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与国产喜剧片的话语狂欢

2016-03-16 20:59倪素平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喜剧片粗口黑色幽默

倪素平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黑色幽默与国产喜剧片的话语狂欢

倪素平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式在国产喜剧片中得以广泛运用,由此产生电影里的黑色幽默。在国产喜剧片中,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成为叙述主体,他们往往物质生活匮乏,担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以方言、流行语、粗口等多种民间语言形式多声共鸣,众语喧哗,在戏谑与调侃中,笑中含泪地体现民间生活百态,凸显社会心理,显现个人情怀。黑色幽默在喜剧片中的渗透,使得喜剧片呈现出独特的幽默风格和艺术品格。

喜剧片黑色幽默话语狂欢

一、喜剧片中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一词最初由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批评家安德烈·布勒东于1937年提出。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式,黑色幽默体现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那是“自我”战胜外部世界创伤的极端方式。后来美国小说家、批评家弗里德曼收集从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报刊上发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作品,并以《黑色幽默》为名进行出版,至此“黑色幽默”一词被广泛使用,并作为一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文学流派在美国流行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黑色幽默小说逐渐式微,但“黑色幽默”一词并未消失,反而作为一种语言模因由文学领域延展到艺术领域复制传播,尤其在喜剧片创作中被广为解读与运用,由此产生电影里的黑色幽默。

作为构成电影喜剧性的表现元素之一,黑色幽默使得喜剧片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趣味和美学风格。“黑色幽默”与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幽默”不同,“黑色”具有阴郁凄凉的形象色彩,悲剧意味浓厚;“幽默”则是以轻松、戏谑但含有深意的笑为审美特征。当“幽默”与“黑色”相结合时,“幽默”不再仅仅是引人发笑,而是使人感受到笑背后掩藏的痛苦。“黑色幽默”表达的是个人生存状态极为恶劣却又无法摆脱的窘迫,最终只能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缓解巨大的生存焦虑和令人窒息的压抑,它以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喜剧片是电影中深受观众喜爱的片种。近年来,以冯小刚的冯氏贺岁系列、宁浩的“疯狂”系列、徐峥的“囧”系列为代表的喜剧电影等深受观众喜爱,形成强劲的喜剧电影潮流。喜剧片带给观众笑声和喜悦,而笑的性质是最为多种多样的:笑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抑郁的、含泪的。发现人物的缺点是喜剧性的根源,但是如果被描写的人物身上的缺点正是当时社会缺点的话,对这二者的嘲笑便得到统一,这种笑是最深刻、最持久的,最意味深长的,这种笑就是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笑。以宁浩的“疯狂”系列喜剧片为例,影片多以生存在社会边缘生活落魄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聚焦荒诞的现实社会,以冷漠、自嘲的幽默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示现代生活带给当代人的压抑与困惑。影片表面是荒诞的,带有喜剧色彩的,但悲剧性却是非常深刻的,影片带来的笑是一种痛极而笑,悲怆的笑。笑中含泪的喜剧效果的取得与影片中的黑色幽默运用息息相关,而黑色幽默往往通过影片中的语言艺术得以准确的传达。

二、黑色幽默与喜剧片的话语狂欢

狂欢化是巴赫金诗学的重要命题。巴赫金指出:“狂欢节演出的基本舞台,是广场和邻近的街道。自然,狂欢节也进了民房,实际上它只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它不上剧院的舞台。不过,中心的场地只能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加入亲昵的交际。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狂欢广场,即狂欢演出的广场,增添了一种象征的意味。”[1]全民的参与性消解了所谓的神圣与崇高,人们在笑语喧哗中体味对上层统治阶级的颠覆与征服,以此实现暂时的自由与平等。在国产喜剧片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成为叙述主体,他们往往物质生活匮乏,担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以方言、流行语、粗口等多种民间语言形式多声共鸣,众语喧哗,在戏谑与调侃中,笑中含泪地体现民间生活百态,凸显社会心理,显现个人情怀。

(一)以方言体现民间生活百态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是以口语形式存在的通行于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古老的汉语发展到今天,存在多种方言。方言同共同语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它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成员寒暄互动,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独特性。随着时间的沉积,方言成为某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通过方言,可以管窥这一语言符号系统中蕴含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

人是造成喜剧性的主体。国产喜剧片中,常常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叙事对象,描写他们在现代生活中遭受的种种啼笑皆非的境遇,表现他们对命运与未来生活愿景的失望与希望。这些个性鲜明的底层小人物得以凸显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方言,方言本身就是小人物土生土长的语言,不同的语气、语调、音质的方言成为彰显人物个性的鲜明符号,方言是生成人物喜感的重要途径。

不同地域的方言具有不同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特定地域的经济状况、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相结合,逐渐锻造出方言特有的颇具辨识度的语言风格。一般说来,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语言表粗犷豪放,生动俏皮;河南方言浸染了深厚悠久的文化气息,热烈奔放,充满激情;山东方言重人伦亲情,古朴热情不乏生动;粤方言则语调丰富,语气温文尔雅,等等。虽然各方言差异很大,但生动、幽默、诙谐是方言表达的共有特征。因此,人物台词的方言化,可以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在喜剧片中,我们会听到形形色色的底层小人物使用富有泥土气息的方言尽情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特别是看似日常化的方言对白,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底层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跌宕命运,在欢笑的背后体会生活的五味杂陈。

宁浩的喜剧片尤其善用方言,山东方言、东北方言、陕西方言、闽南方言、重庆方言等各地方言荟萃,营造浓郁的喜剧气氛。例如《疯狂的赛车》中年长的业余杀手常常把“机遇决定命运”“做人要有原则”挂在嘴边;台湾黑帮老大煞有介事地宣称“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这些方言对白语言都令人捧腹,这些语句本身所具有的崇高意味被脱冕消解,反讽、戏谑意味浓厚,造成黑色幽默式的表达效果。

(二)以流行语凸显社会心理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历史的流变,社会心理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都会通过语言,尤其是流行语得以折射反映。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点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或语录。流行语的产生往往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触发,而它的广泛共鸣与回响是因为流行语蕴含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引发了公众情绪的认同与感染,集中反映了人们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看法与评价。

喜剧片中的电影话语经常可以捕捉到当前的流行语。这些活跃在科技、教育、健康、旅游、时尚、网络、演艺等各领域的流行语借电影主人公之口进行传达,记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但对于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而言,通过黑色幽默式的流行语,更多呈现出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时而流露出由于物质生活的困窘而带来的生活境遇的悲喜交集,这种来自草根的声音,往往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并与之实现思想与情绪上的共振。

电影《心花路放》中耿浩因离婚陷入困境,好朋友郝义为了帮他脱离困境,准备了一场猎艳之旅。耿浩遇到了“90后”女生周丽娟,周丽娟的电影对白让观众欢笑的同时,更是让人陷入沉思。周丽娟对耿浩说:“就你这个样子还说自己是‘杀马特’?就是一‘屌丝’。”

“屌丝”、“杀马特”是网络流行语。“屌丝”多指那些现实生活中对未来充满迷茫,身份卑微的年轻人;“杀马特”是英文“smart”的音译,多用于描述横扫城乡结合部的发廊小弟、小妹。少不更事本身就外于社会低端,不被别人看得起的“杀马特”小妹情场失意、生活绝望的耿浩贴上“屌丝”标签。我们在为周丽娟的心直口快莞尔一笑时同时也体味到了“屌丝”的卑微:不被世界接纳,让人瞧不起。“屌丝”、“杀马特”以看似轻松滑稽的自嘲隐藏了现实生活小人物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

“屌丝”是2012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据百度百科,2013年度流行语有“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等,2014年度流行语包括“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等,“获得感、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等代表2015年度流行语。综观近三年的流行语,涵盖社会的特点话题,内容涉及政治动态、经济变革、文化模式、思想观念、时尚潮流等等,其中不少流行语代表小人物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力。当这些流行语以电影话语形式,特别是黑色幽默式的电影话语出现时,可以带来更多的话语力量。例如《疯狂的赛车》中耿浩生活潦倒,自嘲所能享受到的空气都是“二手”的,令人忍俊不禁也令人心酸。

相较于流行词语,流行语录以谐音、飞白、曲解、仿词等方式重新给经典流行语录以时代内涵,表达当前具有普适意义的社会心理。例如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的“打死我也不说”,把“革命题材”中的义正词严的严肃话语戏谑为胆小厨子的絮絮叨叨,二者强烈的反差显现出荒诞不稽的效果。再如宁浩电影《疯狂的赛车》中业余杀手装腔作势地杀人时,为标榜自己将“按劳分配”、“干一行,爱一行”、“没有胆量哪有产量”挂在嘴边,高尚的敬岗爱业理念成为杀人劫财者的座右铭,黑色幽默意味不言自明。

(三)以粗口显现个人情怀

粗口是一类语词,它们在社会上没有公开立足的地位。它们被完全按照社会传统习惯加以忌讳,粗口往往是在反面人物中作为一种否定语言出现的,在所谓“有教养的人”那里,它们是被批判的对象。

从粗口表达的语义范畴看,它们往往是下流无聊、粗俗鄙夷的。因此,粗口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严重践踏交际对象的人格尊严;但我们把粗口和特定人物形象进行连接时,可以看到粗口在宣泄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正如著名影评人史航所言,粗口可以起到类似语气助词的作用,如果在粗口中看得见任性,而且人性中提倡的是平等,强调的是尊严,就不应该介意有这些粗口。

在国产喜剧片中,由于叙述主体常常是生活并不如意的草根人物,他们常常以粗口表露与释放愤怒、不满、憎恨、惊奇等强烈情绪,犀利幽默,生动鲜活。

电影《疯狂的石头》中,国际大盗麦克的口头禅“我顶你个肺”这句粗口使用得巧妙。大盗麦克初至重庆街头,被小毛贼用一招“你猜我是谁”抢了他的作案工具,他大骂:“我顶你个肺”。麦克重新购置作案工具后,从屋顶悬空要将宝石盗走时,发现绳子差了一截,原来买来的竟然是尺码不足的绳子,又骂一句:“顶你个肺。”“我顶你个肺”无疑宣泄了麦克吃惊、恼怒、无奈的个人心理,而造成麦克情绪失控的缘由却又令人深思,一句粗口引发的笑也有了苦涩的味道。

在电影《疯狂的赛车》中,赛车手耿浩因误服三无产品兴奋剂检测未通过被禁赛。师徒俩面对政府官员申述的过程中,耿浩过于急切而口不择言,“什么他妈的证据”脱口而出,师傅急怒之下脑血栓突发而瘫痪。迫于生活,耿浩出租银牌,师傅不齿,责备耿浩“狗改不了吃屎”。简单粗暴的脏话宣泄,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耿浩内心的愤懑不平,耿浩师傅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令人心酸。可见,喜剧片中的粗口往往貌似随意轻率却往往表达了对现实批判之“重”,这些粗口可以显示人物的生活方式,显现个人对现有生活秩序,人情世故的挑战和嘲笑,真而痞的粗口彰显着人物情怀。

黑色幽默在喜剧片的渗透,使得喜剧片呈现出独特的幽默风格。“真正的幽默能够洞悉各种琐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2]184。喜剧片是要让人们欢笑的,借助黑色幽默,喜剧片可以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当幽默变得非常深刻而又不同于讽刺时就会超越滑稽的领域,而达于一种悲怆的境界”[2]184,此时,喜剧片也获得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183.

[2]方成.幽默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猜你喜欢
喜剧片粗口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中国电影狂欢背后的怪圈和悖论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从电影《顽主》看京味喜剧片的低俗现象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