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说课设计

2016-03-17 06:29胡明亮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胃肠病病案

胡明亮(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说课设计

胡明亮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其中,脾胃肠病证(呕吐)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本文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介绍“脾胃肠病证(呕吐)”的说课设计。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呕吐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并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近年来,学校多次举行教师说课比赛,在教研组备课环节中引入说课形式,调动了教师钻研教材、学习教法、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的说课设计,希望能为同行教学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1 说教材

中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课程中医内科学,我们使用的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版(主编:肖振辉)。本次教学内容位于第三章第三节第150~156页。

1.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呕吐是内科最常见的病证之一,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之一。除脾胃肠病证之外,其他急、慢性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乃至感冒等均易伴发呕吐症状。掌握呕吐这一节有利于学生对内科各系统病证的相互联系和融会贯通。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很重要。

1.2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呕吐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根据《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专)和《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呕吐这一节共安排了2学时(90 min)。

1.3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完成以下几项任务。①知识目标:掌握呕吐的定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②能力目标:能对呕吐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论治。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1.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讲授外邪犯胃、食滞内停、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阴不足各证的主证、治法和方药及临床加减变化。难点一是实证呕吐与虚证呕吐的病因及呕吐的主要病机,二是呕吐与反胃、噎膈的鉴别。

2 说学生

本次授课对象是中职卫校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学、中药学等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有些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习,如附录中的临证参考。但是由于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和临床课程结合起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3 说教法与学法

3.1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特点,总体构思用病案讨论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具体内容灵活处理,如在概述部分采用分组讨论法,在病因病机部分采用图表归纳法,在鉴别诊断部分采用表格归纳法,辨证论治部分采用自主探究法。

3.2说学法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呕吐的知识要点,而且要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横向对比、纵向联系等学法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合作中拓宽思路,在思考中构建知识。结合临床,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4 说教学过程

总的教学过程安排为 90 min:导入新课(10 min)→新课教学(45 min)→病案讨论(20 min)→小结(10 min)→布置作业(5 min)。

4.1导入新课(5 min)

笔者以典型病案导入新课,然后在概述部分内容采用分组讨论法,将学生按照座位上下桌分为9个小组,就呕吐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4.1.1典型病例易某,女,16岁。自3岁起呕吐,反复发作十三年不愈。一年四季不分寒暑均发呕吐,其休止时间很少。平时以干呕为显,甚则呕出所食之物。患儿食少形瘦,口干便秘,头发稀而黄,身体发育不良,舌红少苔,脉细而无力。

4.1.2提出问题呕与吐的区别是什么,呕吐是不是都必须治疗,呕吐可以见于哪些疾病?指导学生在概述部分寻找答案并结合个人认识进行讨论。

4.2新课教学(45 min)

4.2.1呕吐定义(4 min)根据刚才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入课本中呕吐的定义,比较中西医病名的异同,掌握定义的内涵。

4.2.2病因病机(10 min)呕吐的病因归纳为4点,病机归纳为5点,分别做成PPT用图片展示。病理性质可分为虚实两类,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些病因引起实证,哪些病因引起虚证?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同时介绍临床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表现。

4.2.3诊断要点(8 min)联系典型病例,要求学生抓住主证,也就是主要特征。强调这是学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同时提出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情,可以做哪些检查?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教师解释为什么做相关检查,然后根据前述病因介绍病史的采集。

4.2.4鉴别诊断(8 min)教师用讲授法介绍反胃和噎膈的临床表现,然后要求学生用表格归纳法从病位、主症、病程、病情、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强化记忆,避免误诊。

4.2.5辨证论治(15 min)教师用讲授法介绍呕吐具体包括哪几种证型,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自学10 min。教师通过提问临床表现要求学生回答相应证型,同时复习中医基础学、方剂学和中药学的有关知识点。

4.3病案讨论(20 min)

在学完全部知识点后,要求学生回顾前述病例,然后点评。另外,在叶天士、胡希恕、熊继柏等名医病案中选择几个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的呕吐病案进一步强化学习,要求答出主证、治法、方药等,介绍名医的临床经验,如熊继柏教师的呕吐三问:问发病时间,问呕吐之物,问发病缓急,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疾病的虚实,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4.4小结(10 min)

将本节内容以一张PPT浓缩进行总结,强调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强化记忆和明确学习要求,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也可以采用板书的形式,方便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4.5布置作业(5 min)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布置相关作业,以加深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深入。有条件的学校可要求学生到附属医院或门诊完成见习作业。

说课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体会对中医内科学中脾胃肠病证(呕吐)进行说课设计,运用病案讨论、图片展示、表格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崔姗姗,李艳坤.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98-99.

[2]李丽华.《中医护理》绪论说课稿[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下):66,78.

[3]简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说课稿的构思与设计[J].光明中医,2012,27(8):1704-1705.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胃肠病病案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2020美赞臣科学营养论坛功能性胃肠病专场圆满成功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