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精神

2016-03-16 20:59李胜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陶渊明文言文散文

李胜

(定西市安定区北岔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古代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精神

李胜

(定西市安定区北岔学校,甘肃定西743000)

语文课本所选古代散文皆为名家名篇,其光华与智慧虽历经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推敲上,作者们鲜明的个性,广博的胸怀,卓尔不群的思想,独特而细腻的生命体验与参悟,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觉悟,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都深深地浸透在文字中,跃动在纸张上。学习这些文章不能忽略对作者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古代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思想精神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闪耀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古代散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由乐至痛到悲的复杂情感。文章开头,极力叙述渲染视听之娱,发出“信可乐也”的赞叹,这应该是集会兰亭的目的。那么,作者因何而痛呢?又缘何而悲呢?从“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等语句不难看出作者的痛来自于乐境易逝,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敏感感受。作者清醒地知道,流光溢彩的生命、快乐自足的生活短暂易逝、不可挽留而无奈而心痛。古人总是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比照中产生慨叹,对欢乐时光的容易消逝和美好事物的不可久留有异常敏感的嗅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的抒写,感受是如此相似。人们因聚由乐生悲的感慨屡见不鲜,王羲之却更掘一层幽思,以今及古,以今推来,认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由己悲人,产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深刻而沧桑的悲叹。是的,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作者正是穿越古今,超越时代的界限,淡去个体的形象,得出普遍的情绪,这种“千古同悲”的厚重,怎能不引人共鸣?

同为山水游记类散文,在《赤壁赋》中,苏轼也经历了三种情感变化:乐—悲—喜。作者因“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既是“七月既望”的良辰,又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更有“诵诗”、“纵舟”、“饮酒”、“扣舷而歌”的乐事而“乐甚”。但乐极而悲来,作者巧妙地通过音乐的变化写出了情绪的转喜而悲,并巧设对话体形式,借客之口,通过三组对比:历史人物的强大尚且“安在哉?”与自身渺小的对比,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愿望美好与现实无奈的对比,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兰亭集序》中的情感是由眼前而历史、由个人而群体的层层深入的悲痛。而苏轼则不然,一味伤感不是苏轼的风格,他深邃的思想取法于自然,从变的角度,由水的“逝者如斯”,月的“盈虚者如彼”想到人的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度,由水的“未尝往也”,月的“卒莫消长”,想到人的代代传承。从而辩证地看待人生的短暂和挫折,达观地看待有无:“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超然地享受自然,享受“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遥想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不断,却始终政绩卓越,即便是身外蛮荒,亦能保持积极达观的心态,“能外富贵,能安贫贱”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究其根源可能在于苏轼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南怀瑾先生对“三大教”有过妙喻,他认为儒家是粮食店,经营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人生必需之物不可缺少,道家则是药店,给人带来精神慰藉与救赎。苏东坡通达的思想应该在于多种思想作用下的长期的自我调节,儒家思想驱动他积极进取,努力有为。一旦遭遇挫折,道家的无为超脱、自然淡泊和佛家的静达圆通,就导引他看淡功名,自我解救,包容宽宥,走向达观和融通。

二、古代散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古代抒情散文名篇《归去来兮辞》饱受赞誉,欧阳修更是大加赞赏,认为“晋无文章,唯陶潜《归去来辞》耳!”。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交代了归去的根本原因“心为形役”之后,就向我们展开了农村生活中景、人、情的自由放松、和谐美好的种种。途中、家里、园中、地上,人与人、人与自然,无不和谐美好、引人向往。作家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品陶渊明时认为:“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唯有陶渊明,将朴素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官场内外,朝堂民间,所有尚存良知与美感者,都会感谢他,是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是的,山川大河固然壮阔雄美,寻常农村的景物不也清新怡人?自然美景总能启人心智,陶渊明深刻地感受到:既然“万物得时”“吾生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顺从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既然“富贵非吾愿”(曾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达过类似想法:“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又不像李白一样期待仙境,何不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文章由景而情,水到渠成,卒章显志。陶渊明至此返本归原,通达生死,这一年,他四十一岁。从他以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选入课本)、《移居》、《五柳先生传》、《饮酒十二首》(第五首初中应该学过)等诗歌来看,陶渊明确实“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陶渊明曾在《癸卯岁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则是他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有人说陶渊明选择“归去”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抗争,我觉得都有失偏颇,他四仕四辞,四仕多为贴补家用,四辞多为“无适俗韵”、“质性自然”、“心为形役”,而从其辞官后的生活来看,他的确还是“性本爱丘山”的。所以,对本心的顺从也是原因之一。于丹品读陶渊明,认为陶渊明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以务本求实的品质,冲破世俗的勇气,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可以说,道出了陶渊明的精神内核及意义。

三、解析古代散文精神的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而且可以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诗文意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在设计古典散文名篇《爱莲说》的导入时,在屏幕上展示出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在一簇美丽的鲜花上闪出四个成语——花季少年、花容月貌、花团锦簇、花好月圆。鲜艳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不住地啧啧称赞。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人们常常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

2.典范诵读。

增强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反复体味,才能读懂,才能增强文言语感,获得能力。起初,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诵读,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参照书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再反复朗读,其他同学可以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挑出毛病,提出见解和建议。长期坚持,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读得既准确流畅,又满含表情,同时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不同经常变换朗读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鼓励学生分角色读。

3.朗读——“自读、诵读、悟读”。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

4.翻译——明内容。

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此外,还应注意,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包办。

总之,尽管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但思想智慧的传承与广大是不可放松的,对作者思想精神的探索与知识点的传授积累并不矛盾冲突,而是相得益彰,而且这种探索既是把握文章内涵的钥匙,又可以开阔、深刻我们的思想,活跃、提升我们的思维,滋养、丰富我们的情感,潜移、默化我们的境界,同时带给我们独特典型的写作素材,万万轻视小觑不得。

[1]魏本亚.“本色语文”的探索与实践——对话语文名师黄厚江[J].中学语文教学,2012(10).

[2]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3]孙东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应试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09).

[4]钟春晓.试谈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0).

猜你喜欢
陶渊明文言文散文
你好,陶渊明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不为五斗米折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