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中的运用研究

2016-03-22 08:09柳伟续李双喜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凤阳33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柳伟续,李双喜(.安徽科技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科技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3300)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中的运用研究

柳伟续1,李双喜2
(1.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在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具有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被动、效率差、积极性低等问题,提出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在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拓宽教育教学思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应用性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着力加快加强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按照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要求,2015年学院进行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定,改革不合理、落后的培养内容和结构,对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科设置和课程布置进行了完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置为机电技术教育行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堂上传统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来开展教学设计,一节课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说,学生在被动的听,即使是实验课教学,学生也还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设计型和综合型的相对较少,这种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经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提出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研究,借鉴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通过设定情境任务来激发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进一步由成就动机来加强和维持这种学习品质,如此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学习者由“任务外驱”触发“动机内驱”的目的[1,2].

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现状和教学分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总结往常课程教学经验发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结构和框架下,存在重灌输轻互动,重独立轻协作,重结论轻探究的现象.传统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按照教案一个人在讲台上说,学生被动的听老师灌输,由于不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和具体应用,学生得到的都是各门课程零散的知识点,缺少知识的衔接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走神.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构关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大学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获得知识成为一种习惯,必须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探索.

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考虑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与实际结合紧密,偏重于工程应用,具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构建时,教师作为主导者,需要考虑任务设定的目标性、真实性、可操作性、衔接性和趣味性.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将由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听、很少参与的局面,转变为教学中的主体,主动积极参与解决任务,在此求索过程中掌握实践技能获得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九十分钟都在做着听的局面.本教学理念和策略,也很好的契合了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要求.

图1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教学策略流程图

图1所示为进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流程图,根据建构学习理论[4,5],任务驱动教学时,授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授课对象特点(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情况)设置任务,比如设定制作“电子闹钟”作为课程学习的总任务,按照章节知识点分解得出子任务-1、硬件:x86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存储器、定时器、中断和通信接口控制器;2、软件: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在每个子任务的学习阶段,学生结合个人情况,通过个人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任务,教师扮演引导或指导的角色,在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技能,通过成果展示和评价,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学习特点与习惯,促进共同进步.

3 实践注意事项和任务评价

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在情境中设置任务

良好的协作情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情境的创设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个性化差异.

3.2任务设置合理

任务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设置任务难度,避免一成不变、固化的任务模式和学习要求,针对不同任务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扩宽学生的知识.

教学评价作为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求索过程和完成结果可以采用过程评价法、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过程评价法和观察法伴随着任务驱动的全过程,担任指导角色的教师对学生在任务需求分析中的协作分工、策略选择、问题解决、沟通合作等进行评价;任务完成阶段,针对每次任务内容,可以采用PPT汇报、实物展示、仿真演示、论文或专利等多种形式展示,通过成员自评、团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交流协作(成员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实现阶段学习的提升和共同进步.

4 总结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接下来的学习将是每个人在兴趣、成就动机、终身学习习惯等驱动下的自发动作,通过对学生每一次任务教学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人协作沟通、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实践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2015年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团队分工协作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在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获省级优秀奖.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57-59.

〔2〕牛利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6):109-110.

〔3〕吴丽波.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5(13).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05):17-22.

〔5〕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05):10-16.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启动项目(ZRC2014457),安徽科技学院优质实践课程电工电子技能实训(Xj201453)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3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040-0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