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双圆”模式下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探讨

2016-03-16 20:59李松骏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生会联合会高校学生

李松骏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心双圆”模式下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探讨

李松骏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发展经历了“学生会内部”时期、“一体两翼”时期、“一心双圆”时期。在新时期里,针对社团联合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提出五点建议:(1)社团联合会做好“一心双圆”模式下社团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社团的思想引领,指导社团发展方向;(2)社团联合会作为枢纽,做好学校各党政部门与学生社团的联系工作;(3)为社团搭建更优质的平台,把握方向,减少对社团具体工作的干预;(4)增强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归属感;(5)加强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和培养。

社团联合会“一体两翼”模式“一心双圆”模式

在分析“一心双圆”格局下高校学生联合会的发展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清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的状态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在“一心双圆”格局下更好地发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历史沿革

在高校,贴近现代定义的学生社团出现在18—19世纪,当时出现了很多由清一色男生或女生组成的联谊会,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社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抗俄铁血会[1]。可以说高校学生社团的出现是伴随着高校产生的。

1.“学生会内部”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社团,众多高校在学生会内部成立了社团联合会的前身——社团部或社团管理中心,形成了由校团委指导、校学生会直接管理社团的模式。

2.“一体两翼”模式时期

至20世纪初,社团的发展更为迅速,原有的模式已无法满足社团发展的需求,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外书记的胡春华同志在2000年全国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结合当前高校改革和团的建设的实际,基本工作思路是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创新,构建‘一体两翼’格局……所谓‘一体两翼’,是一个大团建的概念。‘一体’是指团组织,是主体,‘两翼’是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现在强调这样一个格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日趋增长的参与多种实践的愿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2]

“一体两翼”的共青团工作格局建立,使得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运而生,作为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由学校党委领导、团委负责指导。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明确了高校社团联合会的政治合法性[3]。这一阶段,在“一体”团组织的指导下,学生会组织和社团 (社团联合会)“两翼”齐飞,延伸了团工作的“手臂”,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减少了工作盲点,从而提高了共青团工作在新时期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中,社团联合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方面社团联合会与学生会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生会与社团联合会竞争较强,合作不足[4]。社团联合会自成立以来,机构的设置与学生会十分相似,俨然成了另一个学生会,很多部门的职能与学生会均有重叠。这给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矛盾埋下了隐患。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校级学生组织,社团联合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势必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支持。而学生会作为有历史底蕴的校级学生组织,自身拥有更多的资源支持。而学校能为学生组织及学生提供的资源(如经费、场地、活动支持、指导等)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经费、场地、活动支持等方面,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争抢资源时有发生。同时人才的资源是有限的,造成开学招新过程中,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进行“抢人”的行动,将看上的人才揽入自己的组织,由此两家组织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虽然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是在团组织的协调下发展的,但为了各自的发展,竞争的矛盾却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社团联合会与社团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1)社团的归属感不强。众多高校的社团联合会是从校学生会的社团管理中心分离出来的,因此社团联合会的人员组成主要由第三方的学生组成,并非由社团的代表组成,这就造成社团的成员对待社团联合会的归属感不强,加之较多高校的社团联合会以管理社团为责任[5],对他们提供的支持、服务及联合不足,导致部分社团不是很配合社团联合会的工作;(2)社联成为一个超级社团[3],影响了部分社团的发展,由于社团联合会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校级组织,各部门较为齐备,很多高校的社团联合会自己会组织一部分活动,挤占了社团活动的空间和资源;(3)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指导不到位。由于社团联合会从学生会脱离出去,相对学生会明确的思想指导方向和政治敏锐性,社团联合会要略微弱化一些,因此社联对社团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较为缺失,加之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没有很丰富的社团工作经验,对社团业务的指导水平和力度不够[6]。

总体来说,在“一体两翼”格局期间,社团联合会的存在促进了社团的发展,同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团联合会的存在形式又开始制约社团的发展,因此“一心双圆”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3.“一心双圆”模式时期

2013年11月18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外傅振邦书记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中说:“一些高校里学生社团和学生会并驾齐驱,甚至学生社团影响力超过团委、学生会。对此,我认为……要旗帜鲜明构建‘一心双圆’的组织格局。‘一心’就是必须以团委为团学组织的核心,……第一个同心圆是学生会……第二个同心圆是学生社团或者说其他相关组织……要鼓励社团发展,但要规范发展,不能让社联搞‘独立王国’。”[7]

“一心双圆”模式的提出,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在社团发展的新时期,需要进行一定的变革理顺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团联合会回归学生会不是简单地变成2000以前的社团管理中心,而应该更加理性地分析现有的情况,充分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将社团发展得更好,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服务,更好地为校园文化服务。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一心双圆”模式下社团联合会如何进一步发展。

二、“一心双圆”模式下社团联合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心双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笔者看来,主要是通过加强学校党委的领导、团委的指导,学校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支持,使得学生会、学生社团能够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同时可以更好地将社团联合会的资源回归学生会,形成更大的力量,共同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现有形势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回归了学生会大家庭,更需要思索如何发展,以便更好地为社团的蓬勃发展服务。

1.社团联合会做好“一心双圆”模式下社团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社团的思想引领,指导社团发展方向。在2005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明确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8]

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9],社团联合会在其中要扮演好火车头的角色,带动社团共同进步。第一,社团联合会成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要过硬。这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现,在学生会选拔社团联合会骨干时,要对候选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社团联合会的成员要不断主动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及综合能力。第二,通过制度的落实使得社团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016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出台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社团联合会的学生骨干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依据学校党委、团委的要求,修订学校的社团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社团的评价体系。第三,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通过社团联合会牵线搭桥,利用理论学习类社团进行价值观引导,利用专业学习类社团进行专业思想巩固,利用志愿公益类社团进行公益爱心教育,利用文体艺术类社团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第四,凝聚各社团骨干力量,做好传帮带工作。社团的发展与社团负责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想做好社团的工作,社团联合会一定要联系好各社团的负责人,对骨干进行定期培训,并做好各社团骨干换届衔接工作,将思想教育利用朋辈教育继续下去。

2.社团联合会作为枢纽,必须做好学校各党政部门与学生社团的联系工作。社团联合会要在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积极获得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学院的支持和关心。充分利用学生会已有的机制 (如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生的意见沟通会),搭建学校和学生社团之间的桥梁,对社团合理的需求积极向组织和部门反馈,为社团争取更多的教师指导、经费、场地、政策等资源。

3.为社团搭建更优质的平台,把握方向,减少对社团具体工作的干预。各大高校的社团联合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让各社团进行展示。其中最常见的是各个高校的社团巡礼节,给社团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但笔者结合自身在学校的实践发现,参与巡礼节的社团活动与日常活动区别不大,同时文艺体育类社团的显示度较高,公益实践和学术类社团的活动较难以展示。因此笔者建议,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全年对社团活动进行资金支持,设立社团发展基金,分类分层给予社团更多支持。社团发展基金应从大方向上给予社团一定要求和标准,减少对社团具体工作的干预。另外除了社团巡礼节,日常当中,社团联合会可以搭建一些小的平台,如评选最有责任感社团负责人、最聚人气社团等奖项,激发社团的活力。

4.增强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归属感,构建社团真正的“联合国”。在一心双圆的模式下,社团首先要按照党团组织的要求开展活动。同时社团联合会要充分参考各社团的意见,增强大家的凝聚力。笔者建议,第一,对于所有社团,社团大会一定不能只是一个形式,在涉及社团重大事务时,必须通过社团大会充分了解各社团的民意,倾听学生的呼声。第二,针对规模较大、影响力较高的社团,应成立类似常任理事国的机构,让多数社员的意见通过代表进行发声。在社团联合会日常运行中可以有更多社团的声音。每个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机构的微调,核心思想是提供一个能让更多社团代表参与社团联合与共同发展的平台。第三,对于性质接近的社团,成立社团联合会的分中心(类似于欧盟等),避免由于社团过多而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同时更好地促进社团联合。通过以上组织和会议形式的建立,社团联合会切实做好各社团间联系、联合和协调的工作。

5.加强对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和培养。

社团相对于学生会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兴起和衰落很多时候与兴趣关系较为紧密,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但作为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联合会还是应在一定范围内帮助社团造血,防止社团过度随意地建立与注销。一个社团的好坏,社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社团联合会应借助学生会的力量帮助社团的社长们进行理论学习及素质拓展培训,提高管理社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每一任负责人的传承,使社团形成自己特有的社团文化。每个社团有了好的带头人,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和服务便会更加高效,社团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序、繁荣。

[1]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共青团中央.胡春华同志在2000年全国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http://www.gqt.org.cn/search/zuzhi/ leaders_talk/2000year/ttb13.htm.

[3]陈莉.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合法性机制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4):55-61,122.

[4]王永胜.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体制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王雅楠.浅析社团联合会在社团工作中的职责[J].科技风,2008(24):126,128.

[6]任晨阳等.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探析——以宿迁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09(24):11.

[7]共青团中央.傅振邦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OL].http://tw.jstu.edu.cn/s/36/t/127/7d/74/ info32116.htm.

[8]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

[9]张瑞.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和措施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学生会联合会高校学生
联合会动态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论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工会联合会 Europe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of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