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荣誉制度及其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2016-03-18 10:57黄梅白春阳中公未来教育资讯有限公司北京0008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049
高教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启示机制

黄梅 白春阳(、中公未来教育资讯有限公司,北京0008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049)



美国大学荣誉制度及其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黄梅1白春阳2
(1、中公未来教育资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高校采取了不少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无独有偶,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也曾经面临过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经过很多年的尝试和努力,美国诸多高校建立起了“荣誉制度”来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并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本文从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历史发展、现状、建立的依据等方面进行分类概述和分析研究,为构建适合于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荣誉制度;诚信教育;机制;启示

白春阳(1978-),女,山西大同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Abstract:At present, varying degrees of lack of credibility has appeared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any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gan to take a lot of measures to teach college students about integrity, honesty or good faith. However, the result is not effective as expected.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worldˊs most developed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also has been facing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ˊlack of honesty. After years of trying and hard work, many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s set up the "honor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achieved good practical effect, which also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buildi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ˊintegrity education mechanism.

Keywords:honor system; integrity education; mechanism; reference

美国大学荣誉制度建立至今已有170多年,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极大地解决了美国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术诚信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习惯。研究美国大学荣誉制度,通过回顾它的发展历史和展现它的现状,来剖析出美国建立适合于它的国情和校情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思路,为我国构建诚信教育机制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建设思路。

一、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历史发展

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发达,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最完备的、最先进的。然而,美国的大学生也不是生就诚实守信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北美地区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美国先后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在反抗殖民统治、建国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美国“大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反对权威、争取独立及摆脱学校和教师的控制成了当时大学生们的时尚。”[1]也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大学生们撒谎、失信、抄袭、作弊、甚至不服从老师和学校管理的现象很严重。为此,美国高校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校规来约束学生们的不当行为,但却适得其反,严格的校规非但没有约束住学生们的不当行为,反而更加激起了学生们的不满和反抗。

由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创建的弗吉尼亚大学中,类似的暴力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与大学生们接触得最多的教授们首当其冲,成为学生们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1840年,一名学生在骚乱中开枪将一名法学教授打死,这一事件将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和矛盾推向了高潮,将原本就很紧张的师生关系彻底引爆。面对这样的情况,继任的法学教授塔克尔发现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校的管理过于严苛。这种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迁怒于作为执行者的教授们,于是在1842年,他提出,建议“学生在考试时签署一项声明,声明自己没有从他处得到帮助”[1],后来又加上了自己也没有给予他人帮助的条款,这份简单的考试声明就是美国著名的“荣誉制度”中的“荣誉誓词”的开端。虽然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制度一开始是为了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缓解校规给学生的压力,但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诚信感、责任感、荣誉感的效果。

实际上,最早实行荣誉制度的学校并不是弗吉尼亚大学,而是威廉与玛丽学院。早在1817年,威廉与玛丽学院就开始尝试实行一项新的考试制度,即无人监考制度。到了1830年,学院又以法令的形式进一步规定,如果有学生违背了学校给予的这份信任,那么该学生将会受到开除的严重处分。据威廉与玛丽学院校历记载,学院监事会对这项制度实施的效果十分满意,没有一个学生放弃了自己的荣誉、降低身份去作弊。[2]这种制度使得学生们不屑于采用一些虚伪的借口和理由或者虚假行为来搪塞和应付学校及老师,激发了他们为了自己的荣誉而遵守要求。尽管威廉与玛丽学院最早开始尝试实行荣誉制度,但是当时它并没有对美国其他学校产生什么影响。

弗吉尼亚大学的成功实践开启了这项延续了170多年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诚信教育制度。后来,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竞相效仿,如普林斯顿大学在1893年建立了荣誉制度。[3]1915年美国学者B.T.鲍德温(B.T.Baldwin)对美国42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已有123所大学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荣誉制度,另外还有44所学校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这就是荣誉制度”,但从实质上来看,与荣誉制度相差无几。[4]

在不断地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荣誉制度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到20世纪上半期,荣誉制度已经由最初简单的誓词和约定蜕变发展成为一套结构完善、内容丰富的制度体系。

二、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现状

荣誉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不仅是它的思想底蕴深厚,更重要的是它的制度合理规范、发展途径完善。它从口头承诺发展到了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协议,这使得学生们不得不认真对待这项协议。因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法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对法律的崇尚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荣誉制度”的原则是:学生一开始就被告知如果他有说谎、欺骗、抄袭、作弊、盗窃等不端行为,将面临的惩罚后果,严重时将被学校永久开除。[5]

“荣誉制度”的组织机构完备,包括荣誉委员会主席团、支持委员、道德准则和标准陪审团。荣誉制度在本质上就是美国法律制度的缩影,他们在校园中建立了一个评断学生诚信行为的法庭,任何有关于学生诚信行为的判定都必须严格地依照规定,走法律程序,而且在这些程序、步骤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学生自己的参与,实践性很强,可操作性也很强。

“荣誉制度”的实施流程是: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要签署“荣誉准则”,与学校订立契约,表示接受“荣誉制度”,如果学生拒绝“荣誉准则”,那么学校也拒绝学生入学。这是一份强制性的协议,因为诚信是底线,在学校看来,学生有再大的成就,没有诚信也是无用的,同时学生失信是学校的失责。各个学校的荣誉准则不太相同,但核心原则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要求学生发誓(发誓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跟上帝订立了契约,这件事情很庄重)在大学上学期间保证不撒谎、不作弊、不盗窃。发展到后来,不仅是学生要签署“荣誉准则”,新入校的教师、员工也要签署“荣誉准则”,荣誉准则、荣誉制度对学生、教师、员工的要求是相同的,体现了公正平等性。接着是向学生们宣传“荣誉制度”和依照”荣誉制度”的要求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大学里有专门的部门和队伍来进行荣誉制度的宣传教育,他们就是“荣誉教育者”。他们的职责就是花时间让学生知道荣誉制度,遵守校规校纪,遵守荣誉规范,遵守诚信原则。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他们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比较普遍的就是利用大学的图书馆。第三步就是如果学生违反了荣誉制度,要对他的行为进行判定。这就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类似于走法律程序的环节:荣誉委员会和支持委员在收到学生违反了荣誉制度的消息后,要对他的行为、事件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报告给审判团,审判团对这个学生进行审判,学生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审判结果出来后,学生对于审判的结果如果不服,可以提起上诉,对于他的上诉,会有一个终极审判。荣誉制度的实施过程,处处都体现出民主、公平的原则,这也是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特征的一个体现。[6]

三、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建构依据

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建立,其依据主要在于其创始人托马斯·杰斐逊的思想以及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曾任美国总统,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先驱,1776年他起草了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他曾经就读于威廉与玛丽学院(1760-1762年)。当时的美国大学办学的理念之一是培养出一批具有贵族气质和绅士精神的学生,这来源于欧洲上层社会的“骑士精神”的影响。这样的学生应该注重身份和修养、遵守法律法规、保持优雅高贵,同时又具有恪守诺言、乐于助人的侠义精神,托马斯·杰斐逊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大学教育熏陶。同时,在威廉与玛丽学院就读期间,他接触到并且认真学习了欧洲许多思想家的思想,如卢梭的民主思想、洛克的三权分立思想等,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均享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民主自治等等在杰斐逊的思想中萌发。在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学习生活及杰斐逊的其他个人经历,使他意识到应该给大学生们创建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大学环境,这样的环境不是无序的,而是有制度性的,同时他认为象征着精英的大学生们应该是能够自我约束和实行自我管理的,因为教育“要使每个公民都懂得自己的权力、利益和职责。”[7]弗吉尼亚大学正是托马斯·杰斐逊的杰作。他希望并且致力于将弗吉尼亚大学建设成为“一个有道德、充满民主精神、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大学里的精英式教育致力于德行和才能的贵族的培养”,使大学生们“成为一个进行治理和立法的统治阶级”。[1]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的产生正是来源于创建人托马斯·杰斐逊的思想。

此外,1776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1783年,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革命的成功为美国人赢取了表达他们政治观念和政治理想的机会,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将孟德斯鸠的权力均衡的政治学说化为现实,在国家生活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对于权力的制约和制度的崇尚,从美国建国第一天起就融入了美国人的血液中,他们以制度制约权力,以制度保障个人的自由、独立和荣誉。美国大学的“荣誉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缓解学校严苛管理制度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和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然后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它充分显示出了美国人、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民主、公正。首先,它将学生纳入了这一制度,不但全程参与,而且学生拥有全部的自主权和话语权,这让学生不仅对诚信思想、诚信原则、诚信道德有了充分地认识,更知道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旦违背了诚信,违反了荣誉制度,后果将有多么严重。其次,虽然荣誉制度看上去只是学生们自己参与组织、实施的一项体现学生自治权的活动,但其实质上却是美国法律、美国法院职能在大学生诚信行为这一环节上的体现。这一张简简单单看似没有分量的协议,由于它的背后的庞大的制度支撑,而具有了非常大的含金量和分量。

美国的荣誉制度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平、民主平等,例如在每学期开学时,为了保证荣誉制度能够适用于每一位学生,学校都会召集学生开会,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对荣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这一步骤绝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走一个形式,而是切实地落到了实处。另外荣誉委员会的构成也要充分考虑到公平公正,确保每一位委员都能代表学生中的某一类型。

四、荣誉制度对我国诚信教育的启示

美国大学荣誉制度有着很强的操作性,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上的差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时必须保持慎重,取其精华,用之可行。

首先是社会制度上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8]不同的经济基础必然导致不同的思想上层建筑,具体到诚信教育上也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其次,在诚信教育中,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是独特的和不可估量的。“传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无形中支配者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的“传统”必然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孕育出的“诚信”是乡土性的,有亲情、血缘的味道,“诚信”依赖于土地。美国的工商业传统和宗教传统孕育出的“诚信”是理性的,是与上帝的一纸契约,“诚信”依附于货币、依附于信仰。再次,从历史渊源上来说,中国诚信思想的产生已有上千年,千年的锻造使得它根深蒂固,难以发生变化,甚至积重难返。更新诚信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犹如大换血,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较短的国家,没有上千年陈旧思想的强大负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诚信”思想的阐释空间还很大,能够不落窠臼。

基于此,美国大学荣誉制度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在制度设计层面尤其是具体的实施环节上应该更加细化。首先,要进一步细化诚信教育评价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无论是诚信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学术诚信也好,经济诚信也罢,一定要细致到具体的条款和细则。这项工作在制定制度环节过程中会显得很繁琐,需要考虑得很周到,但是只有细致才能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学生在做出诚信行为选择时才能“心中有谱”。其次,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要各有侧重,分工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要从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离校那一天,基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得让大学新生在入校时明确一点:大学不是初高中教育结束的解脱之地,而是更为神圣的学术殿堂,进入学术殿堂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诚信。而不能等在每次考试前才强调不许作弊、不许抄袭。家庭也应该注意转换角度,不应该将大学生视为未进入社会的小孩子,将孩子置于毫无缝隙的保护之下,而应该以成年人、社会人的角色看待他们、平等对待他们,从讲故事引导他们诚信转为以社会人的方式要求他们诚信。社会要对大学生多一些包容、多一份宽容,但是也应该将他们视为社会人,而不是准社会人。学生自己更应该明确这一点和及早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大学绝不是保护他们的围墙。

2.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应该往法制化方向发展。首先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自治权利、民主权力。高校应该正确地解读诚信教育政策,在制定具体细则时,应该有学生的参与,而这种参与绝不能流于形式,使得诚信教育机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法制化。其次,在诚信教育机制的实施环节中,要加大执行力度,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学生予以奖励,鼓励他们保持诚信,引导其他学生形成诚信行为;对失信学生一定要落到实处地予以惩罚,提高失信的成本,给予其他学生一记警钟。同时,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评价制度,目前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评价大多体现在入党考核和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上,诚信档案制度尚有很大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尚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区分对待和处理,国外有现成的优秀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成果,但是在构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时,绝不能简单地拿来使用,一定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要坚持的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法和体现中国特色,同时坚持发展的思路,机制建立起来后并不是成为文件束之高阁,而要将其活用、用活。

参考文献

[1]金维才,夏琍.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4(5):76-80.

[2]The Honor System in American College [J].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1914,1(23):6-9.

[3]Honor Syste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udd/news/faq/ topics/honor_code.shtml.

[4]Lyman,R.L.The Problem of Student Honor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J].The School Review,1927,4(135):253-271.

[5]Does U.Va. have an Honor System?[EB/OL].http://www.admission.virginia.edu/node/41.

[6]About the Honor System [EB/OL].http://www.honorsystem.vt.edu.

[7]张民选.杰斐逊公立教育思想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142-14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5.

作者简介:黄梅(1988-),女,壮族,广西邕宁人,北京中公未来教育资讯有限公司政法干警考试事业部,政治讲师,哲学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007-03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启示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