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作文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

2016-03-20 22:54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学校尹莉英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作文指导写作学生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学校 尹莉英



教师的作文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学校 尹莉英

摘要:写作需要构思、起草、修改,需要几经反复、循环上升。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的作文指导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关键词:作文指导 学生 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与阅读教学一样,学生要明确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写”。教师指导的作文主要为写话、片段作文、成片作文三种类型。每一类作文都需要学生经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起草、成文等阶段。要想使学生很好地完成习作任务,教师应在每一个阶段都给予学生帮助、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必须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质量。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大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只在学生写作前集中做一次全面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写作。传统的“命题——指导——习作——讲评”四个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代替了其中三个。

实践表明,教师的一次性指导存在很多弊端,违背学生写作的客观规律,容易降低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一次性指导中教师讲述内容多而全面,学生不能完全领会,写作时遇到困难仍然无法解决。其次,由于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实际写作截然分开,造成“训”与“练”的脱节。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修改和补充自己的指导内容,学生也会因为得不到教师的具体帮助而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次,由于学生只有写前的一次教师指导,没有写中和写后的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往往只求速度,忽略质量,略微审题便开始写作。教师对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不够扎实。最后,由于教师把写前指导当作全部的作文指导,使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仅是单纯评估作文成绩,忽视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造成作文训练前后脱节。

小学教材单元《基础训练》中的作文训练大多属于“划范围作文”,教师如何对这类作文进行“构思、起草和修改”的指导呢?笔者以要求为“写一件自己做错的事,按发展顺序,重点部分写详细、具体些”的作文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作前指导(构思阶段)

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习作任务,教师要从“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容易犯错误,但做错不怕,就怕不认错,不改错”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写一件自己做错的事”,教师给出“习作范围”,即习作要求,让学生分析题目的范围包括几层,每层说的什么?之后,学生揣摩题意拟出作文题目,如《我错了》《悔》《我不该那样做》。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题目指导学生,学生口头叙述选材内容,说出做过的错事、引起的原因、发生的经过及产生的不良后果,教师要让学生用诚实的、自己的话叙述。

例如,当学生口述自己“放学后,带着狗出去玩,不慎撒手,狗咬伤邻居家小孩,造成小孩住院,心里惧怕,主动买礼物看望邻居家小孩”的事件时,教师可结合课文《飞夺泸定桥》中“夺大桥”部分的写法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确选材要真实,对事情经过部分的人物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要写得具体、详细,使学生完成写作提纲。

二、作中指导(起草阶段)

一些教师对学生作文构思阶段的指导较为泛泛,学生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作文写得不具体、不连贯、不完整、作文句子不通顺等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审阅学生的作文,从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如“错事经过的重点部分不具体”“某些动作描写叙述不清” 等。教师应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讲评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修改作文。

教师可以让写得较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简要讲评,启发学生的思路,是学生能够充实自己的作文。教师也可以读几篇写得较差的作文,启发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作文中的类似问题,帮助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修改作文。在“训”与“练”的不断强化中,学生完成初稿,即第一次成文。

三、作后指导(修改阶段)

教师在学生作文起草阶段的粗略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扬长避短。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文中的不足和问题,仍需教师进行作文修改阶段的指导。

有的教师忽略这一方面的指导,或者有的教师在一周以后的作文讲评课上进行指导。由于不能趁热打铁或教师的综合讲评仅停留在公布作文成绩、笼统总结作文优缺点、宣读几篇好作文的形式上,学生只能了解作文分数和教师评语。教师对如何根据本次作文要求和批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学生修改作文这些步骤无法落实。

因此,教师在修改阶段的指导应放在学生完成初稿后的第二课时进行。例如,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选择典型的段或篇,利用多媒体将其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认真阅读。对照作文的训练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评议,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作文的不足加以修改。教师从语言、条理和内容上对学生的修改进行修正和补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作文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遵照写作的客观规律,逐步提高自主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要经过构思、起草、修改,是几经反复、循环上升的过程。教师应在写作过程中的构思、起草、修改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把习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全过程。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48

猜你喜欢
作文指导写作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关于小学作文指导中的想象和观察研究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学生写话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