统一。

[1]袁承业辑.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Z].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2]袁承业辑.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Z].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3]袁承业辑.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Z].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4]王士纬.心斋先生学谱[O].袁承业辑.清刻本,泰州馆藏.

Comparison on Conscience Thoughts of“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

ZHANG Shu-jun

(Party School of Tai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Taizhou 225300,China)

Based on inheriting the conscienc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the scholars of“Taizhou School”made a novel explanation on the conscience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e,which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Wang Yangming’s conscience thought to some extent.Certainly,the thoughts of“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also varied from each other.Wang Gen illustrated the nature and perfection of con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while Wang Dong agreed o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on conscience mostly,but also made some suplenmentary and explanation.Wang Bi focused on the dominating function of conscience to human beings,which was a unique ideology both inherit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and accepting Wang Gen's thought.

Taizhou School;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conscience;thoughts comparison

B248.3

A

1672-2388(2016)04-0047-03

2015-09-22

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日用泰州王阳明
幸福水天堂——泰州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泰州古韵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