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3-17 06:29王富英江海东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检验科医学检验

王富英 江海东(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富英江海东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摘要]医学检验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技术学科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过去,医学检验作为临床的辅助科室起着“次要”的作用。而如今,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某些检验结果已是临床诊断疾病、判断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指标,医学检验的地位不断提升[1]。

[关键词]医学检验发展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丰富的检测项目和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医学检验的硬件设施及检验技术不断发展。近十多年来,检验仪器设备更新迅速,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检验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检验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基因芯片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的技术方法得到不断改进,临床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日益提高[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医学检验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

1 医学检验的软件设施的巨大变化

1.1在工作人员构成和人员素质上发生了极大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医学检验专科(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随着成人专科、本科学历教育的普及,我国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员组成逐渐改变了过去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3],特别是三级以上医院基本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导的阶梯性的检验人才队伍。随着教育学历水平的提升,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2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日趋成熟

我国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相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有些学科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提出的“转化医学模式”及“循证医学模式”下,检验医学已经进入了全程检验医学阶段。全过程、全面的质量控制将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4]。检验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面质控有效保证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有利于实验的认可制度的完善。被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可在不同的医疗结构之间互认,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检验成本[5]。

2 存在问题

当然,我国现在的医学检验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检验医学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不够

医学检验在临床上与其他任何一门医学学科都有所不同,涉及面非常宽,如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需要建立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及发展体系。近年来,我国医学检验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和仪器等硬件上。很多医院检验科的设备已经是国际水平,但一些“软件系统”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6]。

2.2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人员分工不细

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我国的卫生资源仍然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在许多大中型医院,机构设置重复,人员臃肿,检验队伍力量分散。而有相当一部分县级医院,特别是乡镇医院的实验室条件简陋,仪器设备得不到更新和添置。有的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计划,也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7]。同时,很多医院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能没有明确划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中职生分工不明确,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更不利于学科的发展[8]。

2.3与临床沟通有所欠缺

随着检验科地位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日益重要。而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不仅仅与检验科室相关,而且与临床科室人员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送检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目前,很多临床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采集后直接送检,在采集、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如果不达标,检验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此外,检验结果的解释也需要专门的人员。检验结果与临床有偏差的时候,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检验结果的解释,检验技师可能不太清楚临床医师需要检验的目的。因此,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应该紧密联系,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检验质量,更好服务临床[9]。

2.4人员素质及医院管理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硬件环境改善很大,检验人员的教育水平提高很多,但检验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检验人员的科研意识及能力较弱。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院,检验人员的学历仍然不高,大多还是以中专学历为主。这些检验人员为医学检验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知识陈旧,跟不上检验医学的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10]。因此,基层医院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同时,日常工作的自动化造成了部分检验人员不善思维、临床思维惰性化[11]。此外,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检验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方面缺乏能手[12]。随着检验科仪器设备品种的增多,频繁使用的损耗以及昂贵仪器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日益突出。现常用的设备如自动化分析仪等都需要做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有些保养必需由专门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如果医院没有销售公司人员驻点支持,仪器设备的维修将不能得到及时修理,给临床检验工作带来困扰[13]。

3 医学检验发展方向及对策

3.1发展方向

未来的医学检验会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3.1.1大型化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而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14]。此外,独立医学实验室或医学检验中心在国外发展迅速,占市场份额较大。而受市场发展较晚和医疗制度等影响,我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15]。根据目前卫生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的医学实验公司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据了整个临床实验的2%。这一数据也说明了我国医学检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6]。

3.1.2小型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产生了市场需求。加上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快餐式”的快速检验技术应运而生。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患者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17],如现在普及的床边血糖仪等。

3.2发展对策

3.2.1院校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了大幅度提高我国检验人员的素质,必须加大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度。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且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8]。201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也作出了调整,医学检验专业由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成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学位授予从医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这意味着医学检验已经成为了独立的学科,应该有独立的教育体系。临床医院、检验中心可根据岗位需求与医学院校共同制订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教学,才能培养出临床需要的人才。此外,根据不同的人才需求,可探索多样性的检验医学教育体系,如分别培养以检验技师为主、以生物技术工程师为主、以检验医师为主的不同的检验医学教育体系[19]。

3.2.2进一步加强医院检验科室的硬件建设及软件建设现代化医院检验科三大工作目标是:提高及时可靠的实验数据,提供充分的检测项目,提供临床咨询。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必须要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及时调整更新引进应用新项目新设备,更重要的是加强检验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建立参加临床会诊与病例讨论制度,重视临床检验医师的培养。

3.2.3促进医学检验资源的均衡发展针对目前医学检验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可在政府的统筹下,优化资源配置,将检验科向大型检验中心发展,即成立开放型的地区或城市甚至跨地区和跨城市的检测中心。其优越性在国外已得到证实。另外,在国外,有的临床检验科已开始实行股份制,进行商业化、企业化管理。同时,加大检验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力度,为基层输送优秀的检验人才。

综上所述,现在中国医学检验界进入了规模化阶段,这就需要包括高等院校、检验中心、有实力的医院检验科以及科研单位等共同参与进来,以尽快完成产业整合。只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三方形成一种真正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提升我们国家医学检验的水平[20]。

参考文献

[1]Graham H B,潘柏申.现在与未来的检验医学在医疗卫生中的重要作用[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3,1(1):2-7.

[2]李飞,孙书美.我国检验医学的现状与未来[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39-4941.

[3]戴随.医学检验人员素质培养诌议[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70.

[4]岳娟娟,刘卫东.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9-20,22.

[5]陈斌,卢中心.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3,26(6):51-53.

[6]乔晓亮.浅谈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措施[J].中外医疗,2011,30(18):138.

[7]吴飞,任菲.农村基层医学检验现状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7):813,916.

[8]何英武.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医学,2009,15(27):8-9.

[9]覃仕锋.浅析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现代养生,2014,(7):84.

[10]梁宽来.基层医院检验科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医学,2011,22(4):822-823.

[11]丁永鸿.医院检验科仪器管理问题探讨[J].大家健康,2013,7(11:下旬刊):293-294.

[12]温艳平,张卫杰,侯小平,等.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7):93-94.

[13]张名旭.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23):120-121.

[14]陈水泳.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J].医疗装备,2008,(4):5-6.

[15]翁宇.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 (S1):27-28.

[16]倪君君,郑春梅,宋彦强,等.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发展道路[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6):778-781.

[17]周亚莉,吕虹,张国军,等.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现代仪器,2011,17(2):12-14.

[18]杨立红,张秀敏,刘运德,等.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61-62

[19]李燕,罗萍.面向未来的检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之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3-465.

[20]赵艳华,张文玲.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2-73.

猜你喜欢
检验科医学检验
医学的进步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医学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